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综合.doc
59页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3.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在实验心理学 P23 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观察法的缺陷: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
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四)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五)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11.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德国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行为主义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重视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把人看成是认知加工的系统附录:名词解释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3. 【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4. 【双盲控制】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1891 年,瓦尔岱耶提出。
即神经细胞,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脑内处理信息的单位却是神经回路)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的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胶质细胞的作用带着看一下)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注意比较: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的电位变化:神经元内部电流是由外“正”内“负”转变到外“负”内“正”而脑内神经元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结出的部位作用: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另一个神经元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3)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周围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A.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
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 B.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C.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使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器官的过渡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A.脊髓: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作用:1,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延脑-------生命中枢,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关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等桥脑-------在延脑上方,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必经之路,它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视听反射中枢,随意运动C.间脑:丘脑-------中继站,所有来自外界感觉器官的输入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 (除嗅觉外) 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的感觉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下丘脑------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调节“植物性神经”,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控制内分泌,调节情绪D.小脑------有小脑皮层和髓质,作用:维持平衡和协调动作E.边缘系统(比脑干,丘脑,下丘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有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关,还与记忆有关海马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口诀:中视听,丘中继,桥睡眠,边本能记忆)(二)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的结构:三大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四大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 Zhi)体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布鲁德曼的皮层分区分成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初级感觉区分为: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机体感觉区(左右交叉,上下倒置,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比如手,舌的投射面积比较大);视觉区-第 17 区,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第 41,42 区,产生初级听觉机体感觉区-第1,2,3 区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功能:-第 4 区,称运动区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其中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即布鲁德曼的第 44、45 区这个区域受损引发说话不流利,运动性失语症,因而形成电报式言语;威尔尼克区(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这个区域损伤导致听觉性失语症角回,这个区域损伤将导致语义性失语症,导致听得动别人说话,但看不懂文字材料表达的意思4)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范围广,功能联合的脑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也是进化较晚的一个脑区5)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从结构上说,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起源于割裂脑实验,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
大脑行使的具体功能各自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2)整体说: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后来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总体活动原则和均势原理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是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的总体活动原则:大脑是以整体发生活动的,学习的效率和受损伤的部位无关,与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3)机能系统说: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①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当这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节 ②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③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动的程序;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的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