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楚门的世界》看全景敞视主义.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0907435
  • 上传时间:2022-03-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龙源期刊网 从《楚门的世界》看全景敞视主义作者:高玉霞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7期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的“全景敞视主义”一章中对因瘟疫而被隔离的人群状态有这样的定义:“这种封闭的、被割裂的空间,处处受到监视在这一空间中,每个人都被镶嵌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任何微小的活动都受到监视,任何情况都被记录下来,权利根据一种连续的等级体制统一地运作着《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221页)福柯把这种状态称为“规训机制的一种微缩模式”(《规训与惩罚》,前揭,221页),这种生存状态与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片中的主角楚门作为孤儿被导演选中,参加真人秀电视剧的拍摄,他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生活在一个叫“海天堂岛”的巨型摄影棚中,每天都有上千台摄像机偷偷对准他拍摄,“1.7亿人目睹了他的诞生;2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收看他学会走路;举世都窥视到他偷情的初吻……”这一真人秀节目全天候向观众现场直播,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也产生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当楚门得知真相后想要离开家乡,划船企图登上海的彼岸,最后发现根本不存在彼岸,海的那边是一堵蓝色的墙,就连每天的日出、日落都是人为设定,荒诞得无法分辨真实与虚幻的边界。

      与福柯笔下因瘟疫而被隔离的人群不同,楚门是被导演投入到这一出荒诞剧中,他没有自我选择和表达的能力,他的人生轨迹先于个人意志以“剧本”的形式存在,即使偶有溢出,也在导演的控制范围之内,这种生存状态像是美国学者乔治·瑞泽尔所描述的:“被用来对个体进行分配、分类,在空间上固定他们;提取他们最大的时间和精力,训练他们的身体,对他们的连续行为进行编码,把他们保持在理想的能见度中,用监视机制包围他们,将他们登记注册,在他们之中建构一套累积、集中化的知识《后现代社会理论》,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79页)        一、全景敞视建筑的基本建构原理        全景敞视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通过逆光效果,人们可以从瞭望塔的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四周囚室里被囚禁者的小人影《规训与惩罚》,前揭,224页)全景敞视建筑的建筑学原理也适用于楚门的生活环境,楚门的一生是导演预先设定好的剧本,是一个被窥探的对象,而绝不是一个进行交流的主体,虽然生活在看似真实的世界中,但他的本质是被隔绝、被孤立,就像是生活在全景敞视建筑中被隔绝的小囚室里。

      这些囚室就像是许多小笼子,小舞台在里面,每个演员都是茕茕孑立,各具特色并历历在目敞视建筑机制在安排空间单位时,使之可以被随时观看和一眼辨认《规训与惩罚》,前揭,224页)楚门虽然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实质上就像是处在小囚室里,与所有人的沟通都隔了一层福柯在《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里曾说:“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这个办法真是妙极了:权利可以如水银泄地般地得到具体而微的实施,而又无需最小的代价《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158页)真正的监禁是心灵上的,目光的压力远比外在的铜墙铁壁来得牢靠        福柯用“观看——被观看”二元统一体的机制来描述这一建筑的特点,他人为地设定了主客体,处于瞭望塔之上的人优先有观察、窥视的权利导演,即那个瞭望塔之上的人,人为地控制着楚门的人生境遇,而超越于有形的瞭望塔之上的最大主体,莫过于电视机前的观众,他们的期望、理想直接影响着导演对于剧情的把握,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楚门的生活片中的导演给了楚门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空间,表面上没有任何禁忌,但导演正是利用了“开放的空间”这一诱饵,让楚门一步步迈入预先布置好的电影情景,一步步脱离正常人不受窥视的人生轨迹。

      充分的光线和监督者的注视比黑暗更能有效地捕捉囚禁者,因为黑暗说到底是保证被囚禁者的可见性就是一个捕捉器 (《规训与惩罚》,前揭,225页)导演让楚门在剧中人、导演、观众的注视下成长,这种可见性正像是一个捕捉器,把楚门一步一步地带入荒谬的生活境遇        二、全景敞视建筑主客体的两种特性        福柯认为处于全景敞视建筑中心的主客体分别具有两种特性:一、主体向心的可见性;二、客体横向的不可见性全景敞视建筑是一种分解观看∕被观看二元统一体的机制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中心瞭望塔,人能观看一切,但不会被观看到 (《规训与惩罚》,前揭,226页)下面,笔者将结合《楚门的世界》具体分析这两种特性:        1.主体向心的可见性        处于全景敞视建筑中心瞭望塔的人有一种向心的可见性,处于瞭望塔中心的主体能窥视客体的一切,但是客体却对此一无所知《楚门的世界》中,导演通过镜头,在监视器前掌握楚门的一举一动,但是瞭望塔是权利的再现,它不可能完全以透明的形象呈现在楚门眼前,以至于有一次不小心暴露了摄制组,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遮掩防止因信息泄露而造成影片中断所以,处于全景敞视建筑中心位置的主体因其位置的优越性而拥有向心的可见性,同时也是权力的拥有者。

              2.客体横向的不可见性        处于全景敞视建筑中的客体与主体相对,但是他们不享受信息的可见性,福柯认为这种不可见性是秩序的保证,并列举其种种好处:“如果被囚禁者是一些罪犯,就不会有阴谋串通的危险、集体逃跑的举动、新的犯罪计划、互相的坏影响如果他们是病人,就不会有传染的危险如果他们是疯人,就不会有彼此施暴的危险……”(《规训与惩罚》,前揭,225页)《楚门的世界》中的横向关系就是楚门与周围的群众演员:在视觉上,他们是可见的,共同出演这一连续剧,但是信息的不对等造成相互之间心灵的不可见性与隔阂,这种盲性是楚门顺利进行电影“拍摄”的保证,也是其一生悲剧之所在福柯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其中的无情,“从监督者的角度看,它是被一种可以计算和监视的繁复状态所取代从被囚禁者的角度看,它是被一种被隔离和被观察的孤独状态所取代《规训与惩罚》,前揭,225-226页)作为“被囚禁者”,楚门的孤独与外在的喧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虚假以真实的面貌存在于世,必定掩盖了其中权利等级的操作机制楚门在成长过程中人格是否完善、生活幸福与否不是导演要表现的内容,导演的意图在于赤裸裸地展示一个人的一生,更可以为了满足观众的喜好而改变楚门的生活,而楚门就成了这一利益局势下的载体。

              这里存在一个因层级之间信息的不对等而导致的“暴力窥视”,笔者认为在《楚门的世界》中存在“三级窥视”:群众演员在窥视楚门的生活;导演在瞭望塔之上窥视所有人,包括楚门和群众演员;而观众则在窥视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人笔者用图示作简单的注解:        三、《楚门的世界》溢出全景敞视主义后的效果        《楚门的世界》并不完全遵守全景敞视建筑的构造模式,福柯认为“每个人都被牢靠地关在一间囚室里,监督者可以从前面看到他,而两面的墙壁则使他不能与其他人接触《规训与惩罚》,前揭,225页)这种机制保证了横向的不可见性《楚门的世界》中几次露陷的原因就在于打破了这种横向的不可见性,打破这一局面的是楚门的父亲和他的外遇对象父亲死了,但突然又出现在楚门的面前,这就使戏无法演下去;楚门心仪的女子显然没有遵守作为一名演员该有的职业操守,向楚门透露了他的生活是一个大谎局作为横向机制中被窥视的客体,只有遵守相互之间的不可见性,才能保证这一机制的有序发展,横向客体之间相互渗透打破了全景敞视建筑的设计原则,在另一层面上使得整个影片有摇曳多姿之态,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导演巧妙地设计了这两个“穿帮者”,他们在影片中起了这两个作用:一、破坏剧情的发展,企图让楚门醒悟这是一场骗局,同时与结尾处楚门明白真相作一个线索的呼应。

      二、增加剧情的刺激性,穿帮者的出现打破了剧情的平衡状态,不仅让楚门的心里出现疑惑,更是提起了观众悬着的心导演聪明地利用了观众这种心理,使电影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被观看的存在,而是以一个开放性的存在与观众之间达成一种互动的关系,片中人物与观众之间的拉锯使得整部影片以多面性的姿态而更显饱满、立体        结语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说:“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我们的电视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92页)真人秀虽然是真实人生的再现,但是其娱乐性消解了公众话语的严肃性与逻辑性,在价值领域以一种挑战的姿态自我标榜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娱乐至死》,前揭,92页)楚门生活的幸与不幸都是电视剧要表现的内容,为观众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才是真人秀的真正意图这里涉及到动机的问题,福柯认为,观看者怀着什么动机是无所谓的,“可以是出于轻浮者的好奇心,也可以是出于孩子的恶作剧,或是出于哲学家想参观这个人性展览馆的求知欲,或是出于以窥探和惩罚为乐趣的人的邪恶心理。

      《规训与惩罚》,前揭,227页)在影片中,导演和观众各自怀揣着目的——导演想提高收视率,以赢利为动机;观众怀揣着窥视别人生活的动机,以此激起平淡生活的一丝涟漪,特别是为楚门安排婚外情,是无数已婚观众内心渴望的一种投射《楚门的世界》的终极价值表现,是人性,而楚门就成了观察和考验人性的试验品,人性的种种复杂以隐性的方式渗透于楚门的一生,让观众在观看楚门的同时好像看到自己性格的某一部分        受当代消费文化的影响,广告商对于电视剧的拍摄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与商业的联姻将楚门提供给观众消费,同时观众观看电视也成为一个被消费的行为,因为广告商已悄悄侵入了观众的消费意识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曾说:“一个电视节目的经济功能,并未在它售出之后即告完成,因为在它被消费的时候,它又变成一个生产者它产生出来的是一批观众,然后这批观众又被卖给了广告商《理解大众文化》,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32页)所以,与其说楚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环境中,不如说他是生活在消费社会中,因为他是导演手中最大的“摇钱树”        《楚门的世界》是全景敞视建筑的实践形态之一,电影将全景敞视建筑影像化、视觉化,带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思,各层级之间的特殊隐秘关系也值得观众慢慢品味思索。

      全景敞视建筑为我们提供了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建筑形态,在主客体的多维度思索中,对这种建筑形态所引申出来的观看与被观看的二元统一体机制有更待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