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陈洪绶山水画审美特征.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87494987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2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 要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一位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全才型画家其人物画成就卓越为世人所熟知,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陈洪绶的山水画造诣陈洪绶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然而正是这些苦难,反而促使陈洪绶的画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矛盾纠结的性格在经历了亲友离去之苦和亡国之恨后沉淀出独特的处世哲学,使其绘画体现出一种简远古淡的风貌,呈现出稚拙童真、嗜古崇怪、意境缥缈、装饰性强的审美特点,这与陈洪绶的师承渊源、个人经历、晚明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当时个性解放的思潮和风气有关,也使得陈洪绶山水画成为晚明画坛的一个特别的符号关键词:陈洪绶;山水画;审美特征Abstract Chen Hongshou is a versatile painter with unique styl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figure painting are so well known that many people have neglected Chen Hongshou's attainments in landscape painting. Chen Hongshou's life was full of disasters. However, it was these sufferings that brought new vitality to Chen Hongshou's paintings. His contradictory and tangled character precipitated a unique philosophy of life after experiencing the sufferings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leaving and the hatred of national subjugation. His paintings showed a simple and ancient style, showing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like innocence, love of ancient and strange, ethereal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strong decoration. This is related to Chen Hongshou's inheritance, personal experienc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ideological trend and atmosphere of personality liberation at that time, which also made Chen Hongshou landscape painting a special symbol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painting circle.Key words:Chen Hongshou;Landscape painting;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目 录引 言 5一、陈洪绶其人及山水画创作 5(一)陈洪绶的出身与生平 5(二)陈洪绶的山水画创作 7二、 陈洪绶山水画审美特征 8(一)嗜古崇怪 8(二)稚拙童真 10(三)意境缥缈 11(四)装饰性强 16三、 陈洪绶山水画特征成因分析 17(一) 师承渊源 17(二) 生活变故 18(三) 遁入空门 19(四) 社会背景 22四、 陈洪绶山水画审美特征的现代启示 24结语 24致 谢 26参 考 文 献 26引 言 世人知道陈洪绶大多是听闻其在人物画上的成就,事实上陈洪绶是少有的三科皆精的全能型画家。

      比起流传甚广的《水浒叶子》等人物画作品,其山水画存世不多,但别出机杼,自成一派其“画风渊静,色彩幽深,构图简古”[1],艺术效果奇傲古拙,用线有金石味,章法不落窠臼,所作山水亭榭,笔法苍劲润泽,颇有古画遗韵张岱赞其用笔奇崛遒劲,直追古人清迮朗的《湖中画船录》评他的山水画:“作钩斫法,长松杂树,阔水遥山,苍赤交映,愈觉古藻可爱[2]欧阳云所著的《董其昌与陈洪绶绘画艺术解读与鉴赏》中罗列了陈洪绶的生平;唐译编著的《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中赏析了陈洪绶的《五浊山图》等作也有少量学位论文和期刊研究陈洪绶山水画,主要有陈晓珊《陈洪绶的山水画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究》、王菡薇《晚明商业社会对陈洪绶画风的影响》、谈鹏《似古实新 借古开今——谈陈洪绶山水画之感》等上述文献从陈洪绶的生平、社会背景入手,分析陈洪绶山水画的特点及成因本课题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陈洪绶的山水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山水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并结合陈洪绶的生平经历、诗词题跋等资料探究分析其山水画艺术特点的成因及影响一、陈洪绶其人及山水画创作陈洪绶(1598—1652),汉族,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悔迟,更号弗迟、老迟,又号悔僧、云门僧、九品莲台主等,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人(即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书画家和诗人。

      一)陈洪绶的出身与生平陈洪绶出身官宦世家,于绘画一途是天资颖异,少负才情,早年成名,“十四岁悬其画市中”即可“立致金钱”,十五岁即有人邀其作寿图、寿文孟远《陈洪绶传》中说:“十岁时,即濡笔作画,老画家孙炤、蓝瑛见而奇之,日:‘使斯人画成,道子(即吴道子)、子昂(即赵孟頫)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毛奇龄在《陈老莲别传》中记载道:“初法傅染,时钱塘蓝瑛工写生,莲请瑛法傅染,已而轻瑛,瑛亦自以不逮莲,终其身不写生,曰:‘此天授也’”这些传说或记载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陈洪绶于绘画上的天资卓越除了天资超凡以外,陈洪绶大量临习古画的勤勉也为其日后画工深厚打下坚实基础他崇尚古法,但能做到师古却不泥古传言,他曾闭门20天临摹杭州府学里李公麟的七十二贤石刻,从世人称誉其临作以假乱真直到世人认为其作出于李公麟又异于李公麟,有了自己的风格才罢休至此可以看出陈洪绶临习古画意不在相同,而在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路,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陈洪绶还曾多次临摹过唐代周昉的画,世人认为他的临作已经远超周昉还不满意,陈洪绶认为:他的临画观之虽妙,却甚显刻意,周昉的画境界极高,但观其画仿佛是不经意间造就的,这才是真正的“能”。

      从这两个坊间传说我们可以看出陈洪绶早年学画时的认真勤苦以及善于钻研的精神和独立特殊的见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来他能够自成一家其作品中除了蓬勃而来的高古之意外更充斥着陈洪绶的个人风格,时人称之为“奇”杨思圣说他的画:“高古奇骇,俱非耳目近玩[3]开创了一种新画风陈洪绶于绘画上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然而他的人生却并不顺遂,反而多灾多难、命途多乖九岁时便因丧父而家道中落,十六岁时祖父去世,家中无人管事,兄弟亲族对陈家祖产虎视眈眈,十八岁陈洪绶的母亲病逝,兼之兄弟阋墙,陈洪绶一气之下离家远游,一路浪迹到绍兴,时值当时著名学者刘宗周讲学,陈洪绶很快“师事之,讲性命之学”,拜在刘宗周门下被收为入室弟子若说陈洪绶十七岁跟随岳丈萧山来斯行先生学习诗文的学习经历给陈洪绶的文学修养打下基础并影响了他的人生观那么他与刘宗周的关系,则几乎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性格、行为及至声誉从二十一岁考上秀才,陈洪绶踏出了入仕第一步此后二十二年,陈洪绶一直在仕途中沉浮,屡试不第,使其深感挫败,感叹道:“譬如不认字,何念及功名期间家中几经变故,二十六岁时妻子来氏去世,陈洪绶此时几乎成了孤家寡人陈洪绶两次进京宦游,曾捐赀入国子监,召为舍人,也曾受到崇祯皇帝青眼相看,受召入宫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以饱览内府古今名画,“艺日精而名日盛”,与顺天府崔子忠齐名,并称为“南陈北崔”,画名远扬[4]。

      《图绘宝鉴续纂》也记载道:“书画兴到即成,名盛一时但陈洪绶并不愿只作个上不了台面的画工,也无意在画坛名扬京华,绘画上的声名鹊起与他自小耳濡目染要为国效力,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经世济民的理想相去甚远,正如其诗《问天》中所云:“李贺能诗玉楼去,曼卿善饮主芙蓉病夫二事非长技,乞与人间作画工[5]但崇祯皇帝好猜忌多疑,先是将痛斥佞臣的忠臣黄道周连降六级贬去江西,后又下旨将黄道周和上表推重黄道周的江西提举解学龙提进京,廷杖八十下刑部狱,更是将陈洪绶的恩师刘宗周削职归籍,凉了陈洪绶一颗为国报效的忠心直到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殉国,明朝覆灭,陈洪绶成为了明朝遗民,身份尴尬,他的人生也从陈老莲走向了陈悔迟 (二)陈洪绶的山水画创作陈洪绶十岁师从擅画花卉竹石的孙杕伙和长于山水花鸟的蓝瑛并上溯唐宋诸家他临习古画既不专学一科,也不局限于一朝一家,涉猎甚广,集采众家之长,“木石丘壑则李成、范宽,花卉翎毛则黄筌、崔顺,仙佛鬼怪则石恪、龙眠[6]故而陈洪绶能够山水花鸟无不精绝,且作品中多有高古之意毛奇龄《陈老莲别传》中说:“朝鲜、兀良哈(蒙古东部)、日本、撒马儿罕(新疆以西乌兹别克城市)、乌思藏(西藏中部)购莲画,重其值,海内传模为生者数千......”至清末,受老莲画法影响的著名画家就有五十五人。

      [7]可知当时“陈洪绶画派”之兴盛、陈洪绶画作影响之大因此,陈洪绶山水画的审美特征形成原因几何就格外令人好奇陈洪绶的山水画主要作品如下:作品名称材质尺寸(厘米)年代馆藏或个人收藏《写意山水图》纸本17.8×17.81619年翁万戈《枯木平石图》纸本17.8×17.81619年翁万戈《奇石小鸟图》纸本17.8×17.81619年翁万戈《双松图》纸本17.8×17.81619年翁万戈《醉愁图》绢本22.2×21.71627年翁万戈《山水图》纸本24.3×31.2164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册 八开之一》纸本不详1645年不详《山水册 八开之二》纸本不详1645年不详《仿赵千里笔法山水图》绢本30.2×251647年故宫博物院《黄流巨津图》绢本30.2×251647年故宫博物院《远浦归帆图》绢本30.2×251647年故宫博物院《仿李唐笔意山水图》绢本30.2×251647年故宫博物院《梅竹山水合册 之一》纸本21×19.91647年苏州博物馆《梅竹山水合册 之二》纸本21×19.91647年苏州博物馆《梅竹山水合册 之三》纸本21×19.91647年苏州博物馆《梅竹山水合册 之四》纸本21×19.91647年苏州博物馆《山水图》纸本24.6×321650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仿王蒙山水图》绢本25.5×29.51650年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策杖寻幽图》绢本25.5×29.51650年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寒流白鹭图》绢本25.5×29.51650年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双峰白云图》绢本30.3×21.71651年南京博物院《高峰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