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科技大学610卫生综合考研试卷考研真题笔记讲义.doc
16页姓名: 报考学科、专业: 准考证号码: 密封线内不要写题二O 一O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及代码: 卫生综合、610 适用专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单选题,200题,每题1.5分,300分劳动卫生部分1职业病是指A 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 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疾病 C 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D 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E 由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2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 B 不良劳动条件 C 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群健康的因素 D 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可能危害接触该因素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E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的因素3 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主要是A 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B 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 C 体格检查、职业史及现场卫生调查 D 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 E 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及工龄、现场劳动条件4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 迅速脱离现场 B 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解毒、排毒,对症治疗 C 调离作业,对症处理 D 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E 使毒物不再进人体内,排毒5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体防护措施A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B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D 按时接受职业性体检 E 限制接触时间6预防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A 锻炼与练习 B 改善劳动制度 C 改善劳动组织 D 心理学措施 E 以上所有措施7职业性致癌因素按性质可分为A 物理性致癌因素 B 化学性致癌因素 C 生物性致癌因素D、物理、化学性致癌因素 E 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致癌因素8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A 早期发现职业病的临床前期变化 B 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 C 了解生产环境质量,间接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 D 筛选职业禁忌症,建立健康档案E 及早发现主要的职业危害所在,以利于及时处理9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的主要因素是A粉尘的溶解度 B粉尘的荷电性 C粉尘浓度、分散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D粉尘的形状与硬度 E接触粉尘作业的工龄10气溶胶指A 烟、雾 B 烟、粉尘 C 粉尘、烟、雾 D 蒸气、粉尘 E 固体微粒11迟发型矽肺是指A 矽肺晚期发作 B 经过长期接尘后发病 C 经过长期观察后诊断的矽肺D 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发病 E 急性矽肺转为慢性矽肺12粉尘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A 粉尘的形状 B 粉尘的硬度 C 粉尘的比重 D 分散度 E 荷电性13石棉肺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A 肺结核 B 肺心病 C 肺癌、间皮瘤 D 肺外结核 E 肺气肿14尘肺患者的肺部病变主要是 A 粉尘的沉着 B 形成尘细胞集团 C 形成大量结节 D 纤维组织增生为主 E 发生透明样变15下列哪一种直径的粉尘为呼吸性粉尘 A <2μ m B <5μ m C <10μ m D <15μ m E >10μ m16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应特别注意询问A 既往病史 B 职业史 C 结核病接触史 D 自觉症状 E 传染病接触史17根据我国“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规定,矽肺全并结核的患者,不论矽肺期别和结核轻重均A 应及时调离矽尘作业 B 暂不调离矽尘作业 C等症状加重,肺功能减退,始能调离矽尘作业 D 根据有否矽作业禁忌症,考虑是否调离矽尘作业 E 根据作业现场防尘措施是否改善,考虑是否调离矽尘作业18煤矿井防尘主要措施是 A 加强矿井通风 B推广湿式作业 C.使用防尘口罩 D 测定粉尘浓度和分散度 E 做好定期健康检查19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是A 解毒 B 补充O2 C 及时给予镇静剂 D 防止心肌受损 E 防止肺水肿20慢性苯接触主要损害A 神经系统 B 造血系统 C 呼吸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E、肌肉系统21可以引起白内障的毒物是A 甲苯 B 苯胺 C 联苯胺 D 三硝基甲苯 E 苯22高温作业工人多发病是A 神经系统疾患 B 消化系统疾患 C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疾患 D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疾患 E 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患23进入人体的铅主要贮存于A 肝脏 B 肾脏 C 脑组织 D 脂肪组织 E 骨骼24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A 硫代硫酸钠 B 阿托品 C 美蓝 D 亚硝酸钠 E 依地酸二钠钙25氰化氢中毒缺氧的主要原因A 机体的运氧功能障碍 B 组织利用氧的功能障碍 C 吸入空气中氧的含量减少 D 肺通气量减少 E 血液循环障碍 26通常评价环境噪声强度的指标是 A A声级 B B声级 C C声级 D 声压级 E 响度级27短时间内吸入哪种高浓度气体可产生“电击样死亡” A 氮氧化物 B 氯气 C 一氧化碳 D 氟化氢 E 硫化氢28田间喷洒有机磷农药时,发生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 A 呼吸道吸入有机磷农药 B 皮肤污染 C 通过污染的手拿取食物经消化道摄入 D 体质虚弱 E 以上都不是29在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哪种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A 粉尘 B 烟 C 雾 D 蒸汽 E 以上都可30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A 毒物的脂溶性 B 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 C 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 D、外界气温、气湿 E 以上都是31易引起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A 甲苯、二甲苯 B 苯 C 三硝基甲苯 D苯胺,联苯胺 E、苯二胺 32下列哪种物质可引起肝血管肉瘤 A 二异氰酸甲苯酯 B 含氟塑料 C 氯乙烯 D 聚丙烯 E 聚氯乙烯33毒物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是A毒物毒性大小 B毒物的蓄积性 C接触的剂量大小 D接触的方式 E接触的时间长短34表示毒物急性毒性大小的常用参数是A LD50 B MAC C LD100 D LD0 E Zac35慢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口腔炎、震颤、易兴奋 B口腔炎、发热、皮疹 C口腔炎、腹痛、肾功能障碍 D周围神经炎、腹痛、贫血 E贫血、易兴奋、皮疹36有机磷农药致机体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 引起神经功能紊乱 C 抑制心血管功能,兴奋平滑肌D 引起乙酰胆碱大量释放 E 抑制乙酰胆碱37下列哪一种可能是高温高湿作业 A 炼铁 B 铸造 C 纺织 D 建筑 E 田间劳动38下列哪种电磁辐射不属于非电离辐射 A 微波 B X射线 C 紫外线 D 红外线 E 激光39慢性汞中毒震颤的特征是 A 意向性震颤 B阵发性震颤 C 静止性震颤 D 对称性震颤 E 癔病性震颤40氮氧化物的防治重点是 A 定期维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 B加强通风排毒 C 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做好肺水肿的防治、抢救 D.定期健康检查,找出职业禁忌证,如有肺部疾患不得从事该作业 E.以上都正确 环境卫生部分1环境卫生学研究A 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 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 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 地理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 一次污染物是指A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 B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 C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 D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而是原来就存在环境中的化学物 E 以上都不对 3 原生环境是指A 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 B 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 C 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 D 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 E 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4城市热岛风通常是指A 城市热空气上升,四郊冷空气流向城市 B 四郊热空气上升,城市冷空气流向郊区 C 冬季城市空气流向四郊,夏季四郊空气流向城市 D 夏季城市空气流向四郊,冬季四郊空气流向城市 E 以上都不是5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A 工业企业 B 生活炉灶 C 交通运输 D 地面尘土飞扬 E意外事故排放6 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A CO2 B NOX C SO2 D O3 E CO7次生环境是指A 天然形成的环境 B 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C 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D 无生物所形成的环境 E 以上都不是8臭氧层受到破坏可使人类接触过多紫外线,导致A 皮肤癌和肺癌的发病率上升 B 皮肤癌和心血管系统发病率增高 C白内障和心血管系统发病率增高 D 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 E肺癌和白内障发病率上升9 大气处于什么情况下,有利于污染物扩散A 大气处于不稳定状况 B 大气处于稳定状况 C大气处于中性状况 D 大气处于极稳定状况 E 大气处于逆温状况10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被称为A自然环境 B生活居住环境 C城乡生活居住环境 D次生环境 E生态环境11 地方性疾病主要是指A区域内的传染病 B 自然疫源性疾病 C 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D 环境公害病 E 种族遗传性疾病 12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地区性流行病,该病死亡率高,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补充A 硒 B 碘 C 锌 D VitD E 钙13焚烧法适用于处理何种工业废物A 含氰化物 B 工业矿渣 C 含汞化合物 D 含镉化合物 E 含铝化合物14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A 频繁的交通运输,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有害物质所形成的烟雾 B汽车中的有害物质,排入大气所形成的烟雾 C在生产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在阳光作用下所形成的烟雾 D 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于特定的气候状况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 E以上都不是15 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估计,诱发人类癌肿主要与A 病毒因素有关 B 放射性因素有关 C 化学因素有关 D 物理因素有关 E遗传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