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天祥的诗词《金陵驿二首》(其一)赏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7362555
  • 上传时间:2023-10-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天祥的诗词《金陵驿二首》(其一)赏析 《金陵驿二首》(其一)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赏析】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两句将情与景到达完善的浑融,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王国孤臣的悲凉心境芦花”为穗状,色白,和人的白发非常相像被俘后,不过四十多岁,但由于承受了太多苦难与不幸,已苍苍老矣眼见一片白茫茫的芦花,诗人想到自己,更想到国家的形势,说芦花也随着自己老去,其实抒发了心中无尽的国破之恨、家亡之仇、飘离之苦次句“旧家燕子傍谁飞”,语本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并翻出新意意思是说当年“王谢堂前”的燕子在那些贵族衰败后还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如今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哪里还有燕子做巢的地方呢?这两句,给予芦花和燕子以人的情感,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显得更加饱满。

      这两句诗,也可以用来表达年轻无依的心境 扩展阅读:文天祥的文学成就 文天祥在文学创作尤其是对诗词的创作上,有两个显着特色,这两个特色即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所谓前期指的是赣州奉诏勤王开头至夜走真州这个阶段当时虽然南宋小朝廷处于多难之秋,朝内执政者又是昏庸利禄之辈,但文天祥自己积聚了兵丁,他们是自己“乃裹饿粮”来到军营中的,是一支爱憎清楚,具有战斗力的队伍因此在文天祥的心目中,复兴南宋和收复失地有望,这一时期写的诗歌的特点是清爽、明快、豪放,感情特殊丰富,浓郁,常以饱满的战斗精神鼓励自己,使人读之如饮郁香的葡萄美酒,沁人肺腑如《赴阙》一诗从这些诗章中可以看出文天祥的眼里好像已经看到前途已呈现光明,复兴有望后来李庭芝示意苗再成要将文天祥杀掉,以绝后顾之忧苗再成通过与文天祥共议复兴大志,觉得李的说法不妥,但又不敢明目张胆违背,便设“看城子”之计,将文天祥引出城外,然后拒而不纳文天祥再一次受挫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斗志昂扬接新的战斗他写了《高沙道中》这首长诗,运用了平易流畅的散文化的语言,根据时间挨次,周详而不零碎地将他出真州城后身历险境的经过和盘托出,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

      全诗每句五言,隔句押韵,长达80多韵,一韵究竟读后大有浑灏流转的感觉,难怪后人读此诗后,觉得可与杜甫写的《北征》相媲美这段时间,文天祥写的诗篇较多,内容大都兴奋人心,可以说是两个特色时期的中间时期,亦即过渡时期 扩展阅读:历代评价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王积翁:南人无如天祥者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于谦: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陈循:天祥孤忠大节为宋臣,首按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请谥曰“忠烈”枋得仗节死义为天祥亚 韩雍:今斯集也,传之天下后世之人,争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义,守身之大节,不宜以成败利钝而少变扶天常,以植人纪,以沮乱臣贼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气其于世教,重有补焉 胡华:昆陵忠义之名益着,忠义着而诸公之英声伟烈,震耀两间,人人知所景仰,吾辈又当以君之录达于朝行,将立庙奉祀,勒石颂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显扬于时,于以励髙风,激颓俗,匪直有劝于常抑有劝于天后世是録有关于忠义大矣。

      杨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已任虽险阻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行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恶之欲其死者,众人之情也爱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爱之矣,又欲其死何哉!盖所爱有重于死者,先民有言,纲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霁云被执而未死,张睢阳大呼男儿以速其死,文丞相被执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仪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闻其名犹知敬慕,况过化之区乎!孺子懦夫一及当时事怒发竖指,涕洟沾襟,况冠裳之儒乎!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