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7 听听秋的声音3.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5218319
  • 上传时间:2024-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9.8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第五册第二单元第7 课读中感悟,体会美好——《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 聂秀蓉一、教材分析《听听,秋的声音》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课这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具体可感的声响,以及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多姿多彩、硕果累累的秋天透过秋天所特有的声音,我们可以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教学时,不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声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二、学情分析(一)在学习内容方面,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却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也掌握了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他们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另外,秋天对广东的孩子来说是不太明显的,所以更要激发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的积极性。

      在文体方面,本篇文章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反复等手法,描绘了秋的声音,蕴含着浓浓的秋意诗歌的意境是需要透过文字的想象产生共鸣获得的,在教学中,通过声音、图片的直观画面引导孩子多层面的感受,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想象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二)课利用畅言平台评对学生进行生字和课文的语音测评科大讯飞的语音测评系统是业界唯一通过国家语委鉴定并达到实用水平的成果,信度高情况分析如下:在生字方面,9个生字的读音,全班47个同学的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见图1),几乎全班同学的生字字音准确,只有一个同学数据显示(见图2)“抖”“蟋”这两个字音待合格,经常回听,确实是发音不准确全文朗读方面,全班朗读平均分为89分(图2)其中只有第二小节分数略低,只有84分根据这一课前检测,在教学中生字的学习集中在这两个读音的纠正上,而课文朗读也只要把第二小节再读准读顺即可详细数据见图3 、图4)通过测评的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生字的认读能力是没有问题,课堂只要进行“抖”“蟋”的正音即可,课文朗读方面可不用每节没接读,只要把第2小节多读几遍就行了图1)(图2)(图1)(图4)(图3)三、设计理念:(一)混合式教学理念。

      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本课利用互联网+的应用,发挥了平板、教学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效果具时效性课前、课后的学习,能顾及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风格,便于反复学习及复习;课中面对面学习,又便于师生讨论交流,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二)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四、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自主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2.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和美好五、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六、课前学习师生教学活动过程新技术运用(一)学生进入畅言的作业平台,完成以下三项学习任务1.学生进入语音测评系统,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句通顺2.学生进入语音测评系统,认读生字,做到读音准确3.收集与秋天有关的声音智慧课堂:教师推送语音作业,供学生课前研学(二)教师对学生前期学习成果进行数据分析,以学生出现的缺失点成为教学的起点。

      备注:1.教材内容及课前学生研学素材见(附件1) 2.课中习题见(附件2) 3.课后作业见(附件3)智慧课堂:学生课前研学的情况生成数据统计,教师做好数据分析七、课中教学过程师生教学活动过程及设计意图新技术运用(一)畅听秋的声音,创设情境,引出秋趣1.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秋景图,教师讲述)2.播放声音: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引出课题3.板题,学生读题 【设计意图】教师以秋天的景色的图片导入,既是对上一课的承接,也顺理成章引出秋天的声音,播放秋音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秋天的具体声音,符合本课的主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课件:出示课题、声音(二)聆听秋的声音,预习反馈,感知秋声1.数据呈现课前测评,正音正句2. 了解秋的声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积累词语,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相机板书)(2)出示课文的略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3.学生汇报听到的声音,教师随机板书:黄叶唰唰、蟋蟀㘗㘗、大雁叮咛、秋风歌吟设计意图】利用平台的数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高课堂实效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提供方法。

      课件:呈现课前学习数据(三)品味秋的声音,想象画面,感悟秋意1.畅说秋声,学习1、2、3节1)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件出示学习要求)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小组学习情况3)小组汇报引导想象,指导朗读,说话结合重点想象说话):①想象黄叶和大树道别的情景 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②想象蟋蟀和阳台告别的场面蟋蟀会说:“ ③想象大雁叮咛白云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叮咛”的意思想象说话:那大雁会对白云叮咛什么? 他还会对其他的朋友叮咛什么? ④想象秋风送来歌吟的画面秋风会欢乐地唱着:“ 4)全班齐读1、2、3节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引发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的创造潜能展开想象,是本文重点教学的重点,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想象说话中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落实“运用多种犯法理解词语”这一单元训练点2.畅想秋声,学习第4、5、6小节1)理解“音乐厅”指的是秋天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辽阔”“透明”的意思。

      2)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引导学生先说直接听到具体声音的拟声词,再引导间接感受到的“叮咛”这一类词语(老师相机板书)(3)想象仿说:你能仿照诗歌第一二节的句式,把你听到的这些声音说出来吗?(4)教师总结:是啊,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了(板书:……)(5)秋的声音在(引读第5小节),想象:秋的声音还在哪里? (6)引读第6小节3.朗读全文配乐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关于声音的拟声词,一来可以丰富给予的积累,二来为仿说诗句提供了语言支架在引导想象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依照课文的1、2 节,自由仿说诗歌,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创新的平台课件:出示课文中重点句子,品读想象课件:出示图片、音乐(四)总结学法,迁移拓展,续说秋韵1.师:是啊,秋的声音美妙动听,让人陶醉,令人遐想,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其他关于秋天的诗歌2.推送《秋天的信》一文,学生朗读3.学生做练习题,拍照上传4.教师投屏,师生点评5.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设计意图】1. 诗歌的分享,练习题的说写,既是对本课课堂语言要素点和展开想象学法的迁移延伸,也是对秋天这一主题的继续升化2.新技术的运用,练习题的拍照上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针对性的投屏讲解,都是师生对信息技术操作有着良好素养的体现;3.作业的布置关注课后师生、生生、家校的交流,打破了40分钟的课堂界限,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三者可以在畅言课堂中继续探讨。

      附板书:智慧课堂:教师分享诗歌智慧课堂:学生拍照推送练习题八、课后学习要点师生教学活动过程新技术运用一.必做题:上传语音到平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的?1.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这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2.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二.选做题:选择其中一项,用上传语音或者拍照的方式上传到作业平台1)爱诵读的你,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智慧课堂:利用畅言平台的“七彩任务”平台,上传语音、拍照到平台,达到生生、家校交流的目的课前研学(附件1):一、《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内容:二、把全文读通顺,读流利,生字读准确附朗读测试情况分析)1、生字认读情况:课中研学(附件2)读《秋天的信》诗歌,完成下面的练习,完成后拍照上传1)说一说“邮差”和“偷懒”的意思我运用( )方法,知道“邮差”的意思是( )我运用( )方法,知道“偷懒”的意思是( )。

      (2)秋天给动物们寄信,她可能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种动物,把她说的话写下来 秋天会对( )说:“ 课后研学(附件3)一.必做题:上传语音到平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的?1.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这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2.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二.选做题:选择其中一项,用上传语音或者拍照的方式上传到作业平台1)爱诵读的你,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