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做工》读书笔记.doc.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8105952
  • 上传时间:2019-09-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3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笔记读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国江苏苏州独墅湖图书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这句带有强烈偏见色彩的俗语,在东方世界的中国,世代流传,经久不衰自古至今,大多数底层阶级的后代继承了父辈的辛苦,而上层阶级则富者恒富东方世界关于阶层代际流动的观察,与西方学者威利斯的社会结构再生产的观点不谋而合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1977年的作品《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更被誉为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威利斯秉着多学科后学科时代的精神,基于扎实的田野工作,进行了批判性民族志的实践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学做工》正是一部田野调查式的民族志著作,由保罗·威利斯在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密集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描绘了汉默镇的孩子们在1972年到1975年间的一连串故事,以及后续12位主人公的最终命运。

      威利斯本人也来自于工人家庭,理解这个阶层的文化及困扰,其论点和论据充满原生阶层感同身受的说服力时至今日,《学做工》中的许多社会现象,在中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毋须置疑,中国逐渐出现社会流动性减弱的问题,绝大多数工人阶级的子弟选择了子承父业,再次成为工人阶级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选择工人阶级群体,比如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存在着一种“自我诅咒”效应这从文化上限制了他们后代的向上流动,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在校园中,总有一批大哥,他们蔑视规则,成绩极差,喜欢飙脏话和打架,却因此成为校园里的传奇人物学校是极权制度,学生们行为受到压迫,大哥们的反权威行为与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反抗构成响应调查显示,这些大哥们大多出自工人阶级家庭,具有反抗权威的习惯这些习惯,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的文化传承他们的父辈因为各种压力,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反抗——说粗话,捉弄他人,破坏规章制度,嘲弄权威……他们喜欢迟到早退,消极怠工,以显示自己的时间自己主宰,抵消了必须按时上班带来的不快他们嘲笑纯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他们没意识到,这些束缚他们自己向上提升的性格缺陷,被悄然复制到他们孩子的身上相比之下,中产阶级,比如现在中国城市居民,由于靠文凭获得社会地位,所以保持了对书本知识的敬畏。

      他们不因为其没有实用价值,便否认其社会价值他们更愿意投资更多在孩子们的学习上,所以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总是更好比如,在西安市,2016年的高中分数线比农村地区高了100分这反映了城市家庭更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工人阶级的孩子从原生家庭习得了反抗权威的文化,他们在学校应该怎样去反抗呢?因为学习不好,拿得出手的便只有拳头和派头他们拉帮结派,惹事生非,以便书呆子们臣服和恐惧他们外表时尚,努力模仿影视剧的硬汉气质,并通过与漂亮女孩交往,让“书呆子”们羡慕有加这些派头需要钱,所以他们经常需要利用假期去社会底层打工,而这些打工经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学校的蔑视当大哥们与老师争吵甚至动手时,他们想不到这是内心反抗权威的冲动推波助澜,这种冲动是父辈悄然植入到他们内心的学无所成,怪学校;考试挂科,怪老师;犯错受罚,怪制度;人际孤独,怪同学;就业困难,怪时代;孤立无援,怪父母只有责怪,没有反思;只有骂人,没有检讨这种反抗权威的冲动,他们也将由学校带入车间,并悄然复制给后代,去重复他们父辈的生活而毫无觉察,进而把自己及后代固化于社会底层人很难超越自己的文化,因为文化难以察觉,就象鱼不知道自己是湿漉漉的一样事实上,我们的行为被文化左右,甚至被文化决定。

      当心中的冲动升起时,它可能源于世代累积的巨大的伤口,或者虚妄,它支配着孩子们的身体去抗争越反抗,越套牢,结果如同自我诅咒,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未来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美国人类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布劳-邓肯模型,描绘和解释了工业社会代际流动范式该模型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代际流动度较高,即子代职业与父代职业关系不紧密,决定因素在于子代受教育程度与布劳邓肯不同,威利斯在《学做工》中的分析和研究,没有建立在模型假设之上,而是建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威利斯通过民族志视角观察到了阶级固化,挑战了布劳-邓肯模型他洞察了文化在塑造“社会藩篱”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标明了官方教育在阶级流动问题上的无力大哥们创造了反学校文化,认同了工人阶级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在正反校园文化,家庭,悬殊的社会资源分配的推动下,实现了社会结构再生产在从文化层面,工人阶层的“读书无用论”与精英阶层“文凭崇拜论”其实服务于同一目的,即“阶级再生产”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掩饰以技术选择为外衣的社会选择,通过利用把社会等级变为学校等级从而使社会等级的再生产合法化”(《再生产》,P165)。

      这就是说,学校通过文凭制度,使得学业上不断失败的未来产业工人认同与精英阶层的天赋差异,进而认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以维护社会既有秩序布尔迪厄认为教育系统“将入学机会伪装为成功的机会”,实现“对下层的淘汰”(《再生产》,P171)穷人越是相信“读书无用论”,越是嘲笑那些“书呆子”,越是信仰“反学校文化”,精英阶层将子孙后代保存在上层阶级的机会越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电影作品《白鹿原》中,“耕读传家”的匾额象征了中国古代对读书的传统态度如今,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造原子弹的”和“卖茶叶蛋的”较上了劲儿,金钱至上使得读书本身己使得读书不再那么崇高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便是好猫一旦读书不能升官,更不能发财,那么要它何用?越是穷人——受制于高昂的学费——越会对“读书无用论”形成心理认同,并以道听途说的财富神话作为此观念的强力佐证同时,看不见的阶级再生产的幽灵,却已悄然而至当你把学霸视为强者的时候,你就已经认可了精英主义观点,认同了你们未来可能的社会地位差异以下是我对这本名著的逐章整理,以佐证我对工人阶级子承父业的理解中文版前言威利斯认为文化是创造意义的实践要认识意义创造,则必须进入田野体验,去洞察意义,摇椅上的理论学者无法真正理解文化。

      文化的根本自有其隐蔽的逻辑过程,只有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只有人们在挣扎求生时,现存的文化才能简接的展示其原有结构本书重要的发现之一,便是智体分工和性别分工的相互关联与影响反智主义的大哥们的男性气概与自我意识交融在一起,形成持久的难以驾驭的大男子主义对大哥们而言,体力是男子汉方式,而智力是女性化的方式,这也正是反学校文化的思想基础学校不只是教育工具,更是文化生产和洞察的领地当文化生产和洞察似乎在拯救世人时,我们就很难解开它们如何促成社会再生产这一谜团了学做工,P011)学校课程鼓励学生通过获得学历实现社会流动,大哥们反而通过反权威把自己再生产为工人阶级只要社会关系还是以政治经济为轴心,这种文化对立的出现,即反文化的形成,终将不可避免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言,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工人阶级累积的自身文化,推动了工人阶级再生产序言相对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更加辛苦且收入不高在专制体制里,人们在机关枪,子弹和卡车的危胁下从事体力劳动或者灌输集体意识,使之自愿加入产业大军在自由体制下,社会没有明显武力威胁,在一定程度上这只能是自我导向的结果人们普遍认为,工作和学习能力在不同人群中在逐步递减,产业工人工作学习能力最差,所以沦为产业工人。

      正如汽车装配车间里一个老工人所言:我水平不行,只会天天拧螺丝实际上,不同阶层人,并不存在连续下滑的能力曲线,但是,不同阶层的文化形式却明显是断裂的不同阶层文化中的生活经历,圈子,以及整个社会关系类型的总和,决定了孩子们在特定时间内的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工人阶级再生产比如,找工作拼爹拼关系,拼文凭,家庭的资源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早己在孩子们的职业选择上建立起难以逾越的鸿沟同样是高考失利,工人阶级的孩子只能选择进入车间,而上层阶级的孩子则可能在国外取得耀眼的文凭威利斯选择了汉默镇作为《学做工》的田野工作,它是英格兰典型的工业城市,拥有所有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特征,并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工人阶级这对研究工人阶级子弟的职业生涯,无疑具有相当代表性第一部分 民族志反学校文化最基本最明确的表现是对权威根深蒂固的彻底反抗这种反抗甚至可以形成一种风格,变得仪式化,并令很多老师整日提心吊胆你常常可以看见,一排学生集体站在走廊两侧,形成夹道攻击队型,但永远无法证实他们企图!教室里,他们扎成一堆,交头接耳,滴溜打转的眼睛和夸张的口型传递着鬼鬼崇崇的秘密任何有性相关的话题,后排总有人咯咯傻笑和起哄老师转过身,有人总把指关节扳的咔咔响,他们盯着领带,手指,桌子上的污垢,窗外的小鸟,除了老师的眼睛。

      相对于大哥们,书呆子们认同教育目标,支持学校制度,并从中获得个人认同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放弃了找乐子,于是也会要求老师应该同样敬畏权威,这与忠实的信徒提醒牧师恪尽职守完全一样大哥们认为书呆子活的没意思,自认为是高人一等一般来说,大哥们在泡妞方面会更具优势,这也使他们觉得自己和老师一样优赿和权威,只是方式和领域不同书呆子们对大哥们反应是畏惧,嫉妒和普便的焦虑,期望学校老师来处理大哥们的违规行为,自己本身是无能为力服饰香烟和酒精是大哥们反抗权威的表现一个大哥诞生的首要标志往往体现于很酷的发型和服饰头可断,发型不可乱服饰往往是老师和大哥们争夺权威性的阵地之一,也是区别他们与书呆子的首要特征,在客观上他们更吸引异性香烟和酒精代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和言行,以展示个人从校园独立,傲然进入了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生存方式大哥们反学校,惹事生非,有时甚至接近犯罪面对学校的投诉,很多大哥们的家长反而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他们还是孩子闯祸了,大哥们也要担心法律,以及受到老师威胁,但大哥们自认为很值,因为又多了一条做老大的资本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以下是学生访谈乔伊来自于工人家庭,家长是铸造工人,年轻时以打架出名。

      乔伊公开反判并建立了一套非主流社会价值评价系统,一定程度上竟也被老师认同艾迪:老师们觉得自己是老师就高人一等,厉害一些,但他们其实什么都不是,他们只是普通人,不是吗?”乔伊:一个女老师也戴戒指,但她毫无理由地说:戒指都给我摘掉我说:那你先把我指头砍下来再说她就是作秀在职业指导会上,老师说:你们很粗鲁,不礼貌,不听讲为什么你们没意识到你们的成长让世界变得粗野?当你们有孩子时,他们会更糟乔伊:我孩子才不会他们只会更直率!妈的,他们才不会是言听计从的娘炮他们会是坦白正直的孩子斯潘克斯:如果我的小孩能象这儿的这些人一样,我会很高兴好学生盖瑞:有些老师,从第一年开始,虽然布置作业,但你不做,他们也不问有些老师很行,象彼特老师,一上课每个人都会保持安静如果作业没完成,你就必须回来做完不听话的学生应该受罚,这样他们长大了才不至于厚脸皮斯潘克思:我说,书呆子们学校生活能记得什么?坐教室里,坐到屁股冒烟?我们呢?和巴基斯坦人打架,和老师开玩笑,以后回头看,这些都是美好回忆呢!乔伊:我们和书呆子不一样,他们是另一伙的象盖瑞那几个,都在自己的圈子混他们走路行事的德性,真他妈一股孩子气我们体验过打架,挫折,性,爱和恨这些,他们一无所知,让他们慢慢等吧。

      学校文化有国家认可,属于正式领域反学校文化则属于非正式领域反学校文化通常会形成一个圈子,一个人是构不成独特文化的成为大哥关键也在于融入圈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