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教学课件第八章知识学习.ppt
55页第八章 知识学习第一节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知识学习概述一、什么是知识一、什么是知识知识(知识(knowledgeknowledge)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通)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过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是对实践经验与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具有一定的稳知识是对实践经验与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确定性,但也具有相对性定性与确定性,但也具有相对性具体来说,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即一般具体来说,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即一般意义的知识,指语言或言语活动中的各种符号和信息,如意义的知识,指语言或言语活动中的各种符号和信息,如具体的科学概念、定理、物理图示、数学符号等具体的科学概念、定理、物理图示、数学符号等广义的知识,不仅包括言语信息,也包括无法用言语准确广义的知识,不仅包括言语信息,也包括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的经验、操作技能等,是对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过程表达的经验、操作技能等,是对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过程中获得经验的固化,能够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获得经验的固化,能够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 二、知识的分类二、知识的分类(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Anderson, Mayer.Anderson, Mayer.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declarative knowledge) :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用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主用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procedural knowledge) :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strategic knowledgestrategic knowledge) :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波兰尼波兰尼(M.Polanyi)显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即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字),即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字和公式等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又称为和公式等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又称为“言语性知识言语性知识”,包括常见的,包括常见的概念、原理、数学公式等概念、原理、数学公式等隐性知识(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指的是存储在个体头脑中的记忆、),指的是存储在个体头脑中的记忆、经验、技术、感受等,属于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非信息知识经验、技术、感受等,属于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非信息知识 三、知识的表征 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人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它是个体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人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知识学习的关键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 1.1.命题:信息的基本单位命题:信息的基本单位 2.命题网络(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1.1.产生式产生式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经过学习,在头脑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经过学习,在头脑中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中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则称为产生式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conditionsconditions)和活动(和活动(actionsactions) 组成的指令,即条件一活动规则(简组成的指令,即条件一活动规则(简作作C CA A规则)条件是指产生式必须具备的情况概述(用规则)条件是指产生式必须具备的情况概述(用ifif从句表示),而动作则指由条件引起的外部行为或在记从句表示),而动作则指由条件引起的外部行为或在记忆中发生的变化(用忆中发生的变化(用thenthen从句表示)从句表示)例:例:“识别三角形识别三角形” 如果:如果:已知一个图形是平面的,已知一个图形是平面的,且该图形有三条边,且该图形有三条边,且三条边是封闭的,且三条边是封闭的,那么:那么:此图形为此图形为“三角形三角形”,并说出并说出“三角形三角形”。
2.产生式系统 多个命题会构成命题网络,多个产生式会构成产生式系统多个命题会构成命题网络,多个产生式会构成产生式系统 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而许多任务需要完成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而许多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生式系统是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生式系统是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 (三)大知识单元的表征:图式(三)大知识单元的表征:图式 在在现现代代认认知心理学中,知心理学中,图图式是指关于一式是指关于一类类事物的有事物的有组织组织的的大的知大的知识单识单元或信息模元或信息模块块,是,是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 J.R.J.R.安德森认为,对于表征安德森认为,对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命题是适合的,但是对于表征较大的有组小的意义单元,命题是适合的,但是对于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命题是不合适的织的信息,命题是不合适的 (1 1)图式具有概括性图式具有概括性。
(2 2)图式中含有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含有非本质特征图式中含有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含有非本质特征 (3 3)图式中的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或结构组织起来的图式中的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或结构组织起来的 (4 4)个体的图式是发展的个体的图式是发展的四、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四、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1.知识的理解知识的理解2.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巩固3.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原理与问题解决学习概念、原理与问题解决学习 一、概念的学习 (一)概念的含义 哲学中将概念界定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奥苏贝尔指哲学中将概念界定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奥苏贝尔指出,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出,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事物的关键 (二)概念的结构(二)概念的结构 名称、定义、属性和例证名称、定义、属性和例证 由不在同一由不在同一直线直线上的三条上的三条线段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封闭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图形叫做三叫做三角形 (三)概念的分类(三)概念的分类1 1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2 2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3 3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四)概念的获得 1.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concept formationconcept formation) 概念的形成是指通过对概念的肯定例证进行归纳,找到一类事物共同概念的形成是指通过对概念的肯定例证进行归纳,找到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
属性的过程 2.2.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同化(concept assimilationconcept assimilation) 概念的同化是指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通过直接定义的概念的同化是指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通过直接定义的方式向学习者揭示和说明新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方式向学习者揭示和说明新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 3. 概念的教学(1 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2 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3 3)提供概念范例,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提供概念范例,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4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在实践中运用概念4.错误概念错误概念学习者已经形成的、与当前的科学知识相违背的概念被称学习者已经形成的、与当前的科学知识相违背的概念被称为错误概念它们常常与日常经验密切相关,与个体的思为错误概念它们常常与日常经验密切相关,与个体的思维定势有关如儿童通常有这样的假定:空间是有上下之维定势有关如儿童通常有这样的假定:空间是有上下之分的,没有东西支持的物体将会落下去,这些基本观念使分的,没有东西支持的物体将会落下去,这些基本观念使儿童无法相信地球是球形的。
儿童无法相信地球是球形的 二、原理的学习二、原理的学习(一)原理(一)原理原理是指对概念关系的言语说明:比重原理是指对概念关系的言语说明:比重=重量重量/体积体积(二)原理学习的意义(二)原理学习的意义 1.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性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性 2. 简化与系统化认识简化与系统化认识 3. 帮助解决问题帮助解决问题 4. 为进一步原理学习打下基础为进一步原理学习打下基础(三)原理学习的过程(三)原理学习的过程 1.学习原理所涉及的概念学习原理所涉及的概念 2.学习原理所表述的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学习原理所表述的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 3.原理内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以指导问题解决原理内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以指导问题解决四)原理的学习方式(四)原理的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例证例证原理、原理原理、原理例证、例证例证、例证原理原理例证 1 = 12 1+3=4= 22 1+3+5=9= 32 1+3+5+7=16= 421+3+5+7+9=25=52 (五)原理学习的条件 1.原理学习的内部条件: (1)对原理所涉及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2)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3)学习者的言语理解能力。
2.原理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师的言语表述六)原理的教学 1.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创设原理学习的问题情境; 3.设置言语指令,唤起对相关概念的回忆; 4.强调原理运用,促进对原理的理解三、问题解决学习(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1.问题(problem):运用已有的知识不能够直接给出答案的困惑或困境 给定( given)、目标(goal)和算子(operator) 2.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DONALD+GENALD ROBERT式中的每个字母代表式中的每个字母代表1个个0-9的数字的数字已知已知D是是5,推导出其它字母代表的数字,推导出其它字母代表的数字(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1.理解与表征问题2.寻求解答3. 尝试解决问题4. 检验结果(三)问题解决的策略(三)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式算法式:1+2+3+4+1000+?2.启发式启发式:生成生成-检验策略(检验策略( generate-testing)手段手段-目的分析(目的分析(means-ends analysis)类推法(类推法(analogy)(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 2.动机因素 3. 心理定势 4. 功能固着 5. 个人的知识经验。
五)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2.引导学生正确表征问题3. 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进行归类的习惯4. 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5. 训练学生阐述自己的假设与解决问题的步骤第三节第三节 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二)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1.表征学习(符号学习) 表征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起相应的等值关系 2. 概念学习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3.命题学习(1)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即新学习的观念可归属于原有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