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平台建设方案.docx
41页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监测图斑界线相对于DOM上明显同名地物位移不得大于2个像素;特 殊情况下,如薄云覆盖、高层建筑物或树木遮挡、阴影区等,位移不 得大于4个像素2. 2. 3全覆盖要素指标体系构建依据本项目需求,参考《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 类指南》、《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等相关引用标准,结合 优于1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影像能力特征分析以及遥感监测经验, 制定符合南宁本地情况的地表覆盖全要素分类体系2. 2.4全覆盖要素本底信息提取以2020年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正射影像为参考数据,参照南宁市土 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依据2. 2. 3中要求制定的地表覆盖全要素分类体 系,采用人机交互的解译方式,逐地块进行遥感信息解译、提取和整 理,实现全覆盖要素监测信息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挂接以及拓扑性、 完整性的检查,最终提交地表全覆盖要素本底信息成果2.2.5动态变化信息提取动态监测变化信息提取通过叠加前后不同两时相遥感数据和全覆盖 要素本底信息数据,以土地现状利用数据库为辅助,依据2. 2.3中要 求制定的地表覆盖全要素分类体系,结合遥感解译知识库和已有成熟 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方法,采用人机交互遥感解译方式提取动态 变化图斑信息。
2. 2.6整理交付成果(1) 重点管控区域全覆盖要素信息基期建设成果2020年重点管控区域全覆盖要素信息基底建设成果1期,矢量shp 格式2) 全市要素变化监测成果2021年上半年全市要素变化监测成果1期,矢量shp格式;2021年第3季度全市要素变化监测成果1期,矢量shp格式;2021年第4季度全市要素变化监测成果1期,矢量shp格式;2022年第1季度全市要素变化监测成果1期,矢量shp格式2. 3基于雷达卫星影像的全天候监测数据建设针对南宁市汛期自然资源监管和灾害应急监测业务需求,利用合成孔 径雷达卫星全天时、全天候数据获取能力,针对洪水、滑坡、崩塌、 泥石流等灾害进行应急数据获取利用变化监测技术和差分干涉测量 技术,查明洪水灾后淹没范围、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情况,服务于南 宁市汛期自然灾害应急和地质灾害防治业务1) 利用雷达卫星获取2021年度数据,通过雷达数据处理,形成汛 期6月至9月的雷达单景正射影像产品(CGCS2000高斯克吕格3度 带投影栅格数据),共形成2期成果交付成果主要包括水体分布图2份,数据格式为tif;水体矢量范围2份,数据格式shp2) 基于2019年至2021年的雷达影像数据,运用InSAR、光学遥 感和专家判识等综合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地表 形变的位置、类型和风险程度,形成1期成果。
交付成果主要包括地表形变分级分布图1份,数据格式为tif或jpg;地表形变空间矢量数据1份,数据格式shp;2. 4应用监测信息库建设2.4.1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基建项目示范应用2.4. 1. 1监测需求面向南宁市大数据发展部门,围绕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的 建设项目,结合项目位置和范围信息和影像、全要素、全天候、示范 应用监测成果开展综合应用分析,通过平台提供项目建设或问题整治 进度(如拆除、平整、施工、封顶等)的动态可视化信息数据2.4. 1.2监测内容依据土地利用业务要求,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外业调查, 对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的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开展遥感动 态监测工作,对项目建设地块土地利用情况及建设进度进行监测,提 升项目开发、建设、利用的管理力度和效率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开、竣工;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是否存在闲置土地行为2.4. 1.3技术要求(1) 数据基础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2) 影像分辨率亚米级卫星影像数据•(3) 监测时相2021年上半年开展1次监测,2021第3季度至于2022年第1季度按 季度开展1次监测,总共4次监测。
4) 监测频度季度监测5) 监测范围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的建设项目范围2.4. 1.4整理交付成果(1) 遥感监测成果按期数提交建设项目遥感监测信息成果,共4期,数据格式为shp2) 遥感监测报告按期数提交建设项目遥感监测报告,共4期,数据格式为pdf2. 4. 2违法占地示范应用2.4. 2. 1监测需求 面向自然资源部门监管工作需要,基于多期光学卫星影像和全要素监 测成果,获取存量建设用地之外的新增建设用地(包括新增的建构筑 物、推填土、线性工程、光伏、高尔夫等),结合自然资源部门提供 的规划、现状和审批数据进一步研判分析,通过平台提供疑似违法占 地的动态可视化信息数据2.4. 2.2监测内容基于多期光学卫星影像和全要素监测成果,获取存量建设用地之外的 新增建设用地,及时发现非建设用地出现建设特征的变化解译对象 是监测区域非建设用地范围内,用地性质发生变化的地块图斑,重点 关注从非建设状态的用地类型变化为建设状态的用地变化图斑2.4. 2. 3技术要求(1) 数据基础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2) 影像分辨率亚米级卫星影像数据3) 监测时相2021年上半年开展1次监测,2021第3季度至于2022年第1季度按 季度开展1次监测,总共4次监测。
4) 监测频度季度监测5) 监测范围南宁市全域2.4. 2.4整理交付成果(1) 遥感监测成果按期数提交违法占地遥感监测信息成果,共4期,数据格式为shp2) 遥感监测报告按期数提交违法占地遥感监测报告,共4期,数据格式为pdf2.4. 3违法建设示范应用2.4. 3. 1监测需求面向城管执法、自然资源部门监管工作需要,基于多期光学卫星影像 和全要素监测成果,获取存量建设用地之内的新、扩建筑物,结合自 然资源部门提供的规划、现状和审批数据进一步研判分析后形成专有 数据库,通过平台提供疑似违法建设的动态可视化信息数据2.4. 3.2监测内容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南宁市范围内新增彩钢房、平房、 楼房、施工用地、棚户区、地基、农业设施、新扩建码头、养殖用地、 排污口等疑似新增违法建设进行示范应用监测,并通过外业调查与核 实,形成可靠准确的基础资料,为南宁市违法建设整治行动提供科学 的数据支撑2.4. 3.3技术要求(1)数据基础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2) 影像分辨率亚米级卫星影像数据3) 监测时相2021年上半年开展1次监测,2021第3季度至于2022年第1季度按季度开展1次监测,总共4次监测。
4) 监测频度季度监测5) 监测范围南宁市全域2.4. 3.4整理交付成果(1) 遥感监测成果按期数提交违法建设遥感监测信息成果,共4期,数据格式为shpo(2) 遥感监测报告按期数提交违法建设遥感监测报告,共4期,数据格式为pdf2. 4. 4重点保护区林地示范应用2.4.4.1监测需求面向林业管理部门监管工作需要,基于多期光学卫星影像和全要素监 测成果,获取全市重点保护区林地资源信息,重点识别新增造林、损 毁林地以及采矿、旅游建设等人类活动行为,结合主管部门提供的保 护区范围等数据进一步研判分析后形成专有库,通过平台提供人类活 动或灾害对重点保护区林业资源影响的可视化动态数据信息服务,有 效提升自然保护区监督水平2.4. 4. 2监测内容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南宁市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新增造 林、损毁林地、人工建设活动等行为进行示范应用监测,并通过外业 调查与核实,形成可靠准确的基础资料,有效阻止违法违规人类活动 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大大减少保护区内违法破坏行为的发 生为南宁市保护区建设整治行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2.4. 4. 3技术要求(1) 数据基础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2) 影像分辨率亚米级卫星影像数据3) 监测时相2021年上半年开展1次监测,2021第3季度至于2022年第1季度按 季度开展1次监测,总共4次监测4) 监测频度季度监测5) 监测范围南宁市全域2.4. 4.4整理交付成果(1) 遥感监测成果按期数提交重点保护区林地遥感监测信息成果,共4期,数据格式为 shp2) 遥感监测报告按期数提交重点保护区林地遥感监测报告,共4期,数据格式为pdf2.4. 5黑臭水体及水上违法行为示范应用2.4. 5. 1监测需求面向生态环境部门监管工作需要,基于多期光学卫星影像和全要素监 测成果,获取全市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地表水资源信息,重点 识别黑臭水体和非法采砂、偷排污染物、建设妨碍建筑物等水上违法 行为,结合城管执法和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的保护区范围等数据进一步 研判分析后形成示范应用数据库,通过平台提供疑似新增黑臭水体、 限制和禁止的开发建设活动以及环境污染行为的可视化动态数据信 息服务2.4. 5.2监测内容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开展城市黑臭水体的识别与监管工 作,获取黑臭水体的空间分布、黑臭河段长度和面积以及非法采砂、 偷排污染物、建设妨碍建筑物等水上违法行为空间分布。
2.4. 5. 3技术要求(1) 数据基础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2) 影像分辨率亚米级卫星影像数据3) 监测时相2021年上半年开展1次监测,2021第3季度至于2022年第1季度按 季度开展1次监测,总共4次监测4) 监测频度季度监测5) 监测范围南宁市水域范围2.4. 5.4交付成果整理(1) 遥感监测成果按期数提交黑臭水体遥感监测信息成果,共4期,数据格式为shpo(2) 遥感监测报告按期数提交黑臭水体遥感监测报告,共4期,数据格式为pdf2.4.6耕地非农化示范应用2.4.6. 1监测需求面向自然资源部门监管工作需要,基于多期光学卫星影像和全要素监 测成果,对监测区域耕地范围内违规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扩大自然一、 项目概述 4(1)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4(2) 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库建设 4(3) 基于光学卫星影像的地表覆盖全要素监测数据库建设 5(4) 基于雷达卫星影像的全天候监测数据库建设 5(5) 应用监测信息库建设 6二、 具体建设内容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指标、采集要求 62.1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建设 62.1.1采集内容与要求 62.1.2整理交付成果 82.2基于光学卫星影像的地表覆盖全要素监测数据建设 82.2.1监测内容 82.2.2基本技术要求 82.2.3全覆盖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102.2.4全覆盖要素本底信息提取 102.2.5动态变化信息提取 102.2.6整理交付成果 102.3基于雷达卫星影像的全天候监测数据建设 112.4应用监测信息库建设 122.4.1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基建项目示范应用 122.4.2违法占地示范应用 132.4.3违法建设示范应用 152.4.4重点保护区林地示范应用 162.4.5黑臭水体及水上违法行为示范应用 182.4.6耕地非农化示范应用 192.4.7地质灾害风险示范应用 21 保护地等“非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