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甘谷至渭南至麦积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74页精选资料五、施工组织设计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1.1 工程简介天水市甘谷至渭南至麦积公路改建工程,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和甘谷县境内,全线起点位于甘谷县城西,与G30连霍高速公路甘谷互通出入口相接,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途经甘谷县新兴镇、六峰镇、麦积区琥珀乡、新阳镇、三阳川(中滩镇、渭南镇)、南河川、花牛镇,终点位于麦积区花牛镇峡口村,与成纪大道峡口互通立交出入口相接本项目GMTJ10标段起讫里程为K58+000~K65+500,全长7.5公里,主要包括路基挖方149916.9m3、填方346714.9m3、特殊路基处理、涵洞、防护及排水等;马坑渭河桥305.2m/1座,半山桥16.5m/1座1.2 沿线自然条件1.2.1 地形与地貌本工程地处于西秦岭山地和陇西黄土高原过渡带区内最高点位于麦积区吕家山,海拔1573米最低点处,海拔1085米,相对高差约488米,总体地貌为两山夹一川,地势自西向东渐降受构造控制,路线经过区地貌按成因类型主要可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和河流侵蚀地貌两大类型构造剥蚀地貌主要为构造剥蚀低中山区,而流水地貌主要为渭河及其支流的侵蚀堆积河谷区。
1.2.2 水文条件沿线分布的地下水主要有两类:(1)为基岩裂隙水,分布在峡谷山地区由于岩体构造裂隙发育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在含裂隙岩储存形成基岩裂隙水,部分承压,并向渭河排泄山坡坡麓局部可见泉水路面2)为孔隙潜水,分布于渭河宽谷河漫滩阶地松散堆积层内含水层厚度一般在20m左右,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在1~5m左右地下水受基岩裂隙水影响区及工业污水排放影响,水质较差,矿化度较高1.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工作区主要发育的特殊性岩土为湿陷性黄土由于湿陷性黄土多分布在低中山梁顶及山坡较为平缓的区域,被广泛开辟成了梯田耕种,不路通过范围内;其他具湿陷性的黄土状土路通过范围内范围有限,且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同时由于多年农业等人工活动影响,其湿陷性大幅度被消除,可能造成的损失非常有限1.2.4 不良地质不良地质:本项目区地质构造较复杂,组成山体的岩石较破碎,坡面上覆盖的土石结构松散,致使区内不良地质现象较为发育主要有破碎岩石的崩落、覆盖于坡面的松散土石沿下伏基岩面的坍滑、个别大型滑坡以及大小冲沟的泥石流等1.2.5 气候、气象麦积区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降雨适中,年蒸发量920~1100mm,年平均降雨量519.1mm,从南向北依次减少,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4~9月为雨季(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年平均日照2090小时,日照率约47%,日照地域间差别大,北部山区较多,东南部林区较少太阳辐射量在2395-2703MJ/㎡,全年无霜期170多天夏天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是名副其实的陇上“小江南”麦积区最大的冻土深度56cm 1.2.6 地震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按照路线等级和桥梁的重要性,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相应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9级1.3 沿线建设条件1.3.1 交通条件本标段沿线有原有麦甘公路,同时工程区域乡村路网密集,并且现有道路路况基本良好,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期间材料长短途的运输要求1.3.2 水、电及通讯条件工程区域电力线网较完善,各主要工点施工可通电网,保证工程用电需要施工用水主要抽取水质良好的河水,远离水源施工点和生活区采用打井取水1.3.3 沿线施工材料土料可就近挖取或短距离运输,其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路基开挖的土石方进行纵向调配,运输也较方便。
项目沿途木材、砂石等建筑材料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需要;运距较近,无需长途运输,可按工程需要开采或购买本标段附近建筑材料市场资源丰富,钢材、水泥等外购材料可在本地采购,运送方便,通过现有道路运至工地1.4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天水市甘谷至渭南镇至麦积公路改建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主要技术指标见“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二级停车视距m75最大纵坡m6最短坡长m150竖曲线最小长度m50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速度Km/h60路基宽度m121.5 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名称内 容数 量路基工程清理与清除清理现场70310m2挖除旧油皮42408m2挖除树根244棵清理坡面杂土2145m3清理危石550m3拆除结构物砖、石及其他砌体结构552m3路基挖方挖土方144051.6m3挖石方5865.3m3路基填筑利用土填方144051.6m3利用石填方5865.3m3借土填方151455.7m3改河、改渠、改路填筑756m3低填浅挖路基超挖换填28890.6m3翻挖回填15215m3借土填方5861.8m3桥头(涵侧)路基处理填筑天然砂砾14260m3开挖台阶土方2414m3开挖土方11846m3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土工格栅29834.5m2新旧路基衔接处理土工格栅11728m2特殊路基处理换填砂砾9432m3废弃土方9432m3复合土工布14829m2防护及排水边沟4262m排水沟4247m截水沟260mM7.5级浆砌片石护坡7287m3现浇混凝土护坡8829m3砌体挡土墙124346m3钢丝石笼防护14469m3桥梁工程半山桥(K59+254)1-16m预应力砼空心板柱式墩、钻孔桩24.04m马坑渭河桥(K64+870)10-30m连续箱梁柱式墩、钻孔桩307.5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4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268.75m1.6 工程主要特点、重点、难点及施工对策1.6.1 工程主要特点(1)本项目为改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既有道路的畅通,且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2)本标段线路全长7.5km,路基开挖、填筑工程数量较大,桥梁321.7m/2座、施工过程中要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科学、合理安排,保证路基、桥梁工程优质、高效完成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工程的施工3)本标段外部交通条件好,在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拓宽维修乡村道路;电力供应条件较好,施工用水利用渭河河水或就地打井取水;所需施工材料料场距离施工现场较近,且质量、数量满足要求4)本标段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差、植被覆盖率低,破坏后很难恢复,在施工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护自然植被1.6.2 工程重点、难点本标段特殊路基工程数量较大,包括换填砂砾9432m3、复合土工布14829m2,特殊路基工程的施工影响本标段的总体进度及质量,特殊路基工程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马坑渭河桥部分桩基础位于河谷中,水中桩基础施工时本标段的重、难点1.6.3 工程施工对策通过以上对本标段工程的特点、重点分析,我们确定了本标段工程的关键环节,并初步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1)开工伊始,抓紧新建、拓宽通往施工现场的便道,保证正常运输施工中要加大料场的储备,首先作到早备料,备足料,同时备足前期施工用电的发电设备,并积极与业主沟通,尽早利用当地电网接电。
2)对特殊路基处理、桥梁施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特点,对特殊路基处理、水中桩是施工从质量、安全、进度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3)配足有经验且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特殊路基处理、水中桩施工)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合理安排好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转换,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及早形成生产高潮,确保施工各项指标达到业主要求4)施工期间成立维护、保畅小组,负责各工点路段的日常维护和交通管理工作,以加强车辆交通服务引导、完善施工区域安全管理等措施,确保交通安全与畅通5)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措施建设,消除施工废气、废水等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取先进合理的施工手段,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遵守业主及当地政府对本工程环保及水土保持、文明施工要求,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和环境保护体系,贯彻环保法规,制定环保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美化施工场地1.7 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计划安排1.7.1 设备进场方法、计划安排若我单位中标,在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进行设备的调遣工作7天内组织前期设备进场,尽早展开工作根据施工进度需要,设备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依据现场情况变化随时调整加强。
前期进入现场的施工设备以土方施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设备为主,不能行驶的机械设备尽量化整为零使用小吨位的运输汽车运抵现场根据本标段施工特点及结合我单位现有设备的实际分布情况,向本标段工程投入数量充足、性能先进、状况良好的高效能、低污染机械设备,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按期完成1.7.2 人员进场方法、计划安排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参加本标段施工的先遣人员在3天内进入施工现场进场后积极与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联系主要进行线路测量放样、清理现场、修筑便道、接通水电、平整场地、修建临时房屋、水池,联系购买地材等施工劳动力配置计划见“劳动力动态分布图”1.7.3 材料进场方法、计划安排本标段外部交通条件较好,距离天水市较近,所有施工材料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本项目主要材料需求量及计划供应见“主要材料计划表”1.8 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临时工程的布置1.8.1 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为完成本标段工程任务,我单位将组建“中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水市甘谷至渭南镇至麦积公路改建工程GMTJ10标段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单位履行合同的义务、职责和权力,负责在施工现场按要求组织工程的实施,按期优质完成本工程任务。
组织机构设置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1.8.2 施工布置及任务划分(1)施工布置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需要,全标段工程由6个施工队承担施工,各施工队分别为:路基施工一队、路基施工二队、桥涵施工一队、桥涵施工二队、预制场拌和站及综合施工队各施工队根据各自承担的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需要,组建各施工班组,所有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进行多工序、多作业面交叉流水作业,形成遍地开花的施工局面,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组织机构框图(2)任务划分项目经理部下设各施工队任务划分见“施工任务划分一览表”施工任务划分一览表施工队施工任务路基施工一队(50人)负责本标段K58+000~K61+700所有路基开挖、填筑及特殊路基处理等工程的施工路基施工二队(50人)负责本标段K61+700~K65+500所有路基开挖、填筑及特殊路基处理等工程的施工桥涵施工一队(80人)负责半山桥及部分涵洞工程的施工桥涵施工二队(120人)负责马坑渭河桥及部分涵洞工程的施工预制场拌和站(100人)负责本标段梁体预制、混凝土拌和、运输综合施工队(40人)负责本标段基防护及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