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简单的机械浙教版.docx
12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是(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2. 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将扶正器的B端放在地面上,通过收紧带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 A端固定在树干上,利用 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 树干A点( )A. 受到沿BA方向的推力B. 受到垂直于AB方向的推力C. 所受推力的力臂为ABD. 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3一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①量 筒,②剪刀,③烧杯,④试管夹,⑤托盘天平,⑥弹簧测力计;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5.如图,OAB是杠杆,0A与BA垂直,在0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 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0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 均不计),贝U ( )A, 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 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 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D. 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6. 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7.8.A. 20kg B. 30kg C. 60kg D. 120kg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物Gi, B端挂重 物Gz时,杠杆平衡,此时0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杠杆重力 不计,贝U ( )A. Gi
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 增大动力臂,省力D. 减小阻力臂,省力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A. 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④⑤⑥ 4.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A. 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10. 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t,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 F ¥>F 乙 B. F z,=F 丙 C. F pj
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0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 O终保持乎衡,则( )A、 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 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 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 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21. 如图所示,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力是,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最小的力是.22. 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 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23. 图中是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手柄相当于一个杠杆,是支点.请画出阻力F,对支 点0的力臂L;并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i的示意图.24. 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自制一杆秤(自重不计),其照片如图所示.秤破的质量m为1kg,根据照片估算此杆秤最大测量值为 kg;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可采用的方法(写一种方法);已知秤杆上0. 5kg和2. 5kg的两根刻 度线相距10cm,则秤钩连接点A与提钮0点的距离是 cm.25. 如图为南京长江二桥.“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明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又画了桥塔高低不同的两幅图丙和丁.小明通过比较发现:适当增加塔的高度,可 (选填“增大”或“减小”)力臂,从 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拉索的拉力.2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 5N 的钩码,在支点右侧15cm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 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应沿 方向,此时读数为 N.27. 如图所示,有一根绳子从一黑箱的左侧穿进去,又从箱子右侧孔中穿出。
左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卡车,右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汽车,用手拉右侧的玩具,左侧的玩具也向前动 了一动,当继续把汽车向前拉时,汽车才走出约10cm,卡车已前进了 20cm黑箱里有什 么神秘的东西使卡车走得比汽车快?试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28.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 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29. 如图所示“用F为30N的拉力,通过滑 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 以0.5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拉力F的功率为 W.(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轴承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30. 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 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QG^>G西)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 (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 出结论.),或(a)与(d)[两图可得:(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31.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1所示,通过加挂钩分别改变耻、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i和L?,记录的实验数据如 下表:次数Fi/NLi/cmf2/nLz/cm11824228116321238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 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 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如图1中的R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 拉力的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 ,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2所示,当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0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i和哉的大小.他 测力臂的方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 (选填“仍平衡”、“向左倾 斜”、“向右倾斜”).四、分析计算题(本题8分)32. 如图,长3一 O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0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 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0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 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求:实验次数x/mF/N10.52021.01031. 56. 742.0552. 54(1) 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成 关系(2) 金属杆重心到0点的距离为多少?(3) 若测力计量程为25N,则应控制x在什么范围内变化?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CABDD BADBB DBDDC BDACC二、 简答题21. Fl F322. 后轮 省力24. 5 (或6) 增大血或将0向右移 525.增大 减小29. 90 45三、 实验探究题30. (1)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