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策略研究.docx
25页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策略研究 第一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原则解析 2第二部分 农业资源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5第三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科技支撑 7第四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模式探索 9第五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政策优化 12第六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机制 14第七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国际合作 17第八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评价体系 22第一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原则解析关键词关键要点【永续利用原则】:1. 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2.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3.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原则】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原则解析#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强调农业生产活动必须与生态系统保持和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维持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恢复农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水土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质,保持土壤肥力。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如通过采用节能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措施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包括保护农田土壤、农田水源、农田生物多样性等,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2. 经济原则经济原则强调农业生产活动必须具有经济效益,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收益 优化农业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3. 社会原则社会原则强调农业生产活动必须满足社会需求,保障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保障农民的权益 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财产权益、民主权益等,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传承农业文化 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资源,弘扬农业文化精神,促进农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促进农民的职业发展 促进农民的职业发展,为农民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制度原则制度原则强调农业生产活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建立农业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农业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防止农业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建立农业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农业环境保护制度,防止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立农业生产补贴制度 建立农业生产补贴制度,鼓励农民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5. 科技原则科技原则强调农业生产活动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发展农业科技 发展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 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第二部分 农业资源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农业资源利用现状1. 我国农业资源种类丰富,包括耕地、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等2. 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为保障国民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3.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耕地撂荒,水资源浪费,森林资源破坏,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农业资源利用问题分析1. 耕地资源: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日益减少,耕地质量也在下降2.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3. 森林资源: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面积有所增加,但森林质量不高,森林蓄积量较低4. 草地资源:我国草地资源丰富,但过度放牧、开垦和鼠害等因素导致草地退化严重5. 生物多样性资源: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不断加剧6. 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水环境、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农业资源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农业资源概况* 耕地面积: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9.5亿亩,其中水田面积约为10.9亿亩,旱地面积约为8.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3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1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7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土壤资源:我国土壤资源总面积约为14.3亿亩,其中耕地土壤面积约为19.5亿亩,林地土壤面积约为6.8亿亩,草原土壤面积约为4.5亿亩,荒漠土壤面积约为2.6亿亩 农业资源问题* 耕地资源短缺: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19年比2010年减少了1.4亿亩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 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量有限,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土壤资源退化:我国土壤资源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壤酸化、盐碱化等土壤退化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资源问题的原因* 经济发展模式粗放: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导致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业资源的浪费 农业政策不完善:我国农业政策不完善,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 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我国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对农业资源的保护缺乏积极性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必要性* 确保粮食安全:农业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永续利用农业资源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 保护生态环境:农业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永续利用农业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农业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永续利用农业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第三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科技支撑关键词关键要点【精准农业】:1. 利用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农田信息;2. 根据农田信息,制定精准的施肥、灌溉、施药等管理措施;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农业】: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科技支撑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科技支撑是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策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开发和利用,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来说,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科技支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资源普查与评价农业资源普查与评价是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工作,它是指对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农业资源普查与评价可以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2.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是指能够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包括作物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3. 农业资源保护与修复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修复技术是指能够保护农业资源免遭破坏并修复受损农业资源的技术,包括水土保持技术、森林保护技术、草地保护技术等农业资源保护与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4.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指能够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起来的技术,包括农林牧结合技术、农牧结合技术、农工结合技术等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5.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是指能够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的技术,包括秸秆还田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保护农业环境,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6.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7.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改良和利用的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并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保障以上是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科技支撑的主要内容这些技术可以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第四部分 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模式探索关键词关键要点【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1. 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包括精准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2. 发展绿色生产方式,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等,减少环境污染3. 推广绿色投入品,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节水灌溉系统等,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循环利用与废弃物综合利用】:一、当前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1. 农业资源利用强度过大,导致资源枯竭2. 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导致资源浪费3.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
4. 农业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不平衡5. 农业资源利用政策不完善,导致资源利用无序二、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模式探索1. 循环农业模式: 循环农业模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够被循环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废弃物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能量再利用等方式来实现循环农业模式例如,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出有机肥、沼气、生物质燃料等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2.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的原理,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主要采取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防治等技术措施,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