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海的歌教学设计语文S版.doc
4页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海的歌教学设计语文S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相关的篇章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尝试在习作中将课文中学习到的写景方法加以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在广泛的阅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大海的特点,感悟大海的美丽;引导学生发现美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海的特点,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奇妙;了解比喻和拟人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比喻和拟人的运用技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1、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2、初谈对大海的感受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
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3、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A课件出示填空:海上的风是( )、是( )、是( )、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B指名朗读、评议:[此处设计考虑到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品味、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仿写,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五、拓展活动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第二课时一、复习会认字二、学习会写字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三、检查背诵情况四、手抄报的展示、评议1、评议内容是否丰富2、评议版面设计是否合理3、评议色彩是否丰富、美观4、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一颗小豌豆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2.方法与过程: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的病也慢慢地好了”这句话的内涵;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作者1.学生介绍读过的安徒生童话2.介绍安徒生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当过学徒工从事创作的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幻想、乐观的精神,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批判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等3.仔细读介绍,加深对安徒生的了解师:一颗小豌豆属于安徒生早期作品,它有什么特点呢?4.出示课题。
过渡:课文写了五颗小豌豆,这五颗小豌豆想要干什么呢?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一说:这五颗小豌豆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1)读准下列叠词的读音绿莹莹、懒洋洋、滴溜溜、笑吟吟(除了“滴溜溜”的“溜”读第一声以外,“绿莹莹”的“莹”、“懒洋洋”的“洋”、“笑吟吟”的“吟”都读第二声2)谈谈对五颗小豌豆的印象三、研读课文,感受小豌豆有理想、乐观、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1.学习课文1—8节,了解五颗小豌豆不同的志向1)自由组合演演五颗豌豆的对话,注意说话时的语气2)分小组表演,评价过渡:小房子打开了,五颗豌豆开始了自己的征程,第五颗,那颗最小的豌豆一心想着做点儿事,它做了事呢?2.学课文10-20节1)轻声读10-20节,用一句话说说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板书:小姑娘(恢复健康)(2)小豌豆怎样使一个快要死了小姑娘恢复了健康呢?(3)用“——”划小姑娘心情高兴的句子4)选择一句读出喜悦的心情5)小姑娘的病好了,她会怎么感谢小豌豆呢?同桌演演小姑娘和小豌豆的对话要注意的是:小姑娘的话是要自己想象的四、小结复习,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1.课文开始提到了五颗小豌豆,为什么作者只写一颗小豌豆呢?(那粒飞进窗台上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2.从本篇课文感受安徒生早期作品的特点早期童话作品多充满幻想、乐观的精神)3.小姑娘的病好了,她会怎样向小豌豆表示感谢呢?五、拓展作业1.抄写词语:绿莹莹 懒洋洋 滴溜溜 裂缝 砰砰地2.展开想像,其它四颗小豌豆的命运会怎样?选择其中一颗,续编一个豌豆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