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版科学部分实验6.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9895458
  • 上传时间:2018-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部分实验参考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部分实验参考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造一张纸造一张纸材料:透明杯子、水、筷子、棉布、放大镜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结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材料:2 个塑料杯、1 片玻璃、2 支筷子、2 支试管、2 根长木条、1 个水槽、2支滴管、1 张报纸片步骤:(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用眼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2、用鼻子比较它们的气味;3、倾斜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情况、在杯壁的残留度;4、用木条搅拌比较它们的流动速度;5、比较木条上两种液体下滴的状况结论: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二)液滴比较1、用试管将水的食用油分别滴到玻璃上(或蜡光纸);2、观察记录比较液滴形状;3、将两种液体滴在报纸上,观察。

      结论:一滴油比一滴水要瘪一些,因为它张力小一点水要圆一些,张力大一点而且是它们的大小不同;水的浸润速度和面积大小要超过油滴实验名称: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比较水和油的轻重1、将油和水混在一起,观察混合物的分层情况;2、将同一木条放入装有两种液体的试管中,观察木条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状况结论:同样多的油比同样多的水要轻实验名称:比较空气和水比较空气和水材料:吸管 1 根、2 个透明塑料袋、1 个水槽、2 个玻璃杯步骤:1、准备 1 杯水,1 个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直接观察比较空气和水的特征2、在水槽里盛大半多的水,将吸管伸入槽底,向槽内吹气;3、在透明塑料袋装满空气,装袋口系紧,放入水中4、观察生活中风流动的现象结论;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空间吗材料:1 个矿泉水瓶子、3 根吸管、1 块橡皮泥、1 个水槽步骤:实验一:1、将瓶子装满水,向瓶子里插入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堵住瓶口;2、通过吸管向瓶内吹气可插入一根吸管,双方握住瓶子,将水挤出)实验二:1、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玻璃杯子的杯底;2、将杯子竖直扣入水中;3、观察纸巾是否会被水浸湿。

      注意在杯子倒扣水中时不要倾斜,纸巾要塞放杯底,并放牢结论: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材料:2 支注射器、纯净水步骤:1、用一支注射器抽进 20ml 的空气;2、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3、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活塞;4、用另一支注射器,抽进与空气同样多(20ml)的水;5、用手堵住管口,用与前试验时同样大小的力压、拉塞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一个较大的空间,而液体一般情况下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不变实验名称实验名称:空气的重量空气的重量材料:1 根长细木条、3 根细线、1 块橡皮泥、2 个气球、1 个皮球、1 个托盘天平实验一:1、在一根细木条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系上一根细绳2、再在细木条两端固定点上拴上细线;3、在木条的两端分别系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4、调整木条,使木条达到平衡可以在木条的两端加橡皮筋泥调整平衡,或调整木条中心的细线5、将木条一端的气球充气后再系回细线,另一端的气球不充气;6、观察现象结论:空气里有一定的重量1、称量未充气的皮球的重量;2、称量充气后的皮球的重量;3、比较皮球充气前后的重量差;(注:称量时注意托盘天平的“左物右码”的原则。

      结论:空气的重量很轻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部分实验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部分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测量水的温度材料:4 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烫水)、4 支温度计(-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教材中)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二)测量水的温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一:1、准备四杯分别有冷、温、热、烫的水;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四杯水的温度、记录结果;3、比较测量结果结论:冷、温、热、烫的水的温度不一样实验二:1、每隔 2 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2、连续测量 10 分钟(或更长)3、比较探研结果结论: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度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材料:1 支试管、纯净水、1 只保温杯(普通塑料杯则需要毛巾)、盐、1 支温度计碎冰一袋步骤:1、在试管(选用的试管要细而短,有利于热传递,加快水结成冰的速度)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食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结论:当环境温度低于 0℃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观察冰的融化观察冰的融化材料:1 只烧杯、冰块、2 支温度计、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2)步骤: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同时测量离烧杯较远的空气的温度并记录;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同时记录离烧杯近、远的空气的温度;4、比较记录结果结论: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温度会常时间保持在 0℃,直至冰完全融化成水实验名称: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材料:冰块装入一只杯子,一只杯子装入部分自来水,第三只杯子里什么也不装;隔几分钟后观察三只玻璃的外壁,说现象结论:玻璃杯外壁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四年级科学上册部分实验参考四年级科学上册部分实验参考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沙、食盐、面粉、高锰酸钾的溶解及过滤沙、食盐、面粉、高锰酸钾的溶解及过滤实验器材: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9 个)、过滤纸(4 张)、剪刀、明矾、钥匙(2 把)、食盐、沙、面粉、水槽(装水)、标签(8 张:1-8 号各 2张)。

      实验过程: 溶解:1、在 8 个烧杯上分别贴上标签2、用烧杯向其中标有 1、2、3、4 号的四个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再将适量沙、食盐、面粉、高锰酸钾(几粒)分别放入 4 杯清水中,观察现象(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在水中的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出现?溶解还是不溶解?轻轻搅拌再观察面粉、沙进入水中,颗粒无变化,在水中分布不均匀,有沉淀,不能溶解,能过滤)食盐、高锰酸钾遇水即溶,颗粒逐渐变小并下沉,向四周不均匀扩散,但轻轻搅拌后,颗粒(沉淀)消失,均匀分布,完全溶解于水)二、过滤:1、制作 过滤纸:(1)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按 1、3 层打开)2)将过滤纸浸湿,放入漏斗中,再向漏斗中倒入清水3)如有气泡,用手轻轻挤压空气排除2、组装器材:将放有过虑纸的漏斗固定在铁架上,漏斗下端靠烧杯壁3、用玻璃棒分别将沙、食盐、面粉、高锰酸钾混合物引入漏斗中(做到一低二靠三紧贴:液面低于过滤纸;烧杯口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滤纸紧贴漏斗、漏斗紧贴烧杯壁、引流棒紧贴烧杯口4、观察比较5、收拾整理器材实验结论:面粉、沙不溶于水,可有过虑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高锰酸钾能充分溶解于水,不能通过的过度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实验器材: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烧杯(2 个)、试管 3 支、钥匙2 把、3 支滴管、5 张标签、试管刷、烧杯刷、 清水(2 杯)实验过程:1、在 2 个烧杯中加入两半杯水,分别取 2 毫升胶水和洗发液倒入杯中,观察现象,轻轻搅拌,继续观察胶水和洗发液都有是慢慢进入水中并下沉,并向四周不均匀扩散、溶解,轻轻搅拌后,溶解加速,最终完全溶解)2、在 3 支试管中加入 10-15 毫升水,用滴管向试管中分别加入 1-2 毫升醋、酒精、食用油,观察现象,振荡后再观察醋、酒精是缓慢进入水中,在水中不均匀扩散、溶解,速度较快,振荡后充分溶解,分布均匀:油不能进入水中,漂浮于水面,不能溶解于水)3、收拾整理器材(器材的清洗、收拾、整理)实验结论:胶水、洗发液都是慢慢进入水中并下沉,溶解速度慢,分布不均,必须通过不断搅拌才能充分溶解于水醋、酒精遇水即溶,扩散、溶解速度较快,只需轻轻振汇就能均匀、充分溶于水中食用油不能进入水中,只能漂浮于水面,不能溶解于水实验名称:溶解的快与慢解的快与慢(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器材:烧杯(4 个)、搅拌棒、冷、热水(60℃)、钥匙、纸、4 份食盐(各约 10 克)、标签(4 张)实验过程:1、将 4 个烧杯贴上标签。

      2、在两个烧杯中盛入大半杯水,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 10 克,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现象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3、将其中的一杯水换成热水(约 60℃),再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放入杯中,观察现象热水比冷水溶解速度快)实验结论:搅拌、升高温度(把颗粒研细)可以加快溶解实验名称实验名称:分离食盐和水分离食盐和水实验器材;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搅拌棒、塑料钥匙、放大镜、火柴、纸(2 张)、烧杯、清水、滴管 1 支实验过程:1、取一只盛水的烧杯,慢慢将食盐加入水中搅拌,直到饱和(杯底出现食盐颗粒)2、在蒸发皿中滴入约 5-10 毫升饱和浓盐水放在三角架上,并用酒精灯中热3、停止加热(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热加热)4、用小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转移到纸上,用放大镜观察并与实验食盐进行比较实验结论:食盐能够溶解于水中,也能通过蒸发从水中分离出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过程: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 1.5 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4、记录并比较实验结论: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了解当地的气温实验名称:制作乐器(制作乐器(比较声音高低变化)实验器材:水槽、8 个杯子 I(同样的)、标签、竹筷、清水实验过程:1、分别将七个杯子贴上标签,用杯子分别向 1-7 号杯中加入不等量的水2、用竹筷敲打杯壁,判别声音的高低变化实验结论:在杯子中加入的水量不同,其声音高低也不同,水量越多,声音越小,水量越少,声音越高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人呼出气体的收集及检测人呼出气体的收集及检测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火柴、导气管实验过程:1、将集气集满水,用玻璃片盖好,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2、用导气管向集气瓶里吹气,利用排水法将集气瓶里的水全部排出正立于桌面3、用火柴检测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去的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四年级科学下册部分实验参考四年级科学下册部分实验参考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实验器材:木尺、碎纸屑、毛皮、3 充气气球、线、铁架台实验过程:1、用毛皮摩擦充气气球,靠近碎纸屑气球能吸引轻小碎纸屑)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毛皮摩擦其中一个充气气球,观察现象。

      相互吸引)4、摩擦 2 个充气气球,观察现象(相互排斥)实验结论:物体受到摩擦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