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docx
15页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关于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6篇 光阴如水,信任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盼吧!是不是须要好好写一份教学安排呢?信任写教学安排是一个让很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 篇1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仔细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老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念和志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深厚的学习爱好,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差安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仔细选择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3、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相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仔细做好学生的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详细内容 1、补差内容:全册教材 2、培优内容:思维实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优等生:阴佳琪 王政清王若冰 后进生:王浩 王 楠 李照浩 张浩博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协作 四、详细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学问,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老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性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实行系统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学问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念发觉他们的优点和成果就刚好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2、课余时间个别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意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须要的因此,组织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准备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学习,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索同时,在每天放学后定期对后进生进行,对当天所学的基础学问进行巩固,对驾驭特殊差的学生,进行个别平常,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竞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果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协作 我准备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帮助,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状况和作业状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阅历,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总之,在素养教化的今日,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老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阅历,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 篇2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亲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说明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阅历和客观事实动身,在探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学问、思想和方法必需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 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供应了大量的视察、操作、试验及独立思索的机会,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探讨与沟通,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建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意问题的探究性,题材丰富多彩, 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全部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挚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新奇,从“嬉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殊是在簇新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
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特别富有,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化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学问有不同程度的驾驭,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洁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视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留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过程,怎样整理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沟通等等,都是须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驾驭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殊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索的习惯,都是须要我们起先进行引导和培育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爱好因此课堂上须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激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爱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标: 本册教材支配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10以内数的相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相识、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相识钟表、比较。
2、空间与图形:相识物体、位置与依次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觉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学问和技能: 1、相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驾驭20以内数的依次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相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依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肯定的感性相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阅历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相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能依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育学生细致视察、仔细思索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验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详细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验简洁的推理活动,培育学生初步的推理实力 4、经验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通过20以内数的相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育思维的敏捷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看法、价值观: 1、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能够主动主动地参加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激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 2、在运算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育学生按肯定依次进行视察的习惯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实力。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看法和合理支配时间的良好习惯 5、借助好玩、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加统计活动的爱好,培育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 篇3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x)班有xx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化,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殊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果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生疏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剧烈的新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位置 ,1— 5的相识和加减法, 相识 图形(一) ,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相识,数学乐园,相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敏捷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学问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育学的爱好 3、重视学生的阅历和体验,依据学生的已有阅历和学问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娴熟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沟通,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纳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相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支配“用数学”的内容,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建性,为老师组织教学供应丰富的资源 四、 教学的指导思想 1、仔细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依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阅历学问和生活阅历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五、 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学问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10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相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娴熟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驾驭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驾驭20以内的数的依次,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相识=、>、”、“ <”,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相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相识钟表,会相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阅历和体验,依据学生的已有阅历和学问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