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初期效果分析.doc
7页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初期效果分析:针对造林10年的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的生长效果进行丫 调查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的生长具有显著影 响杉木与枫香按照7 : 3的比例混交造林效果较好,杉木的平均胸径 达到12. 3 cm,平均树高达到8. 0 m,平均总蓄积量达128. 192 m3/hm2; 杉木与枫香按照8: 2混交林和枫香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蓄积量 稍低,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景及蓄积景最低混交林的胸径、 树高总体生长量及蓄积量均比纯林存较大提高关键词:杉木;枫香;混交比例;造林效果 S725.2A 1674-9944 (2017) 13-0154-031引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 Hook.)是福建省山地造林的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formosana Hance.)是福建省主要的乡土阔叶树种之一,也是福建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混交树种之一;枫 香材质优良,具有板材刨面光滑、色泽鲜艳、纹理细密、抗压耐腐等 诸多优点;枫香木材也是培育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的优质材料;枫香 树脂可提取枫香浸膏,根、树皮、叶均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行气、 解毒等药用功效[1,2];此外,枫香作为彩叶观赏树种,广泛应用于 园林绿化。
H前,国内在针叶树与枫香混交造林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试 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4],为了探索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的 适宜混交比例,试验于2007年开始,参阅相关研究[2〜15],结合当 地林地条件,进行了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通过对造林 10年的杉木与枫香的生长景调查比较,初期效果明显,现予总结,旨 在为杉木与枫香造林的适宜混交比例提供技术参考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沙县青州镇异州村边坑山场,林业版图为6林 班11大班8小班,造林总面积为6. 2 hm2;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 55, 17. 839〃,北纬 26 32 47.241",海拨 300〜380 m,坡向南, 平均坡度23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 5〜19. 2 C, 年降水量1585〜1650 mm,属杉木、枫香生长适宜区造林地的土壤 类型为红壤,立地质量等级为n级,造林前地类为杉木纯林的采伐迹3试验方法3.1试验设计于2007年1月采用杉木、枫香实生苗植苗造林,苗木规格:杉木平均地径0. 43 cm,平均苗高38 cm;枫香平均地径0. 91 cm,平均苗 高103 cm试验设计:在试验地的同一坡向(南)的上坡、中坡、下 坡采用带状混交方法营造杉木、枫香混交林,采用2种混交比例进行 造林,分别为杉木:枫香=7 : 3和杉木:枫香=8 : 2,并营造杉木纯林 (CK1)和枫香纯林(CK2)作为对照。
试验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 每个试验小区的面积25. 82 mX25. 82 m,总共12块试验小区造林、抚育技术措施:于2006年冬季进行全面劈草、不炼山、沿 等高线祀带,整成宽100 cm的种植带,带内挖明穴,穴规格60 cmX 40 cmX40 cm,株行距1. 8 mX2. 0 m;杉木、枫香的初植密度均为2775 株/hm22007年4月,全锄种植带内的杂草、杂灌、竹子等,并进行 培土,扶直扶正被压或倾斜的苗木结合锄草,在距树苗两侧50 cm 左右挖宽10〜12 cm、深15〜20 cm的施肥沟进行施肥,每株施复合 肥120 g;当年7月再全锄1次,方法同上2008年、2009年连续2 年5月、8月各全锄一次,方法同上;试验地目前未进行抚育间伐3.2调查及分析方法于2016年11月下旬,在杉木枫香混交林、杉木纯林、枫香纯林 试验地设置25. 82 mX25. 82 m的正方形标准地进行生长量调查,上坡、中坡、下坡随机重复设置标准地3个分树种进行每木检尺,调查胸 径、树高、保存株数等选用《福建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 《福建省阔叶树二元立木材积表》计算杉木、枫香的单株立木材积和 蓄积量。
试验数据采用DPSv9. 5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4结果与分析4. 1不同混交比例杉木、枫香胸径、树高生长量比较 经调查,不同混交比例杉木与枫香的胸径、树高生长量以杉木:枫香(7 : 3)较高,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达12. 3 cm,比杉木:枫 香(8 : 2)、杉木纯林分别高出4. 2%、15.0%;杉木的平均树高达8.0 m, 比杉木:枫香(8 : 2)、杉木纯林分别高出5. 3%、12. 7%;枫香的平均 胸径达13. 9 cm,比杉木:枫香(8 : 2)、枫香纯林分别高出13. 9%、 28. 7%;枫香的平均树高达12.0 m,比杉木:枫香(8 : 2)、枫香纯林 分别高出8.1%、15.4%试验调查数据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不 同混交比例之间、混交林与杉木、枫香纯林之间的胸径、树高生?L量 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表1、2)4.2不同混交比例杉木、枫香保存株数、蓄积量比较 经调查,不同混交比例杉木、枫香的保存株数以杉木:枫香(8 :2)较高,杉木、枫香的平均保存总株数达2284株/hm2,杉木:枫香 (7 : 3)混交林、杉木纯林、枫香纯林稍低,分别为2187株/hm2、2175株/hm2、2127株/hm2;蓄积量以杉木:枫香(7 : 3)较高,杉木、枫 香的平均总蓄积量达128. 192 m3/hm2,比杉木:枫香(7 : 3)混交林、 杉木纯林、枫香纯林分别高出10. 1%、70. 8%、22. 0%;杉木:枫香(8 : 2)混交林、枫香纯林的平均总蓄积量稍低,分别为116.425 m3/hm2、 105. 074 m3/hm2;杉木纯林的平均总蓄积量最低,为75. 038 m3/hm2。
试验调查数据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不同混交比例之间、混交林 与杉木、枫香纯林之间的保存总株数均达显著差异水平,总蓄积量均 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表1、2) 5结论与讨论(1) 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的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通过试 验比较,以杉木:枫香(7:3)的混交比例造林效果较好,杉木的平 均胸径达12. 3 cm,平均树高达8. 0 m、平均总蓄积量达128. 192m3/hm2; 杉木:枫香(8 : 2)混交林、枫香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蓄积量 稍低,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景及蓄积景最低总之,混交林的 胸径、树高总体生长量及蓄积量均比纯林有较大提高2) 杉木、枫香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差异,主要是因杉木、枫香 2种树种对光照的要求不同,特别在造林初期的生长阶段,枫香在立 地质量较好的条件下,具有速生优势,造林后生长比杉木快,枫香每 年落叶腐烂提高Y土壤肥力,有利于混交林各树种的生长但哪种混 交比例最适宜,需要进行试验比较,采用杉木:枫香(7 : 3)的混交 比例进行造林,枫香的混交比例达到适宜株数,枫香在种植带内形成 较强的小群体竞争优势,同时,也不致对种植带外两侧的杉木生长造 成影响;而采用杉木:枫香(8:2)的混交比例进行造林,因枫香的 混交株数较少,难以在种植带内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枫香纯林和杉 木纯林则因种间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个体生长参差不齐,从而影响 林分的总体生长量。
因试验地的造林时间较短,特别是枫香的生长仍 处于幼龄林阶段,只是初期造林效果分析混交林的种间竞争是长期 的,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变化及人工技术措施(如抚育间伐、择 伐等)的干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后期的混交造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 调查研究[1] 沈传益.广德县枫香树与杉木的特征特性及混交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 (3): 266〜267.[2] 王建雄.速生树种枫香开发利用及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 科技,2009 (24): 203〜204.[3] 李肇守.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效果分析[J].绿色科技, 2016 (3): 31 〜32.[4] 林圣安.枫香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4 (8): 137〜138.[5] 巫基有.枫香杉木(萌芽)混交造林观测分析[J].林业科技开 发,2002 (S1): 84〜85.[6] 程金年.马尾松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的研宄[J].安徽农业科 学,2004 (1): 109〜110,114.[7] 陈芳,李战礼,陈鸽修,等.枫香造林成效分析[J].安徽林业 科技,2003 (4): 19, 21.[8] ?锦明.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分析[J].林业勘察 设计,2015 (2): 18〜21,27.[9] 陈克林.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2(2): 9〜12.[10] 陈立.枫香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 (21): 73, 75.[11] 张发游.枫香人工造林初期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1(1): 11 〜13,26.[12] 郑宝定.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J].江西林业科技,2012 (6): 3〜5,19.[13] 徐高福,肖建宏,毛显峰.枫香人工造林技术与效果初报[J]. 浙江林业科技,2000 (2): 39〜42.[14] 霍达,刘兰,陈文,等.黔中地区枫香用材林不同造林密 度效果初探[J].贵州林业科技,2014 (4): 5〜7, 16.[15] 潘世华.坡向和坡位对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生长的影响[J]. 华东森林经理,2016 (2): 3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