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doc
24页《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熟悉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受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沟通、合作探究力量,并有效地促进共性思维的进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教学重点:熟悉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洁的分数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你们分过东西吗?这节课,教师也想请你们帮助分一分月饼 出示课件: (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板书:平均分 (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师: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师:其实刚刚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而且就是我们今日要熟悉的新朋友——分数。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熟悉分数板书:熟悉分数 二、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熟悉1/2 (1)指导熟悉(课件) 师:这块月饼,两人就是每人一半,陈教师应当从哪里切?也就是把它怎么分?(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刚刚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几份? 师: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课件) (2)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 师示范: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上写1 生书空 (3)追问:在这个月饼中有几个二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4)说一说刚刚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指名说2到3个,同桌说,全班说 2、找一找,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题目,看一看,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指名平均分是表示分数的前提 3、动手实践,折1/2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折出你喜爱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B、展现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索过程。
师巡堂,生操作 (1)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的?(指名说) 生汇报 (展现不同的几种折法) (2)师:这些涂色局部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师:折法不同,外形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 是它的二分之一 (3)师出示不同大小的圆形 师:再看看,阴影局部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同样是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结:把一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这样的二分之一才是一样大的 4.熟悉其他的分数 (1)师:看来呀,第一次的折纸嬉戏难不住大家,我要提出新要求了课件出示要求) 师巡察指导,找一样图形,不同的份数 (2)汇报:你折出的分数是怎么来的?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局部是它的几分之一? (3)师拿出一张三分之三,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追问:一个是三分之一,两个是三分之二,三个是? (4)师:同学们真能干,大家相互看一看,不同的图形,能表示一样的分数吗?一样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5)师:你还能举出几个分数来? (6)师指出:像1/4、1/8、1/3、1/6??都是分数。
5.看书质疑92页,看一看,填一填全班读一读 6、出示课本103页,“你知道吗?” 三、稳固练习 (1完成93页做一做 (2)完成96页1到2题 (3)拓展练习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局部 四、故事 《 吃西瓜》,为学习分数的大小比拟设疑 五、全课小结 《分数的初步熟悉》数学教案 篇二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初步熟悉(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拟) 2.分数的简洁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熟悉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洁的分数,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初步熟悉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编排特点 1.供应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熟悉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熟悉分数 使学生在积存大量感性材料的根底上,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拟分数大小 四、详细编排 (一)分数的初步熟悉 1.主题图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此要利用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忙学生熟悉分数。
教材上供应了一个学生和教师在公园里玩耍、野餐的情境图,图中有很多分数的例子,如苹果一人一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一个月饼平分成了两块,有几个小朋友在折纸,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喂鸽子的器皿平分成三格或四格,远处小朋友在搭积木,也有很多平均分的原型通过以上素材,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把一个物体平分成若干份的现象处处存在,熟悉到产生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这个主题图时,可以作为引入,等学生学会了分数的表示法以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表示一下列图中的各种分数 2.例1(熟悉几分之一) 把主题图中的平分月饼的情境图抽取出来,结合直观图,先消失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的“这块月饼我们一人一半”,小精灵把这种生活语言数学化,直接提出分数的意义: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读法),并给出写法使学生明白二分之一中的“二”和“一”的含义接下来,把这块月饼进一步平分,平分成四块,让学生依据1/2的意义进展迁移类推,自己说出1/4的意义 然后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儿并没有对分数进展文字性的定义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 在本例中,学生结合详细情境,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可用分数表示。
教学时要强调平均分 3.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4,进一步稳固分数的意义) (1)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外形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数的意义一样),所以可以用同一分数表示 (2)要利用折法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制造性,除了教材上的三种,还可以有许多种折法 4.例3(几分之一的大小比拟) (1)比拟大小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借助直观图让学生依据分数的意义比拟几分之一的大小时要提示学生留意,这里的整体1是一样的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两个几分之一比拟大小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它所代表的分数越小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拟作铺垫的 5.例4(熟悉几分之几) 可看成是例2活动的延长,学生已经理解了几分之一中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再熟悉几分之几就比拟简单了教材中给出了2/4的含义,3/4和4/4让学生通过类推的方式自己写出来 6.例5(非常之几的熟悉) 在学习了一般的几分之几以后,再消失一条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自行写出其中的若干份所表示的分数。
本单元的分数分母一般都在10以内,这儿消失非常之几主要是为以后学习小数的熟悉作铺垫的 接下来,教材直接说明像几分之几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7.分数各局部的名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争论分数各局部名称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熟悉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8.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拟) (1)在这儿,比拟同分母分数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稳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在这儿还不是抽象地比拟两个分数大小,而是通过涂色,利用直观图形的大小比拟来比拟分数大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拟的方法:分母一样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2)第2小题消失6/6,也是为后面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做预备的 9.练习二十二 第1题,涂法不唯一 第2题,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是平均分 第7题,要引导学生发觉涂色局部与未涂色局部的两个分数的关系,为后面的分数加减法作铺垫 第9题,通过三个1/4相加与3/4大小的比拟,为分数加法作铺垫。
第11题,答案多样,可以是4/16,也可以是1/4 (二)分数的简洁计算 *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稳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加减法做必要的预备 1.例1(分数加法) (1)通过主题图中吃西瓜的的情境,帮忙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答案让学生自行填出 (2)通过直观和抽象两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A.通过直观图看到两块西瓜和一块西瓜合在一起是三块西瓜,分别用三个分数来表示,得到分数加法算式稳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B.用说理的方式表示 2.例2(分数减法) 编排特点同例1,只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 3.例3(1减去几分之几) 前面相关练习中已有了一些铺垫,只要把1转化成分子、分母一样的分数,就划归为已学过的分数减法,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4.练习二十三 第5题,把钟面的刻度和分数联系起来,假如学生的层次较高,可以在教材习题的根底上增加60分之几的练习最终一题,可以写出6/12,也可以看成1/2 第7、8题,从图上都不能直观地看出剩下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求学生抽象地运用分数的意义进展计算。
第8题,计算时可以连减,也可以先把红色和蓝色加起来,再减 第9(2)题,要引导学生把两次对折转化为把绳子平均分成四份 五、教学建议 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儿只是初步熟悉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确实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把握在学习分数的熟悉、大小比拟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忙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拟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稳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初步熟悉》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