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54页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每个班有近60名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本年级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只有及少数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总之,三年级的孩子就像是一张雪白的纸,等着师生共同去描绘五彩缤纷的画卷,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
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二、全册教学要求: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五、全册教学进度:单元及课题 课时 第一单元 童趣 5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4 第三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 4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4 第五单元 小乐队 4 第六单元 歌声中的回忆 5 第七单元 五十六朵花 4 第八单元 七彩的生活 4 第九单元 期末测试 2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单元 童趣 第一课时 第一课 《快乐宝贝》; j& {8 A# m9 |9 l! V! n+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Y# ~. J" Z; l' R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 幸福生活1 T& ?6 I6 S" U. r/ m1 d# [, g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快乐”蜗牛|学习者家园%教学准备:录音带' B0 E1 K# {/ B6 d6 S2 ]- N蜗牛|学习者家园教学时间:1课时% ^1 @0 a2 P& @ e* [: s教学过程:* V {2 g0 W; y(一)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t) g K/ }# }! H4 E3 n 板书 快乐宝贝- E$ Y7 f v2 B7 t/ i1 w5 H(二)展开新课:" T5 @8 Y+ E1 V a: r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g1 q+ i$ m$ @( ~/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H2 U; }- m7 X/ T# e/ E% }& L* e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练习:; Y2 x& G- f2 V! K3 }5 C. z9 F( a+ ^ A、教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学生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配 合 }" P/ u! [4 I9 H1 N/ ` B、学生之间互相练习0 w: c, [+ R7 S' V$ D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蜗牛|学习者家园$ m5 B+ S2 v- K A、分句教唱2 T* ]1 e3 S3 O( e蜗牛|学习者家园 B、分段教唱。
[5 x3 I; D5 W" Q) r/ f$ n3 v- q1 W0 B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r; X* D: z6 P; e* y2 h" I, s8 k6、练习 p' h/ r0 T. a1 ^; b) f! s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9 r. e/ ^4 p7 w) c2 t. z. n(三)小结:+ s, w# x5 @9 W: F; V 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教学反思: 1、 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领唱与齐唱能够衔接得当 2、 能否完整表达歌曲的情绪 3、 在律动过程中动作是否协调 4、 背唱歌曲 第二课时 课 题:《对鲜花》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教 具:多媒体 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引入《对鲜花》二、教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4、指导、纠正三、歌曲处理重点指导: “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四、创编活动1、创编歌词: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教师反思:这节课学生学唱歌曲很积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歌曲,创编动作花样百出,很有新意.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课时课 题:《在钟表店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重点难点:记忆乐曲的主题,积累音乐形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为乐曲命名师:我们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生:……师:你们起的名字都和钟表有关,这是为什么?生:因为在这首乐曲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种钟表的声音,有大钟、小钟、报时钟……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非常贴切,这首乐曲就是描写发生在钟表店里的故事(出示课题)二、主题欣赏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三、完整欣赏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四、小结今天欣赏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创作的,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反思:本课学生欣赏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师设计的的教学过程没能够吸引学生,没能真正抓住孩子的心第四课时课 题:《鸟店》教学目标: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重点难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小鸟的形象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初听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三、分段欣赏1、第一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的音响?生:这段音乐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情景,有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2、第二段音乐速度有了变化,描写了小鸟们在做什么?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鸟儿们唱歌、游戏、休息……3、下面这段音乐令人心惊胆战,是谁来了?生:是猫来了,他想吃掉小鸟结果猫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在笼子里四、表演欣赏1、边听音乐边表演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3、生展开讨论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 教室反思:本课教学效果不错,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唱歌曲比较快,能根据歌曲进行创编动作大多数学生表演的挺生动教师乐理知识的讲解富于情趣,使学生能不知不觉的掌握第五课时课 题:《打秋千》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两声部的音准课前准备:荡秋千录像教学过程:一、二声部发生练习二、导入1、观看荡秋千录像2、简单介绍仡佬族的风土人情三、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感受二声部的音响效果2、哼唱歌曲旋律,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高声部3、指导、纠正(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2)注意下滑音的演唱3)结尾处衬词的演唱要干净利落,注意八分休止符的时值4、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低声部5、指导、纠正(1)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2)纠正“叮当”的咬字、发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