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习背越式跳高的一点心得2000字.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6721411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4.8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背越式跳高的一点心得2000字    背越式跳高一.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1).助跑技术特点:开始是直线跑,后沿曲线跑,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全过程步频持续增加助跑过程尽量成“J”字型起跑时提高重心,尽量放松步幅均匀平稳,不断加速助跑的最后两步用脚跟着地注意要点:起跳点要一致,助跑途中保持直体,最后两步要眼忘横杆以上2).起跳技术动作:运动员努力获得最大垂直速度,做出必要的转体过杆动作摆动腿膝部上提,在起跳结束时,身体几乎垂直,身体离开地面时,保持起跳姿势起跳的目的是在瞬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弹跳力,脚跟先着地,并迅速的向前脚掌滚动,起跳脚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或指向跳高架的远端,降低重心注意要点:起跳脚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起跳向上跳,身体垂直,不要冲杆起跳时倒肩不能过早背对横杆3).过杆技术特点:腾空过杆阶段,运动员身体升高到横杆高度,背部成弓形,双腿和头部下沉,在横杆上提升臀部身体过杆后,双臂舒展向上,这样双脚便会依照平衡原理自然提起,并顺利过杆 注意要点:倒身过早或过猛会导致位置的偏移使收腿动作变得困难,过杆后注意头脚的位置,注意沉肩4).落地技术特点:过杆后,头向胸收紧,同时收腹举腿,肩和背部落入海绵垫。

      注意要点:肩和背部先落地二. 初学时我技术动作的错误1).助跑时弧线不明显,起跳点不一致不稳定2).起跳阶段起跳脚没有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脚垂直横杆,起跳时没有向上,垂直速度不够,有冲杆动作转体不够有时倒肩过早导致落地位置不正确3).过杆时两脚没有挂膝,比较放松,乱晃,被弓不明显,没有沉肩动作三.通过练改掉不好的地方1).导致初学时错误1的原因:步幅不均匀(或大或小),弧线组跑概念不清楚,起跳点与横杆的距离掌握不好通过以下练改正: A:固定起跳点,并且给没一步助跑点做好标记,反复踩点练有利于起跳前两步加快步频B:数次助跑带跨越起跳练,来训练步幅的均匀性C:在横杆前花一个大小适中的圆,此圆必须经过起跳点,和助跑路线沿圆快速跑,来加强助跑中弧线概念D:在跑道上练跳过助跑步或沿弧线进行50米跑,来跳高助跑速度和调节步频2):导致错误2的原因:起跳时不提膝,转体不够,起跳腿力量不足,导致不能获的向上起跳的力,起跳脚力量不足导致自己想利用助跑带来的初速度过杆通过以下练训练起跳技术动作:A:提膝训练:连续做提膝练,可采用一步起跳(以左脚为例),左脚用力蹬地起跳,右脚向上提起落下,下地是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协调的进行第2次,连续10次为一组。

      每次训练前做6组B:以一墙为面,沿弧线助跑至墙面前起跳转身提膝要求:起跳后身体背向墙面,身体直上直下,在哪起跳落地还得在原地注意提膝转跨 训练前完成10次练C:在横杆上悬吊一物体(根据每个队员的自身身体素质调整高度,最好是队员起跳后手刚能接触到的地方)队员沿弧线助跑,起跳,转身,提膝手要接触到悬挂物要求:起跳后身体直上直下,背对横杆,起跳充分,手接触到悬挂物D:把横杆高度调整至队员最好成绩以下30公分处,教练员站与运动场中央观察队员膝是否提到横杆位置如果高于横杆继续提升高度;如果低于横杆则再试跳2次继续升杆E:将横杆降与较低位置,做提膝过横杆练要求:提膝动作要充分做出,不能冲杆F:腿部力量训练a:跳两级台阶或步行两级台阶b:跑单级楼梯训练可以增强腿的上瞪力量和灵敏度c:双脚跳楼梯d:背向跑上坡跑,增加弹跳的主要肌肉-四头肌e:负重深蹲后行走3):导致错误3的原因:过杆时身体没有背弓,没有形成良好的“桥” 型,身体的3点在一直线上即脚,髋,肩通过以下练改正错误: A:在踏板上做起跳背弓练,背对海绵垫上,双脚站与跳板上,瞪板起跳,起跳后挺髋,沉肩,以肩部着垫要求:在踏板上尽量发力以获得足够的腾空时间完成背弓动作。

      身体不能向后太远,力是想上发的B:做原地的背弓练,要求同上没有踏板C:将横杆放于较低位置,背对横杆做背弓练要求:过杆时杆上动作舒展,背弓做出来,沉肩,挂膝D:双脚背向起跳练有利于提高展髋成“桥”型的能力直线助跑最后两步加速,然后双脚背向起跳E:踏板放与起跳点位置,队员助跑起跳过杆要求:起跳必须向上,不能冲杆,以获得足够的腾空高度,过杆时做出“桥”型,即挺髋,挂膝,沉肩F:跳高海绵垫练,放两层海绵垫,队员做整个助跑起跳过程要求:队员的髋落于海绵垫上,髋部以下在海绵垫外五:常规技巧练(1):环绕助跑跳高:在横杆前花一个圆,沿圆快速跑两圈后起跳过杆这种练能使我们很好的把握惯性力2):连续环绕助跑起跳练:在一个圆上做连续的助跑起跳,可1步,3步或5步都行能帮助你在弧线上的起跳动作第二篇: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 2600字《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课是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要求,以终身体育和主动体育观为指导,以认知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身心负荷规律为理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指导和帮助,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差异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通过引导、体验、设疑、评价等探究式的教学过程,达到初步学会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变“学会”为 “会学”,由被动向主动学能力的方向发展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背越式跳高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必修的一项它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垫缓冲四部分组成本节课所学的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在整个背越式跳高过程中又起着关键的作用起跳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起跳腾空中身体重心升起的高度的最高值,这就需要加大起跳腿的垂直冲量,而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冲量,好的助跑是成功起跳的前提条件,只有把助跑与起跳密切配合才是跳高技术的关键,它为成功过杆,顺利完成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本节课主要为了完成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是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点部分,占整个单元的主要地位2)对教材的处理1、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过去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学观念,改进背越式跳高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原理教学为突破口,在层次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趣味性、情境性、竞争性相结合,教法与学法上采用了示范讲解、互评法、探究法等,教学方式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了解体育文化,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知识原理。

      2、本节课还安排教材“弧形十字传接棒技术” ,复传接棒技术,巩固弯道跑技术(与背越式跳高形成正诱导关系)通过游戏形式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3、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注重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项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克服过去那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对跳跃技术的学能够进一步学练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但由于初中阶段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学生的跳高技术掌握程度有较大差异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适当的难度本节课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技术动作,大多数学生均能够接受,但在以后技术提高阶段可能会出现层次差别,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目标四、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弧形助跑、起跳及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进一步丰富跳高的有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协调性提高学生自学、自控、自评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质疑、互评,开创思维,提高学的自觉性、主动性。

      通过十字接力在复传接棒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掌握弯道跑技术,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的乐趣,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培养勇于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2)重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助跑和起跳的结合作难点为起跳腿、摆腿!与臂的协调配合我将采用弧形弯道跑练法、重复法、探究法、评价法等教学手段逐步提高学生对技术的领悟能力五、教学策略1、通过教师示范,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直观理解再通过教师质疑启发和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加强对动作原理的理解,发展学生智力2、在学生交往中,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良好品格,以及对自我的认识3、学生学要以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按自己的基础制定个人的学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允许完成更高水平动作;一般水平学生要完成好本次课的任务;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并提出学生适当的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4、在教学组织上采用集体与分组练相结合的方法5、本节课选择的游戏主要是在一定情境中,复传接棒技术,巩固弯道跑技术(与背越式跳高形成正诱导关系)通过游戏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流程(1)准备部分:通过慢跑、徒手操使学生身体进入状态,为以下学奠定基础2)基本部分:背越式跳高1、学起跳技术①教师首先做完整动作示范,提问学生思考教师在越杆之前是如何做的,并让学生模仿②教师分解示范讲解起跳技术要领:原地摆臂——原地放脚——摆腿——摆臂——上一步放脚摆腿、摆臂③学生分组练,互学、互评,互相纠错,教师指导2、学弧形助跑技术动作① 1、3排和2、4排的学生分别在直径15米的圆周上做加速跑的练,教师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弧形助跑的技术要领,之后根据总结要领继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每组学生分别做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练,教师语言提示,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技术动作3、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① 教师示范并讲解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的动作要领,引领学生,启发学生 ② 1、3排和2、4排的学生分别在15米 的圆周上做连续三步的起跳练,之后找出1—2名学生做示范并请学生进行评价③ 六步助跑,在横杆前跑进,向上起跳的练,头触吊球,激发学生的练兴趣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掌握所学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游戏:弧形十字传接棒本节课选择的游戏是在一定情境中,复传接棒技术,巩固弯道跑技术(与背越式跳高形成正诱导关系)。

      通过游戏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3)结束部分:1、放松操,愉悦身心 2、师生讲评,评定学生掌握程度3、宣布下节课内容,结束本节课七、预计效果与负荷:心率可达到: 150- 160 次 / 分平均心率为: 120- 130 次 / 分练密度为: 50%左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