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信息技术论文:使用bt技术打造廉价高效的校园网传输系统.doc
4页使用 BT 技术打造廉价高效的校园网传输系统摘要:本文简略介绍 BT 技术在文件传输方面迅速普及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在中学校园网络环境中 BT 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时给出具体的可实行的应用范例和测试数据通过应用 BT 技术搭建校园传输系统,不仅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维护成本,而且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网内的教学资源,再者这种技术简单易学,很符合现在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关键词:局域网;比特流;点对点;资源共享;文件传输文件传输是校园网络应用中一个最常用的功能一般传输系统的搭建,都采用FTP、HTTP ,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服务器对客户端的模式为主以 FTP 系统为例,它对服务器硬件的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大容量的硬盘,投入比较大,而且不易维护,资源更新所花的精力比较很多如果使用 BT 来搭建文件传输系统,那么 FTP 系统所碰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引刃而解本文主要通过介绍 BT 技术的原理,以及通过我校校园网络建设中基于 BT 技术的传输系统的搭建作为范例来共同探讨如何为普通中小学设计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传输系统一、BT 技术的原理BT 是 Bit Torrent 的缩写,中文名为“比特流” ,它是一种全新的 P2P(点对点)文件共享系统。
BT 存在一个用于交换各种资源种子文件的服务器,所谓的种子就是当前发布资源的 HASH 码以及一些相关的信息,它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于一个后缀名为 Torrent 的文件中下载文件时,首先必须到服务器上下载一个指定的 Torrent 文件,用 BT 客户端对这个文件进行分析后,向服务器提出请求,服务器及时反馈一定数量的拥有这个资源的 IP 表,同时把请求下载这个资源的 IP 也添加到这个表中,用来提供给下一个请求者用户的 BT 客户与服务器通信后,就不再依赖服务器,而是通过服务器给予的 IP 表,主动与 IP 表中的电脑进行连接,通过 BT 的各类协议主动协商,上传或下载数据下载的数据会根据 Torrent 文件中的 Sha1 校验码去校验,错误的就说明还没下载完,必须续传,正确的就表示文件已经完全下载完毕,通过 Sha1 校验码的校验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BT 技术具有相当高的可控性(适合内网搭建只针对本局域网的传输系统) ,操作简单,对服务器配置的要求也不高,能够充分利用局域网内富余客户端网络带宽和系统资源它与传统传输系统的最大差别体现在弱服务器、强客户端上,让客户机在下载文件的同时也给其他客户机提供上传,而在文件上传的过程中服务器不需要存储过多的资源,仅仅充当司令的角色,指挥好每个使用 Torrent 的文件客户端,所有的资源都来自各个客户机,所需的带宽也由各个客户机承担。
因此对于资金有限而局域网带宽富余的中小学来说,使用 BT 来答建校园传输系统,无疑是一个最佳方案二、我校 BT 系统的应用条件我校目前教师办公用机 70 多台,主要用途为上网查资料、制作课件、观看优秀视频录像、休息时间娱乐等,基本存储配置都是 40G 硬盘,校园网络是千兆入楼,百兆入室,在目前的中小学中还比较先进学校每年都会拍摄较多的教师公开课视频,一节课的视频少则 400 兆,多则 700 兆,加上常年的累计,普通的服务器硬盘存储不下,而增加硬盘所需要的费用较多,加上其他常用软件、系统光盘文件等等,普通的 FTP 服务器传输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我校的教学科研需求而教师机上有充足的硬盘空间和富余的网络带宽,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部分资源,就是解决问题问题的关键三、我校基于 BT 的传输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实现1、软件平台的实现我校的 BT 系统构建在 WINDOWS2003 系统中,采用 MYBT3.0( 服务器使用 C++语言编写内核,它有友好的中文化界面,安装配置一目了然,并且内置 Web 服务器,使得一般用户不需要配置 WEB 服务器的虚拟目录,即通过WEB 方式访问 BT 服务器MyBT3.0,这个 BT 平台是 C/S 与 B/S 两种方式的结合,后台的 Tracker 服务与客户端的连接方式是 C/S 结构,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连接是软件自动配置的,不需要任何操作。
MyBT3.0 内置的 WEB 服务是可以通过 IE 浏览器访问,属于 B/S 结构,用户可以在 WEB页面中进行各项操作我校的 BT 客户端使用 BitComet 0.62( P3 1133MHZ,内存 256M,硬盘容量为 40G 的机器同时采用一台 Celeron 1100 MHZ,内存 256M,硬盘容量为 80G 的机器作为常备种子服务器,用来放置最常用的文件,以防止局域网部分机器没开机或者没有打开种子的时候其他机器可以下载这台机器上的备用文件3、种子发布者操作流程(如右图)①制作 Torrent 文件②用户使用网络浏览器(如:IE)登陆服务器,③注册帐号并登入④上传 Torrent 文件并发布⑤在 BitComet 0.62 中激活本种子⑥BitComet 0.62 自动和服务器的 Tracker 服务进行连接⑦BT 客户端通过服务器返回的 IP 表自动协商、连接和传输4、用户下载操作流程①用户使用网络浏览器(如:IE)登陆服务器②下载所需资源的 Torrent 文件③BitComet 0.62 自动识别所下载到本地的种子文件,并激活下载④BitComet 0.62 自动和服务器的 Tracker 服务进行连接⑤BT 客户端通过服务器返回的 IP 表自动协商、连接和传输5、种子制作流程①“源文件”:就是选取你要提供共享的资源文件,②:如果共享的文件包含在一个文件夹中,那就可以使用整个目录。
③:分块大小决定了文件在上传时如何存取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自动调整”让 BitComet自动分配,也可以自己设置④:在“网络类型”中我们要选择使用在局域网内部的Tracker 服务器, “不使用公用DHT 网络(优先使用 Tracker 服务器) ” ⑤:在 Tracker 服务器列表中填入局域网的 Tracker 服务器列表⑥:选择生成种子文件的路径四、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分析从系统的可控性层面来说:通过使用的我校局域网的 IP 作为 BT 服务器的地址,可以使文件传输系统应用的范围得到有效控制,外部的公网 IP 不能连接到我校局域网内同时所有资源的 Torrent 文件都发布在服务器的 WEB 页面上,用户只能通过这个页面下载 Torrent 文件,没有 Torrent 文件就寻找不到资源,这样独立的浏览模式就能够让管理员快速有效的对共享系统内的所有资源进行控制,如果发现有不合适的内容出现,及时删除 Torrent 文件即可将它与所有的用户隔绝从使用的效果上看:对于办公室内拥有 100M 端口的主机,超过 6 个人(种子)一起下载,那么下载速度一般能达到 6M 以上如果只有一个种子(一人上传,一人下载) ,那么下载的速度也能达到 2M 以上。
这个速度相对于普通的局域网内的 FTP 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在公网上,一般的 BT 也达不到局域网内最低的传输速度,通过这一点就能够吸引校内的用户共同来使用本系统同时由于 BT 技术的特性是用户越多,速度越快,资源越多,从而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大大丰富了局域网内的教学资源,而且通过 BT可以将局域网内富余的带宽以及硬盘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共同构建起廉价、高效的校园传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