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朗溪田氏土司历史简论.doc
16页目 录题 目 2摘 要 2关 键 词 2英文注释 2正 文 3~13一、朗溪田氏土司的传承演变 3二、田氏土司的影响 6 1、经济 6 2、政治 7 3、文化 8三、朗溪田氏土司特点 10 1、朗溪土司的隶属关系 10 2、与思南宣慰司的关系 11结 语 13注 释 13参考文献 14成果申明 16致 谢 16贵州朗溪田氏土司历史简论蒋茂琴(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土治土的统治政策,这种政策是由羁縻制发展而来,元明清三代把这种制度通常被称为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作为封建中央王朝治理地方的一种特殊制度,在地方上的治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且对该地方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在探索明清时期贵州朗溪田氏土司的传承演变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朗溪田氏土司的影响和特点关键词:朗溪 田氏土司 影响 特点作者简介:蒋茂琴(1988- ),女,土家族,贵州省印江县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08级历史学学生 Guizhou Lang Xi Harada history on Tusi Jiang Maoqin(Guizhou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Guiyang Guizhou 550025)Abstract: Yuan during the three dynasties in the border in the southwest minority areas mainly treating soil with soil rule policy, this policy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ree generation of this kind of system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Tusi System. The Tusi system as the feudal dynasty central government places a special system,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lace to produce a series of effects contribute.In this paper, in the exploration of Guizhou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ang Xi Tian chieftain of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foundation, focuses on Lang Xi Tian toast and the impact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Lang Xi Tian toast Influence Characteristic 封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一套特殊的统治制度,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方实行土司制度。
朗溪土司即是在元末明初设置的,最终是在民国时期才消失朗溪土司最早是由沱江宣抚使田儒铭征服朗水十五硐之后分封给第五子田茂能的田茂能是朗溪土司的第一任长官司,以后按照封建宗法嫡长子继承制承袭本文从朗溪田氏土司的传承演变情况和影响及它具有的特点等方面去探讨朗溪田氏土司一、 朗溪田氏土司的传承演变贵州在元为湖广、四川、云南三行中书省分区管理的地方,没有统一的管理,地方势力大的土酋自立为王,割据一方朗溪在元朝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下辖的一个洞,隶务川县,《新元史》载:“张家洞 朗溪洞 施秉前江等处至元二年置[1] 这是朗溪作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的最早记载根据郑士范《印江县志》记载,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复置思州军民安抚司印江地形成思邛江长官司、朗溪蛮夷长官司、厥册蛮夷司、隘门巡检司等土司机构 [2]朗溪蛮夷土司初设于此时至元二十九年(1292),思州军民安抚司改为思州军民宣抚司,隶属当时的湖广行省,朗溪蛮夷司仍然归思州军民宣抚司管理元末,中央王朝走向衰落,地方势力趁机扩张,各势力之间战争不断,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朗水十五硐苗民叛乱,明洪武二年下令沱江宣抚使田儒铭率兵剿平朗溪田氏的始祖,沱江宣抚使田儒铭,元至正间,征十五硐有功,封昭信校尉定蛮威武大将军敦武侯。
洪武元年,奉调助剿周文贵于鄱阳湖有功,凯旋招服中林验硐、筸子坪、五寨、朗溪、平头、都平、万山等处蛮夷,克服辰蛮,招降夷洞间,通云贵大道,命三品服色,榜文一道,诰封忠顺大夫,任沱江宣抚使,五子从征,俱各有功,将所辟地方赐各分守,听封敕命洪武)五年壬子,奉敕封五子世爵,各降印信承袭[3]田儒铭平叛之后划分征服的地盘,分别授予自己的五个儿子,第五子田茂能授为朗溪正长官司,朗溪田氏最早因功受封明洪武五年,田茂能任朗溪司正长官洪武十年(1377),朗溪蛮夷长官司改今名,隶思南宣慰司,永乐十六年改隶乌罗府,正统四年废乌罗府改今属,编户二里[4]洪武十年,朗溪蛮夷长官司改隶思南宣慰司田茂能,因随父在外征战,未赴朗溪任朗溪司第二任正长官田仁泰,征治古、答意有功,准袭父职,同父一样,未到朗溪就职朗溪蛮夷长官司实现管理是在正统年间,第三任田宏高始赴朗溪任,于正统七年承袭父职,始建朗溪土司城在《征蛮实录》中有“改名朗溪司,修衙上任做官,□□□□吏目,授权管理又表分茅祚土,安定边界[5]的记录至此田氏土司正式对朗溪地实施统治田氏土司按照封建宗法嫡长子继承制承袭,从田茂能到田养民严格沿袭这一继承制度根据《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民族志资料汇编》(土家族)和朗溪田氏族谱资料及其它关于朗溪土司的记载,田氏正长官司的世袭情况如下:名 字生卒时间任职时间事 迹备 注田茂能1348年-1391年1372年-1391年征朗溪、治古、答意未赴朗溪就职田仁泰1369年-1442年1386年-1442年招抚治古、答意未赴朗溪就职田宏高1390年-1468年1442年-1468年修建朗溪长官司衙署始建朗溪司田 丰1433年-1491年1469年-1490年本司铺修衙署。
兼署水德司印田 稷1451年-1490年1490年建本司土城 修鼓楼田庆嘉1465年-1523年1490年-1522年镇守四川隘口赵家渡,筸子坪田兴邦 ? -1566年1523年-1566年修筑司城围墙田应猷 ? -1597年1567年-1597年田儒胜 ? -1632年1597年-1632年孙袭祖职田养民 不详1633年-1681年奉命年终办年报水以为例投降清朝田仁寿 不详1681年-1703年代理司务田宏鼎 不详1703年-1734年修大观桥田祖爵 不详1734年-1776年合水场修建万寿宫,踏勘处理梵净山的金矿田宗启 ? —1808年1776年-1808年田兴德 不详1811年-1861年孙袭祖职(清朝废朗溪土司)田应朝1830年—?1861年-1875年侄袭叔职田景痒 不详1875年-1897年田儒煓 不详1897年-1916年从以上承袭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朗溪田氏土司设置是在洪武年间,经过田茂能、田仁泰两代的发展,第三代田宏高时,开始在朗溪修筑治所,前两代长官只是接受封号,未到朗溪就职且前几任都有一定的事迹,田茂能镇压治古答意土司有功受封,田仁泰也是镇压治古、答意叛乱,田庆嘉奉命镇守四川隘口赵家渡,筸子坪,田宏高不管是镇压当地或周边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