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分析.docx
12页2013~2014年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 2013年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一)世界汽车销量稳中有增2013年,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稳中有增根据国际汽车市场调研机构IHS Automotive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8284万辆,即全球范围内每1秒钟就有2.6辆新车被售出,销售量连续四年达到新高(见图1)图1 2005~2013年世界汽车销售总量(二)中国和美国牢牢占据全球两大汽车市场地位就全球十大汽车销售国的销量来看,中国和美国依然牢牢占据全球两大汽车市场地位,2013年中美两国新汽车销量分别为2198.41万辆和1588.4万辆,均创下历史新高,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的45.7%,成功弥补了欧洲市场低迷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汽车销量前十国的其他国家依次为日本(537.55万辆)、巴西(376.74万辆)、德国(325.77万辆)、印度(324.12万辆)、俄罗斯(295.05万辆)、英国(259.57万辆)、法国(220.11万辆)、加拿大(177.98万辆),其中德国汽车销售总量重新超过印度,跃居第五位就增长率来看,中国和英国都达到了两位数,即超过10%;美国获得较快增长速度;加拿大和日本则增长较慢;而印度、俄罗斯、德国、法国和巴西则表现为负增长(见图2)。
图2 2013年全球十大汽车销售国销量和增长率(三)福克斯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就车型来看,2013年全球销量最高十大车型分别为福特的福克斯(1059574辆)、丰田的卡罗拉(1001141辆)、大众的捷达(905869辆)、现代的伊兰特(866000辆)、雪弗兰的科鲁兹(729000辆)、丰田的凯美瑞(728230辆)、大众的高尔夫(720440辆)、福特的嘉年华(705287辆)、本田的本田CR-V(697955辆)、大众的Polo(686000辆)(见图3)图3 2013年世界汽车销售前十车型(四)宝马、奥迪和奔驰引领全球豪车市场较快发展与2012年相似,宝马、奥迪和奔驰依旧是拉动2013年全球豪车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宝马的销量达到165.5万辆,同比增长7.5%,持续蝉联全球豪华车品牌销量冠军;奥迪的销量为157.6万辆,同比增长8.3%;奔驰的销量为146.2万辆,同比增长10.7%另外,雷克萨斯(销量52万辆,同比增长4.6%)、沃尔沃(销量42.8万辆,同比增长1.4%)、捷豹路虎(销量42.5万辆,同比增长18.8%)、凯迪拉克(销量25.1万辆,同比增长28.2%)、讴歌(销量17.2万辆,同比增长6%)、保时捷(销量16.2万辆,同比增长14.9%)、英菲尼迪(销量16万辆)等分居全球豪车市场销量的第4~10位(见图4)。
总体而言,2013年全球豪车市场销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图4 2013年全球豪车销量前十位(五)世界汽车行业呈现丰田和大众两强相争格局根据《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2013年全球共有23家汽车企业入围与2012年相比,来自中国的北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分别以第336位和第483位的名次跻身世界500强;但是由于日本的三菱汽车公司未能入围前500强,所以2013年位列世界500强的汽车较前一年增加1家分国别来看,2013年拥有进入世界500强汽车企业数量最多的是中国(7家),日本(5家)、德国(3家)、美国(2家)、法国(2家)、韩国(2家)、瑞典(1家)依次居后(见表1)表1 2012~2013年世界汽车企业在世界500强的排名就具体企业来看,在500强排行榜单中,除去2013年初次入围的2家汽车企业之外,其余21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排名上升,12家企业的排名则出现了下降,这表明近年来全球相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汽车工业还是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2013年丰田汽车仍然位列500强中汽车企业之首,且上升至第8位,但是,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公司也上升到第9位,两者仅相差一位,且两者的营业收入也远远高于位居第三位的通用汽车公司,未来汽车工业两强争霸的迹象进一步明显。
六)强强联合推动全球汽车行业整合发展为进一步增强竞争力,2013年全球汽车行业整合与合作的热度不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股权投资和收购形式进行整合,如戴姆勒公司收购阿斯顿马丁5%非投票权,以技术入股方式获得股权并联合开发V8发动机;戴姆勒公司收购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2%股份,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公司分别增持北京奔驰和北京奔驰销售公司股权;菲亚特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就取得后者所持克莱斯勒的所有股份达成一致二是通过同行业技术合作形式进行整合,如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宣布联合开发新系列节油传动系统,包括9速和10速自动变速箱,面向轿车、跨界车、SUV和卡车等应用;宝马集团与大陆集团在共同开发驾驶员辅助系统;戴姆勒、福特和雷诺-日产签订协议联合开发通用燃料电池系统,加速推广零排放技术;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宣布联合研制燃料电池;丰田汽车和宝马集团签订约束性协议在燃料电池、跑车、轻量化技术和锂空气电池四个领域展开合作三是通过跨行业技术合作形式进行整合,如苹果宣布推出全新的“iOS in the Car”计划,目标是将iOS 7全面整合到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车载系统之中,此计划得到宝马、丰田、奥迪、本田、捷豹、路虎、本田、日产、法拉利、奔驰、雪佛兰、现代、英菲尼迪、沃尔沃、讴歌、欧宝、起亚在内的多家汽车厂商积极响应。
七)特斯拉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潮流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虽然不及0.1%,但是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201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战略展望》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量达170000~190000辆,较上年增长50%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车辆前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研发技术进步推动汽车厂商不断推出新型电动汽车(见表2)表2 2013年新推出的一些新能源汽车在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无疑是“大明星”根据谷歌旗下Google Trends公布的2013年最热搜索品牌词,在美国搜索频度最高汽车品牌即为特斯拉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成功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先后推动Roadster和Model S两种车型特斯拉在设计上实现了一体化的底盘设计、有效的电池管理系统、突出整车系统集成技术等创新,在商业模式上实行体验店和网络直销相结合模式,颠覆了传统汽车设计和营销模式,2013年Model S车型在全球的销量就达2.25万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八)世界各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参差不齐随着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的增加,2013年全球汽车零配件行业总体保持较为稳定增长,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实现较高的盈利水平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与Lazard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2013》(Global Automotive Supplier Study 2013),201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业盈利性稳定在高位,EBIT利润率为6.5%,其中获利最大的领域为底盘、传动系与轮胎,内饰部件领域利润则趋于萎缩普华永道的报告《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并购2013》则显示:欧洲汽车零配件供应商2013年连续第二年成为最惨淡的供应商;北美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收入增长1%,利润增幅亦达到1%;韩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的收入增长最快,达到20%,其利润增长也最多,现代摩比斯公司(HYUNDAI MOBIS)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日本供应商的收入下降5%,中国供应商的利润受到重挫,下降19%(见表3)表3 入选2013年世界财富500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另外,2013世界汽车零配件行业整合并购活动仍然较为活跃,全年汽车零配件行业预计完成并购交易活动约180项,但与2011年和2012年相比有所降低。
从并购的地域分布来看,来自欧洲的并购商占40%,北美的并购商占27%,中国的并购商占12%,三者也是被并购最多的地区或国家,分别占47%、23%和13%二 2014年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1.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改善使汽车产业宏观环境得以优化2013年世界经济在艰难曲折中前行,整体表现低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月的估计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为3%,同比下降0.1%;而世界银行估计的增长率仅为2.4%与此相比,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增强,增长形势将有所好转世界银行甚至认为2014年是全球经济步入拐点的一年,在其最新发布的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在历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五年低迷和衰退后,世界经济增长率终于要走出谷底,2014年全球GDP增长率可望爬升到3.2%,并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达到3.4%和3.5%除此之外,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同样认为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有所好转(见表4)全球经济增长将带动全球生产、贸易、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为汽车生产和销售营造更好的宏观环境表4 一些世界组织对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汽车产业技术变革深化推进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是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就汽车产业而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高科技技术与汽车产业融合,诸如特斯拉、苹果、谷歌等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正进入汽车产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那些能及早发现并吸纳这些外来跨行业的高科技流的汽车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二是科技革命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经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网络技术共享、移动性技术和连通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汽车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给那些重视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的汽车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三是新材料技术尤其以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汽车材质改进、燃料电池能源存储、零部件生产科技和车辆轻型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全球汽车行业持续进步四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汽车电商、汽车金融的发展,汽车商业模式正在经历革命性变化,这也将对汽车市场重新洗牌注入新动力3.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调整使发展中国家获得机会长期以来,全球汽车产业一直呈现日系、欧系和美系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然而,近年来通过重组、兼并、合资以及转移等形式,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新一轮调整在此进程中,欧洲汽车厂商在行业中逐渐赶超日本汽车厂商的扩张步伐,加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的崛起,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发生新变化,即呈现出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不仅如此,南美、中国、东盟、印度、俄罗斯、中东欧乃至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正凭借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日渐成熟的制造业配套能力、完善的原材料工业体系、巨大的国内和区域市场消费潜力,吸引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制造和加工组装环节继续转移在此基础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区位劣势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加之汽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使一部分国家汽车整车设计开发、核心部件及模块研发能力得到培育和增强总之,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汽车强国的高度“垄断”地位,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条件二)面临挑战1.全球经济和政治风险上升2014年,全球经济虽然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也面临不小的风险根据全球性分析和咨询公司牛津分析(Oxford Analy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