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步》教学设计及课堂流程.docx
4页《散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o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o 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的语言o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阅读、理解和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过程与方法:o 通过整体感知、初读、再读探究、品读课文等步骤,深入理解文章内容o 运用圈点勾画、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意境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 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o 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l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l 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l 通过回忆或描述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一起散步的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l 快速默读《散步》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o 《散步》这篇课文,是作者莫怀戚以真实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次全家一起散步的经历课文从“我”和母亲、妻子、儿子一起在春天出门散步开始,描述了他们在田野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散步的过程中,他们一家人的心情都十分愉悦,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比如关于走大路还是小路的争论。
这个争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l 理清《散步》文章线索,如“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等o 1、“我”劝母亲散步:文章以“我”劝说母亲出去散步开头,以关心她的身体健康为由,希望她能出去透透气,活动一下筋骨这一环节展现了“我”对母亲深深的关爱和体贴,同时也为全文定下了温馨而和睦的基调o 2、全家一起散步:母亲同意“我”的建议后,全家三辈四人一同散步这一环节呈现了一幅和谐的家庭画面,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陪伴与尊重在散步过程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共同构成了家庭生活中的苦乐酸甜o 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当面临一条大路和一条小路的选择时,产生了分歧祖父偏向于走大路,认为那样安全;然而,“我”和母亲则倾向于走小路,觉得那样更有趣且风景更好这一分歧体现了三代人在面对选择时的不同观念和价值取向 再读探究,深入理解l 赏读《散步》中的美句,用圈点法圈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这些句子好在哪里o 写景的句子:如第四段和第七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o 传情的句子: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o 对称的句式:找出并体会它们的对称美。
l 品读一组奇字,体会它们的巧妙、精练l 品读一个精段,如最后一段,理解其象征意义4. 感悟亲情,提升认识l 通过两个假设(如果把老母亲冷落在家里,就带着妻子、孩子去散步,那会怎样?)来体味文章中的亲情l 分析“我”、“妻子”和“母亲”的性情,感受这一家人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氛围5. 学习妙思,拓展延伸l 本文寓理于事,一滴水见太阳,有情节,强调可读性请学生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出理由l 比较阅读《散步》与课后“研讨与练习”所附的《三代》,讨论哪篇文章更感人,并说明理由6. 课堂小结与检测l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横批:相亲相爱l 课堂检测: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以“亲情”为主题,写一句温馨短语,写在贺卡上送给亲人四、作业布置l 背诵文章中写得优美的句子l 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家人一起散步的小短文,要求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和感受五、板书设计l 散步o 线索:劝母亲散步 → 全家散步 → 分歧 → 解决分歧o 主题:尊老爱幼、珍爱亲情o 美句赏析:写景、传情、对称句式o 象征意义:我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