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简介.doc
2页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四川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简介 (1)C 优 22: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有成全生育期 148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分察力强,株型较紧凑米质略优于对照抗稻瘟病能力强于对照,叶瘟 5~7 级,颈瘟 3~7 级1997~1998 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5.64%,1998 67对照增产 6%2)冈优 364:系江油市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种子站联合育成全生育期147.8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1.3 天米质与对照相当抗稻瘟病能力略强于对照,叶瘟 6~8 级,颈瘟 5~9 级1997~1998 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443%,1998 67对照增产 6.55%3)冈优 881: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全生育期 148.2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1.l 天耐肥,抗倒,分蘖力偏弱,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 27~28g抗稻瘟病,具有再生力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63.63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1998 年在不同生态区 7 个点平均单产 623.1467对照增产 13.12%4)冈优 1577:系宜宾市农科所育成全生育期 ,比对照汕优 63 长0.6 天。
株型紧凑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明显优于汕优 63抗稻瘟病能力优于汕优 631997~1998 年参加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554.967对照增产 3.89%,1998 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0.0867汕优 63 增产 8.59%5)汕优 94-11:系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成全生育期 145.6 天,比汕优 63 长 分蘖力强,米质优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47.667汕优 63 增产 3.1%1998 年生产试验,67汕优 63 增产 (6)红优 5355: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育成全生育期 146.4 天,比汕优 63 短 0.7 天千粒重 质优抗稻瘟病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 557.3367汕优 63 增产 3.01%,1998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73.367汕优 63 增产 6.l%7)80 优 151:系江油市水稻研究所育成全生育期 ,比对照长1.3 天分蘖力,成穗率与对照相当,千粒重 29.6g加工、外观品质优于对照稻瘟病抗性强于对照1997 年省区试平均单产 563.6167对照增产 2.28%,1998 年省区试平均单产 535.8067对照增产3.58%,1998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96.467对照增产 8.5%。
8)Ⅱ优 906:系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有成全生育期 153.0 天,比对照长 3.9 天千粒重 26.6g加工品质与对照相当,外观和食味品质优于对照抗稻瘟病,1996 年鉴定叶瘟 4 级,颈瘟 1~5 级,轻感纹枯病,耐肥抗倒1996~1997 年两年平均单产 574.667对照增产2.76%1998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63.667对照增产 11%9)汕优 92-4:系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成全生育期 149 天秆粗抗倒伏,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千粒重 28g 左右米质中等抗稻瘟病能力优于汕优 631996 年省区试中迟 B 组、1997 年省区试中迟 A 组两年平均单产57467对照增产 1998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6167汕优 63 增产 9.08%优 94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成全生育期 146.7 天,与汕优 63 同熟株型紧凑,千粒重 26.9g加工和外观品质优于对照抗稻瘟病性鉴定,叶瘟 2~6 级,颈瘟 1~5 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1997 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单产 564.667汕优 63 增产 2.74%;1998 年续试,平均单产 528.5867对照增产 2.18%。
1998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69.867汕优 63 增产 5.56%11)乐优 2 号:由乐山市良种场与乐山市种子公司育成全生育期 149.6 天,比对照长 0.6 天分蘖力中等,株型较紧凑,千粒重 质中等抗稻瘟病能力优于汕优 631996 年省区试中迟 B 组、1997 年省区试中迟 A 组平均单产 56467对照增产 2.01%1995~1998 年示范 200 多 量变幅 572~64167汕优 63 增产 5.32%~15.l%12)红优 22: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育成全生育期 146 天,比汕优 63 长 1 天千粒重 29g米质优于对照抗性鉴定叶瘟 3~7 级,颈瘟 5~7 级,比对照强1996 年参加多点试验,平均单产577.567汕优 63 增产 1997~1998 两年生产试验单产544~60467汕优 63 增产 8.4%~8.7%13)香优 1 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全生育期平均 151 天,比汕优63 早熟 0.75 天分蘖力中上,成穗率较高.千粒重 27g米质大部分指标达部颁一级或二级优质米标准1996~1997 两年省区试优米组产量平均为526.567对照汕优 63 减产 2.9%,1998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27.6567对照增产 2.63%。
14)昌米 011:系凉山州西昌农科所有成全生育期 160~170 天(在西昌种植),比汕优 63 早熟 7 天左右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强,千粒重 25~27g米质大部分指标达到部颁一级或二级优质米标准抗性鉴定叶瘟 4 级、预瘟 0一 1 级1997 一 1998 两年参加凉山州区试,平均单产 542.167对照种涪江 2 号增产 (15)糯优 2 号:系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崇州市种子公司育成全生育期 147 天,比对照荆糯 6 号迟熟 0.5 天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千粒重29.6g1995~1996 年参加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 480.367对照荆糯 6 号增产 5.7%,1997 年在三个不同生态区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5.667对照汕优 63 减产 (16)全 2248: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育成全生育期 147 天株叶型好,分蘖力强,千粒重 27~28g米质大部分指标达到部颁一级或: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病鉴定叶瘟 4~5 级、颈瘟 2~5 级,田间轻感纹枯病1995~1996两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 50067对照种汕优 195 增产1.45%;1997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2667汕优 63 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