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促进学生丰体参与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05841622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9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促进学生丰体参与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周贵相余杭区五杭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3Reference 美国著名教授Doll 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酶”,正是由于这种“酶”的存在,实现某种转换,促使课程达成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是这种“酶”,没有这种“酶”,学生的学习往往就是“食而不化”,或者是“高分低能”而我国传统数学教学中恰巧正是缺少这种对优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酶”,让教学过程具有这种“酶”,应该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本文就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分“学生主体参与的涵义与必要性”“新课程下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实践”“学生主体参与策略实践的成效与启示”三个方面予以阐述Keys 主体 情感参与 行为参与 认知参与G623.5 :A :1002-7661(2013)11-0017-05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即使成绩好的学生很多也是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而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的发动机,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数学课程经过了多次变革,其重点由加强“双基”,转到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再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笔者有幸看到由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孔企平著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一书,孔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主体参与直接影响学习结果,但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全面参与,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学生主体参与策略还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笔者就如何创造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途径,进行阐述,希望与大家共勉一、学生主体参与的涵义与必要性孔企平教授研究表明:学生主体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的努力程度它包括了三个基本量: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行为努力程度;认知参与指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情感参与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应当是现代教学的突出特征任何教学改革、教学实验如果不把学生的主体参与作为自己达到目标的一个基本途径,它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抓住了主体参与才算抓住了现代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因此,研究并且实施主体参与学习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必然产物,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的实践让学生“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行为参与,而且要有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以往的教学,教师常常会注重学生的行为参与,而对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关注不多实际上,认知参与涉及学生“会学数学”的问题,而情感参与涉及到“喜欢数学”或“喜欢数学学习”的问题数学教师应该促进学生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和对数学的正面态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特别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一)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可以以下面的图表来说明:(二)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一个实例“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应当是现代教学的突出特征任何教学改革、教学实验如果不把学生的主体参与作为自己达到目标的一个基本途径,它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抓住了主体参与才算抓住了现代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研究并且实施主体参与学习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必然产物,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以华师大版七下《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为例说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例子本设计上课的班级为人数为40 人,我把该班分成10个小组,以组为单位,以“抢答加星制,争创优胜组”的形式来展开教学1.讲故事,创情境(阿Q 应聘)【原理与理念】: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遵循教材意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在数学课中注意创设情境,把学生置于特定的问题情境、学习氛围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思维、调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把情境故事化,符合学生的心理,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思维和引起更多的联想师:同学们,鲁迅的书或影视你们有没有看过?生:看过!师:鲁迅是我们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他的小说里构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有哪些吗?生:孔已己、闰土、藤野先生……师:实际上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形象,那就是阿Q,同学们如不熟悉的话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去借书看看,或者通过网络去了解一下。

      今天这节课我来讲一个当代阿Q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生:想!师:话说阿Q 考入一名牌大学,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毕业了阿Q 想找一份月薪为1700 元以上的工作,一天,他看见三毛公司在招聘员工,于是走了进去,经理说“我们公司员工工资很高,平均工资2000 元”,阿Q 暗喜,职工C却说“我的工资是1200 元,处在中间水平”,阿Q 马上“晴转多云”,又听职工E 说“我们好几个人的工资都是1100元”,阿Q 又“多云转阴”)(这三人的话通过配有动画和声音的课件来引入的,意图:一是提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是为回答问题作个铺垫)阿Q 迷惑了,三毛公司的工资水平到底怎样?工资水平能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水平,于是他问了三毛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并列出了一个表格(多媒体给出):师:同学们,我们说数据会说话,看着表格中的这些数据,你能读出什么信息?你觉得三毛公司的工资水平怎样?生A:这家公司经理的工资很高,杂工工资最低,其他职员工资相差不大生B:这家公司1100 元的较多生C:有4 人的工资比1200 元高,有4 人的工资比1200元低,1200 元刚好是中间水平生D:这家公司的平均工资为2000元,经理说得没错!师:哦,是吗!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知道的?生D:算出来的师:那同学们帮我验证一下,D 同学算得对不对!(一是复习平均数,二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师:如果阿Q应聘,他能拿到2000 元的平均工资吗?生:不能!师:如果你是公司的经理,你给阿Q 开工资会是哪个数?独立思考后与你的同伴交流。

      讨论完后,以组为单位,以“抢答加星制,争创优胜组”形式展开小组间的竞争)【原理与理念】:利用角色换位,让学生对数据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进而在粗略加工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为引入中位数和众数作好铺垫2.猜测交流,建立模型【原理与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所以在概念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有关知识,应适当延长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前人发现这个概念的“浓缩”过程,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师:同意6000 元的举手!同意4000 元的举手!……【原理与理念】:教师在黑板上以画“正”字的形式记下相应的人数,渗透统计意识师:我不明白,为什么开出6000 元、4000 元、500 元工资的人数这么少呢?谁能帮我解释一下?生E(抢答):因为只有经理才拿6000 元、4000 元的工资,而阿Q 是刚来的不可能拿那么高的工资,同时阿Q 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可能做杂工,所以不可能拿500 元的工资师:你们同意这个意见吗?同意的话这个组就加上一个星。

      生:同意!(学生声音很响,我刚想提出下一问题,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生F:我不大同意E 的说法,阿Q 有可能拿6000 元甚至6000 元以上的工资!(我和很多学生脸上写满了问号)师:为什么?生F:我在网上看到报道,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开公司时,有很多美国职员的工资还高过经理,因为经理是按国内的情况来拿工资的,我想只要阿Q 能力确实很强,如果我是经理我就会开出比我更高的工资师:好,我觉得有道理,我开始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给你们组加星,不过E 同学你同意F 同学的观点吗?生E:基本同意,但我只要稍稍修改我刚才的发言就行,把不可能改为不大可能就行!师:对!看样子我们用词还要注意一下,从我刚才统计的结果来看,同意开出1100 元和1200 元的人最多,用E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可能性最大,其次是1300 元和1700 元,下面这两几个阵营的人各上来一个到前面来向大家说明你的理由话刚落,生G、生H、生I 和生J 上来了)生G:我们组会开1100 元,因为阿Q 刚进来,应从基层做起,而且公司里面好几个人的工资都是1100 元生H:我们组会开1200 元,因为1200 元刚好处在公司员工工资的中间水平生I:因为阿Q 学历较高,是个大学生,所以要比一般职员的工资要高,所以我们组会开1300 元。

      生J:因为阿Q 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应重用人才,所以我们组会开1700 元!【原理与理念】: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一下做教师的角色,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师:感谢几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这几个同学的意见都有道理,因为经理的目标是让有实力的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增加自己的效益,即使高一点工资也是值得的!这几个组都应加星师:从刚才统计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组都把工资定为1200 元和1100 元,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两个比较特别的数1)中位数模型的建立①中位数的模型初步建立师:我们先来看1200 这个数,刚才H同学生它刚好处于中间水平,而我们把这个1200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你们能不能任写7 个数同时指组中位数是哪个数?生K:1、2、3、4、5、6、7 中位数是4生L:3、6、2、7、1、9、8 中位数是7生M:不对,7 只是中间位置,不是中间水平,中位数应为6师:哦,那你觉得应怎样求中位数呢?生M:把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处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师:好,L 同学你同意吗?(同意)还有别的方法吗?生N:还可以从大到小排列!师:非常好!②中位数这个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师:如果三毛公司员工数为偶数个,工资构成如下,此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又是多少? 写出来后,可以小组交流。

      ……生O:我们组觉得应是1300 和1200 这两个数生P:我们组觉得应是1250语气不是很肯定)师:看来有两种意见,我觉得讲得有道理,只不过人们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把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师:下面你们任写8 个数,让你的同桌指出中位数是什么?看看和你的答案是否一致进一步巩固中位数这个模型)【原理与理念】:此时应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以“抢答加星制,争创优胜组”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当有较多同学同时抢答时,我们可以与同学商量决定由谁来回答,尝试用“前排同学让后排同学”、“剪刀石头布等”、“下次提问优先”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2)众数模型的建立①众数模型的初步建立师:下面我们来看看G 同学所说的1100,G 同学指出好几个人都是1100 元,好几个就是较多,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也就可以用“众”来概括,象这个1100 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