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外语教学的交际教学法.pdf
6页浅谈 外 语教学的交际教学法李筱菊任何人教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必然按照自己对语言的看法去教也就是说,即使是最简单的语言教学法,也都体现着某种语言哲学交际教学法,自然 也有其所依据的语言哲学这种语言哲学,姑称之为交际语言哲学交际语言哲学,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语言是交际工具这句话听来没什么新鲜,其中道理却远不是人人都明白首先必须说明的,是交际在这里不只是指 社交往来,而是包括人与人之间一切思想感情的相互交流有人一听语言的交际教学法,便以为只教口语会话其实听、说、读、写、译都是交际即使在默默地听或者读的时候,听者和说话者、读者和作者之间也在进行着交际而且在这场交际中,听者或读者也绝不是被动的,他们必须主动地运用各 自的交际本领,才有可能从听的话或读的文章中听出读出说话者或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来正是凭了这交际本领 ?!∀ ∀#∃% > >!?∀&.,∃!−. /0识卜卜卜十十十≅,%..≅ ≅ ≅ ≅ ≅Α Α Α#∃7“!∃&‘Β∃!9, /0 = = = = = = = = = = = = = = = = =对对语言功能的知识识识识识识识识识识识识能力力> > >#∃ ∋%!∃&.,∃!− . /0 &6%.%∋% 5 5 5某种语言的交际本领7!∀ ∀#∃%7 &∋%Χ 7!∀)∋ ∃7 %∃&)&?∋%7#.&?.&∃0# &5 基于这种语言哲学,我们认为,任何一种英语教学法,如果只管教知识中的第一种?对语言形式的知识∗,固然是远远达不到使学生掌握英语的目的,即使是把技巧也包了进去,即教了对语言形式的知识,也教了对语言形式的技巧,也还是达不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剩下的另一部份知识—对语言功能的知识,以及交际本领的第三个方面—能力,学生没有掌握,还是不能说已有了英语的交际本领,不能说是学会了英语正是为了探索一种能使学生把交际本领的三个方面都学到手的英语教学法,才产生Δ了交际教学法根据交际教学法的原则,学生学的不仅是知识,不仅是 技巧,而是交际当中运用的本领所以,必需通过交际去学也就是说,在实际交际情景 中8亲自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才能学到这种本领这种教学法,强调四个方面?强调要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景,强调交际是一种活的过程,强调交际活动必须由学生本人去经历,强 调语言形式的掌握,必须见于交际当中以下仅就这四个强调谈谈交际教学法的一 些具体做法一、要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真实的交 际情景所以要加上“尽可能”三个字,是因为这毕竟是课堂教学,而且是在非英语国家的课堂里的英语教学如果每时每地都要求完全真实的交际情景,那是不切实际的教师的责任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为学生设计和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英语交际情景怎样才算是真实的交际情景呢+首先要看是否符合中国大学生学英语后将来工作中实际使用英语的情景比如说,在课文或练习里设计中国学生和中国农民用英语交谈农村形势,这就是不真实。
改为农民用汉语与外宾谈,由译员翻译,这就真实了又比如8让中国学生一个当玛丽一个当约翰,进行如何渡假的讨论,这也不真实改为中国向导与外宾讨论如何安 排 旅 游活动,就真实了以书写作业为例,比如让学生用英文写信给父母讲学校生活,这也不真实改为写信给一位英美学生朋友,谈中国学生生活,就真实了真实情景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有交际的需要和内容比如让学生明知故问?如?“Α 5∋3%5&6! !,+, ,“1 5,%∋ΕΦ·, ,Γ93 &∋ΕΦ4!#?∃&∀+, ,“Η4∃&∀ ΕΦΙ%ϑ# &·, ,∗,或让学生 阅读那些学生都 知道 内容的课 文?如?“Κ3%5ΕΦ!#?7.&55? ! !∀·Κ3 ? &? ∋−∃∋4/5,5&∃/∋−∃∋43&%? 5%∃%∋:Κ3 ? ΕΦ&6.& ,6! & ?/!∃∋3 −&..⋯ ∗,都 不能算是交际让学生为了想知道他所不知道的意思内容,才去问,才去听,才去读8让学生为了让对方知道他不知道的意思内容,才去讲,才去写,这样才能算是有需要有内容的交际课堂里要做到这点,在选择听读材料时,要考虑有学生所不知道而需要知道的内容设计学生口头交际活动,常用的一个办法是8利用或制造学生所知情况的差距?% ∃> !? ∀& ∋ % !∃0 &)∗,同时给以一个具体的任务。
学生必须互相交换所知情况,填补 差距,才能完成任务举一个例?前面说过,让学生互问已知的姓名不能算是交际但是这可以改一种方式让学生每人给 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暂不让旁人知道然后每人把全班的英文名字填上一张座位表,交给教师这一来,每个学生必 需问遍全班同学的英文名字?还 间拼法∗这不但练了要练的问句句型,而且是在比较接近真实交际的思想状态下进行问答,这就比没有交际需要仅仅在口头上机械重复句型有效多了再举一些利用同一原则的做法比如?学生 甲当外商,学生乙当中方贸 易代表,各人有一个 自己本周活动时间表,假定二人在打,任务是找出一个共 同有空的时间,约定会面洽谈又比如?假定Λ、Μ是外国人来华旅游团的成员,分别有不尽相同的旅游要求两人的要求可用口头提出的形式分别录于两段录音带,也可用书信形式分写成两封信假定学生甲乙为中国旅行社人员,让甲听或者看Λ的意见,乙听或者看Μ的意见,然后甲乙在一起凑情况,决定一个适合ΛΜ的共同旅游方案总而言之,利用所知情况差距,制造交际需要,以组织交际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很多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学生达到了一定水平,还可以内外结合,让学生分别到课堂之外去了解不 同的情况?查资料或采访∗,然后回来凑情况、讨论。
能让学生走出课堂,交际情景就更真实了真实情景的第三个要求?语言要真实要让学生接触当代英美人真正写的 讲 的 英语,这一点似乎毋庸多言但是人们往往把这个与所谓典范的英语的概念连系起来,认为给学生读的只能是标准正规的英文,甚至只能是经过精选的名家之作8给学生听的也只能是发音标准语法正规的讲话,甚至连美国音也不要,只要纯正的ΝΟ我们不反对在有声英语及文字英语两方面都要给学生一种可以依据和模仿的标准但是,作为读和听的训练,学生要能获得这两方面真正的交际能力,必须读和听大量的 真实语言而真实语言中很多并不是完全规范化的当代英语 中,即使是出版了的文字,不规范的例子比比皆是至 于口语,只要把英美人?不排除有教育的英美人∗日常的谈话如实录下来所一听,便会发现不完整句、前后不接甚至明显的语法错误,加上唔唔啊 啊、吞 音 含字、反复重赘和断断续续,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很多教师担心我们的学生接触了这种英语以后,讲的写的英语会不合标准我看这种担心不大必要我们的学生的英语如果不准确,根源 恐怕不是 由于多听 了英美人的真实讲话,而倒是由于 听少 了相反,担心我们的学生由于在学校只接触正规的英语,出去工作后,一旦接触的大都是不正规的英语时,将会听不懂也看不懂,这倒是更现实的。
所以,交际教学法主 张让学生大量接触真实的英语,自然的英语,包括所谓不规范的英语这里还牵涉到一个听力材料的速度及发音清楚度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录音材料或教师讲英语的发音都应该尽量清楚,速度以学生能听懂每个字为标准,出发点是怕学生有些音和有些字听不到交际教学法倒是认为,实际的交际当中,听不到一些音或一些字是正常的在听不到一些音一些字的情况下,仍能抓住意思,跟上说话者的思路,这是一种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的训练,是英语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应该一开始就抓的任务不要以为学生对付不了,事实证明,学生对正常速度、正常弱读或缩略的英语听力材料的适应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听力的迅速提高,往往不但令教师惊讶,甚至令教师自叹赶不上交际教学法的一句座右铭是?让学游泳的人到水里去Π二、交际是一种 活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交际这个活的过程,才能学会英语换言之,在交际 活动中,过程比结果更 重要比如说,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关心的,不应该是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学生如何寻求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 重要因为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得发挥他对语言功能知识的种种运用能力,比如从上下文抓意 思,识别信号、认清语篇结构、区别主次真伪、引伸推理等等。
也只有通过这种寻求意思的阅读过程,才能使他获得功能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当然,教师如何提问题,提什么问题,是很关键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提的间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本阶段内应该具备的特定交际能力教师提了问题,让学生为自己的答案辩护,或让持有两种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辩论,都是很有效的方法有时教师还可以故意间一些并无一定正确答案的问题,这更有利于引起争论,更有利于学生 自觉去经历探求答案的过程举一个例,比如读了一篇关于邱吉尔的生平的短文之后,问学生?你认为在作者心目中,邱吉尔首先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有的学生说是政治家,因为短文一开头提出邱吉尔的名字,就用同位语形式点出,“著名的英国政治家”8开宗明义,开端就点出最重要的意思有的学生说,是军事家,因为短文中间用较长的篇幅写他在二次大战中的功勋,用篇幅一长度突出重点有的学生说,是文学家,因为短文最末一句特别指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8结尾往往是全篇主旨所在这问题不一定有所谓正确答案,但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 中,要学会辨认英语里区别主旨与陪衬用的是什么语言信号,表明轻重层次用的是什么语言信号,标志同等份量用的又是什么语言信号,等等通过这种激发学生思索的问题,学生就能逐步学会看文章如何探索作者的真正 意思,也就能逐步获得阅读所需要的交际本领。
英国著名学者克·康得林 教 授?Θ :Ρ :Θ“∃/ %%∃ ∗曾经说过?阅读中,要“检查 学生的理解过 程,而不是理解结果”Θ37 ,∋3 % ?7!∀)? 3 ∃/ %∃0,∃!∋∋3 %?7!∀)? 3 ∃ 5%!∃·”∗ 这可说是交际教学法的精髓而且不仅适用于阅读,也适用于 听力、口语、写作教师应该把每次的听、说、读、写 活动都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学生在探索前进的过程注意这个过程,了解这个过程,激发这个过程,引导这个过程,帮助学生把这个过程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从无 理性变为有理性,从无规律变为有规律—这 就是教师的作用三、交际 活动必须由学生本人去经历这其实是很显浅的道理,但往往容易为人所忽视这就是所谓语言教学要以学 生为主无论是听、说、读、写,都应让学生去进行,他才可能学到听说读写的交际本领写”似乎问题不大,总不 会让教师去代学生写说”也 很明显,是学生在说还是教师在说,一眼便看清近年来英语教师多数也 注意到要多给学生 说的练习机会问题只在于 这练习是真正的交际活动,还是只是鹦鹉学舌至岭“读”,很奇怪,大多数教师一 向不大愿意让学生自己读,总爱满堂讲解,每词每句都为 学生解释。
这一来,就不是学生在读,而是教师在代他读了每次如此,结果完全剥夺了学生 自己去读,自己在读的过程中解决 间题,学会读的交际能力的机会我们前 面提到过,阅读远不是只知道单词、语法就能做到,而是需要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切身处地的阅读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才能获得举一个例,阅读时碰到不理解的单词,怎样跳过去或从上下文懂得它的意思这是交际能力当中很婆本的一 项如果每次教师事先把生词都解释了,学生 又如何有机会练出这种能力+即使让学生白己去查生 词,如果是事先查,同样也练不出边读、边跳、边猜这 种实际阅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除了这种对付生词的能力,其他阅读能力也一样,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才能练出来听力训练,也有同样的问题每次教师先把大意都讲了,学生就永远没有机会培养出听取大 意的能力每次教师把 生词都解释了,学生就永远学不会在听的当中对付生词这样,将来工作时听外国人讲话或听广播,必 然会常常碰到生词,就只好发楞,无法听下去所以说,交际 活动是学生 自己学交际本领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教师不要代替他,更 不应 该剥夺他亲厉这个过程的机会换言之,交际教学法认为,获得一种新语言是学生的内在变化教师作为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