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接送制度.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小学接送制度 小学接送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的今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细心整理的小学接送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小学接送制度1 小学生实行1~2年级学生家长接送制,3~5年级实行小学生自行上下学,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家长上午送学生到校门口,车辆停在校门外,不得进入校内,放学时按时来接下午照旧按时接送如进入教学区家长要遵守学校有关规定,不能影响师生的工作学习秩序如遇下雨雪天,到校时,家长可护送到教室门口,但车辆还需按原规定停放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必需根据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将学生送到学校门口假如提前送孩子,必需等校门开了以后,学生进入校门,家长方可离去 二、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私自离开学校如有特殊状况,须经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得知状况后,由家长或家长指定的亲属来接 三、学生在校期间,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让学生单独离开课堂或离开学校为自己办事 四、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对来校接学生的人要严加询问,假如生疏,不准让学生离开校内。
五、班主任要常常教育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假如单独行走,不要与生疏人搭话或跟生疏人走 六、放学须家长接学生的,假如家长未按时接,学生必需等候家长的到来,不能单独离校 七、如遇状况家长不能接送孩子的,须事先告知孩子,并做好支配,并把支配的状况告知班主任 小学接送制度2 为切实加强乘车学生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乘务员、司机及学校的职责,确保学生乘车安全,保障学生接送工作有序、平稳地进行,依据仙桃市综治委和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学校成立以校长肖金武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专用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长肖金武同志任组长,分管校长王伟同志任副组长,由德育处主任刘乾同志具体负责 第二条、学校负责乘车学生的报名、审核、编排工作,帮助车队办理好乘车证、签订《学生乘车协议》,每月对乘车学生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第三条、班主任要协作学校做好学生乘车的编排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本班乘车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弄清乘车班次,准时乘车;听从支配,有序上车;车上清静,文明乘车;等车停稳,安全下车 第四条、学校负责把乘车站点和接送时间通知给乘车学生和学生家长,并支配好足够的人员维持乘车学生的上下车秩序,监督好乘车学生的点名与交接工作。
第五条、学校校委会领导要关心接送工作,了解乘务员、站点、学生纪律及值日老师的状况;协调乘车学生家长的有关事宜,并将乘车学生家长的意见准时反馈给车队 第六条、学校德育处定期召开乘车工作会议,共同探讨学生乘车管理问题,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第七条、学校德育处重视乘车学生的纪律检查,结果记入班级五项竞赛学期末,学校对学生乘车状况进行总结,并评比表彰一批优秀乘车队长 第八条、学校加强与乘车学生家长联系,使家长明确监护人职责,协作学校做好乘车学生接送工作 小学接送制度3 1、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要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幸免或削减意外事故的发生 2、教师要仔细遵守上、下课时间,按时放学,如遇特殊状况需要延时或提前上学、放学,要提前通知学生家长门卫人员要按时开启校门,按时静校,严格执行来客登记制度班级要建立学生不到校的追踪制度 3、每天上、下学时间段,学生接送区域要有值班教师和家长自愿者进行监督疏导,准时处理事件和安全隐患放学时,各班要在前大院排好队,由班主任或跟班老师整队带到家长接送区带队老师应当将学生送至小学门口指定的地点,并紧密留意来接人员的性质,假如发觉可能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威逼的人员,应当马上上前询问、留住学生,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门卫人员应当予以协作。
4、小学要求学生最多提前10分钟到校,放学后准时回家家长要依据小学作息时间,规定好学生上学出门和放学回家时间接送的家长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送到小学,确保学生按时到校家长送好学生后,应当马上离开,不得逗留,以确保小学大门畅通、校内内秩序正常 5、家长只能将儿童送至小学门口指定的地点假如家长用车送学生,务必停在校门前指定的区域,以确保小学门口畅通骑摩托车、电动车或自行车接送学生的家长,从公路进入校区水泥路面后要推行,且不要和学生抢道,不得在接送线外停车,更不得将车骑进校内开汽车接送学生的家长请在公路边停车,不得将车开进校区 6、家长在指定的时间内接学生放学,假如不能按时接学生,学生应当退回指定地点,在有关人员的看管下等待家长来接家长在校内门口等待学生放学,不应当进入校内以免影响校内正常的教学秩序 7、上学期间,学生不准私自离开小学任何学生出校门,必需由班主任或校领导的批准,并通知门卫老师后,方可出门,幸免意外事故发生学生在校期间,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让学生单独离开课堂或离开小学为自己办事 【小学接送制度】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