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_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选修2-其它版.docx
15页第五章 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教学内容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主要内容为中外近代史中 民主与专制力量激烈斗争的历史这一模块共设有7个专题:(1)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2)英 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3)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徼文;(4)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 架(5)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6)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7)人 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本模块从古代关于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斗争说起,通过近代中外民主与专 制力量在国家政治体制、国家权力基木结构中的地位、国家权力的产生等史实,系统地阐述了近 代历史上中外主要国家民主与专制力量的斗争过稈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力图使学生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 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木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 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 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 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 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 的历史责任感。
1. 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1) 中世纪欧洲的君主专制新君主国王权的加强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思想詹姆 斯一世“君权神授”思想和极端专制 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的“君权至上”思想 君主专制统治 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影响(2) 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 洛克的自由、法治和分权思想 孟徳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卢梭的 平等和人民主权思想 斯宾诺莎、洛克、孟徳斯鸠以及卢梭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民主思想与 专制理论的根木区别本专题讲授小壯纪专制制度产牛的基本理论依据和近代民主思想的出现与发展,包括托马 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於姆士一壯“君权神授”的思想以及斯宾诺莎、洛克和卢 梭等思想家的民主思想通过讲授,要止学生了解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封建专制统治 建立的历史背景,能在对封建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理论的比较中,深入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 的根木区别,树立追求民主、们导进步的历史意识2.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1) 英国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 詹姆斯一世的专制统治 查 理一世与国会的矛盾《权利请愿书》的基本内容国王和国会斗争的实质(2) 查理一世重新召开国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人抗议书》的基本内容 国土与国 会冲突的主耍原因(3) 英国内战的爆发 国会处死杏理一世 英国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实 行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本专题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木史实,包括革命前的背景、国王与议会的斗争、革命曲 折复杂的过程通过讲授,深刻认识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了解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3.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1) 北美殖民地口由传统的形成 殖民地居民抗议英国对殖民地征税的斗争、“波士顿倾茶事件” 《独立宣言》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2) 《人权宣言》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人权宣言》的民主思想和理念对世界民主化进程的亜 要影响(3) 《中华民国临吋约法》的颁布、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木专题讲授中外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革命纲领的制定及其对木国和世界民主进程的 重大影响,包括《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讲授,应让学生认识 到民主化进程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理解《人权宣言》的民主思想对世界民 主化进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4.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1) 《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作用 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特点(2)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特点(3) 美国1787年宪法背景、内容和联邦制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木专题以英国和美国政治体制为例,讲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原则和不同的表现形式,通 过讲授,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本质以及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比鮫美国与英国政 治体制的异同,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式的多样性。
5.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1) 法国旧制度的衰落 三级会议的石开和革命的爆发 《人权宣言》的颁布1791年宪法 巴黎人民的笫二次起义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和雅各宾派的恐怖 统治热月政变(2) 雾月政变《拿破仑法典》的制定及其评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拿破仑帝国的对外 扩张和反法联盟的进攻 百H政权和第一帝国的覆灭(3) 波旁王朝的复辟及其反动统治 七月革命 七月王朝的统治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成立及 其措施 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 法兰两第二帝国的建立、统治措施与覆灭 法兰两第三共和国的 建立和共利制度的瑕终确立木专题讲授法国人革命中民主力量战胜封建专制势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包括波旁王朝被 推翻、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拿破仑帝国的成立、波旁王朝的复辟、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和法国 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从更为广阔和更深刻的历史视角來理解法国大革命的 深刻性、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认识到政治领域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 争和阶级斗争,尤其是在近代社会早期,这种斗争更多地表现为残酷的暴力斗争6.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 洋务运动的时间和主张 张Z洞的《劝学篇》及其主张 严复的“口由为体,民主为用” 的主张及其评价(2)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 梁启超的兴民权和“新民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 比较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观点的异同(3)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列 强干预革命及南北议和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和复辟帝制 宋 教仁的斗争护国运动本专题讲授近代中国社会而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各阶层的反应和社会历史变化,包括近 代民主思想的萌生,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清廷仿行立宪、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 立以及革命派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
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 治制度捉出“体用” Z说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彩响,理解改良派与革命派政治 主张的异同,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7•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1) 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 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人民宪章”的产牛 宪章运动的 发展过程宪章运动对英国政治进程的影响(2)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的成立 巴黎公社的成立 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二国际的成立 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及其历史意义(3) 中共在抗H根据地的政治民主建设及其历史意义 《双十协定》的签订 政治协商会议的 召开 人民民主运动的兴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发衣 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本专题讲授中外近代史中人民群众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包括英国的宪章运动、第一国 际和第二国际的斗争、巴黎公社运动以及抗H战争胜利前后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 民主权利的斗争通过讲授,要让学牛认识到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 化进程的影响,理解近代以來,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体会抗H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在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 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本模块的内容与政治史的结合比较紧密,在学习小会碰到大量的政治术语:比如内阁制、两 党制、邦联和联邦等还会遇到大量的政治理念,主要表现在:(1)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 展中的必然阶段;都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2)民主思想是民主制 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的有序化历史过程3)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4)近代社会中诞牛 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它的不完善、不彻底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 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5)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 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而本模块教学一个重 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各国民主斗争的学习,认识并理解这些基本的政治概念和理念,并升华 口己的思、想认识,进而形成一种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牛的历史渊源,了解推 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 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学生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 史责任感。
在今天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新时期,培养公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就显 得相当重要而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单纯重视对历史史实的学习而忽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 而综合探究课程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较好的途径和抓手在本模块的教学中耍尽可能地安排好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结合所学观察这三幅图片,不难发现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利由高高在上逐渐受到议会的制约,形 成国王与议会共同统治的局面但是,后来国王逐渐丧失了实际权利,仅仅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贵族 的政治权力也逐渐被削弱,而民主趋势却在不断发展,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 一起走入英国的历史去学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探寻其中的答案! 讲授新课一.民主政体的确立 《权利法案》【设计思路】通过材料和文字、图片等创设历史情境,设疑引思,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将感受上升为理论,较好的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比教师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 趣,锻炼学生的能力课件展示】《权利法案》(摘录)1、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2、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3、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4、 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应该经常集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么?【问题探究一】与印象中的国王相比,上述材料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学生讨论、回答】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议会主权高于国王【问題探究二】通过法律来限制国王的这种规定有何本质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用法律的的形式确定议会主权至上原则,标志着英国确立崭新的君主立宪政体。
【深化理解】君主立宪制是什么?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 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大权,是保留了王权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二.英国民主政体的发展、完善1、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1 7 1 4年安妮去世,无嗣,根据《王位继承法》54岁的德国汉诺威宣帝候登上王位,即乔治 他不懂英语又不了解英国国情,怕在内阁会议上出丑,便一反惯例,不再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帯 一名大臣来主持内阁会议,主持会议的大臣逐渐获得了首相的称号,内阁的权利逐步增大,国王水 被一步步削弱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任职长达20年,后由于对西班牙战争失利而理 会多数议员的攻击,辞职下台这就开创了一个先例:当议会不信任内阁政策时,内阁就必须辞朋 是沃波尔只是个人辞职,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