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课秦始皇汉武帝大统.ppt
23页专题复习 秦始皇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秦是哪一年统一中国的? • 公元前221年 • 中国最早的“皇帝”是谁?• 嬴政 • 能再现当年秦朝军队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 是什么? • 秦兵马俑 • 秦朝时建造的防御工程是什么? • 长城①自称“始皇帝”建立一套中央集 权的官僚制度③地方郡县制1、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国家 统一2、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3、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 两千多年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该制度)影 响政治上 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圆形方孔钱度:尺寸的长短 量:斗的容积 衡:斤两的轻重秦度秦度影 响1、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2、度量衡制度,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文化上统一文字马安小篆小篆隶书隶书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影响1、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思想上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影响军事上 1、北击匈奴修长城临洮辽 东防御了匈奴,巩固了边防秦长城秦长城秦长城秦长城军事上2、南征越族开灵渠珠江珠江长江长江巩 固 了 “ 大 一 统 ”汉武帝的主要政绩汉武帝时西汉达到鼎盛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军事外交上 :○颁布“推恩令” ○加强监察制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 西域联合大月氏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丝绸以及冶铁、造纸技术石榴、葡萄、核桃、芝麻、蚕豆 、胡萝卜、佛教、魔术、舞蹈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历史发展是 有利还是不利?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 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 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 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 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1 1、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杰、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杰 出的政治家,都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出的政治家,都对中国历史作出过 重大贡献重大贡献2 2、都在政治、文化、边疆治理上、都在政治、文化、边疆治理上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秦始皇、汉武帝的共同点1、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 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 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 准文字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 的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强化训练2、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 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列各项措 施与之有关的是( )① 建立人才举荐制度 ②颁布推恩令 ③兴办太学 ④组织反击匈奴战争 ⑤统一度量衡A② ③ ⑤ B① ③ ④ ⑤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 3、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 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 一方面问题时态度却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4、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共同政绩有( ) ①促成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②大力推行儒学的教育 ③统一了文字 ④大大开拓了王朝的疆土 A ①④ B①② C ③④ D②③• 材料一: 图一 图二•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图一是秦朝统一的货币是 -——;图二秦朝统一的文字是——,秦 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采 取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 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中涉及到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取科举制选拔人才B5. (2012广东)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 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A6、(2011 青岛)“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 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为中原和岭南地 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C 7.(2007·江苏苏泰州) 下图是一枚秦朝官印,其中的文字字体是A.小篆 B.楷书 C.甲骨文 D.草书8.(2010·江苏苏泰州)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 决浮云,诸侯 尽西来。
这首诗中赞颂 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D.宋太祖AA9.(2011·衡阳)《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B10、(2012 ·广东汕头)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正在编制《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请按图意给空白处选择正确的内容( )A、诸侯 B、丞相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秦朝的统一、汉武 帝大一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等史实, 我们应该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 势,开放和交流能促进国家与民族的强盛• 我的收获:1、(2012 江苏淮安)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 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 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B2.(2012 江苏泰州)“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D.创立行省制度B4. (2011 孝感)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 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 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2011 肇庆)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