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ppt
34页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婴儿期是儿童想象的发生期¡(二)幼儿期是儿童想象最发达的时期 1、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4、想象形象生动,具有很大的夸张性第一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一、 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二、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想象与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1.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2.情绪影响想象¡(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一)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到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二)想象萌芽的表现与特点¡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简单的相似联想 ¡3.没有情节的组合 ¡【案例】一个1岁8个月的孩子,左手抱着布娃娃,右手拿起 一片塑料雪花片往娃娃嘴里放,同时发出“嗯啊——嗯啊”的 咀嚼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看上去只是妈妈喂自己的记忆表象的再现,但其实它已经 迁移到一个新的游戏情境中了,而且表现出诸多的“代替”功 能:娃娃代替自己,自己代替妈妈,雪花片代替园饼干。
这 种“代替”,就是“想象”¡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 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案例】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 然,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被他咬了一块的 园饼干看了片刻,然后把它高高举起来,并 高兴地喊着:“妈妈!看!月亮!”¡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 替另一物例如,从生活中掌握了把小女孩 称作“小妹妹”的经验,在想象中就把玩具娃娃 代替小妹妹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 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 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①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②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③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 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 去当小学生¡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头脑中不进行 任何想象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 的物体形态之后,才想象到自己作品的意义。
¡【案例1】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咋看起来有声有 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 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的 孩子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 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他们都随着这种零乱的情节进行想象,感到满足¡也就是说,幼儿的想象往往并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 于想象进行的过程¡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不仅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也容易为自己的情绪和 兴趣左右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 想象的方向 ¡【案例1】在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 去的小鸡,产生了这样的想象:鸡妈妈最后又把小鸡救回来 了 ¡【案例2】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 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 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说:“它跑到树 林里去了 ¡二、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三、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发展¡再造想象在学前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四、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案例】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了医院,幼儿很想去看妈妈 ,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 院去看妈妈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幼儿混淆想象 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谎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与脑功能的开 发¡1、综合训练的宗旨¡ 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的宗旨是,以儿童生 理成熟特别是大脑发育的规律为基础,依据个 体发展的早期大脑具有可塑性的原理,运用心 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幼儿的感知 、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 及语言理解和表达等认知功能等进行系统的科 学训练,早期开发儿童的智能 ¡ 2、综合训练的内容3、综合能力训练与脑功能开发¡(1)脑的发育速度快 (四大高峰) ①母亲怀孕后的第10—18周,胎儿大脑神经细胞增加 极快,是胎儿脑细胞生长的第一高峰; ②出生后的第一年,脑的发育很快,在出生后第三个 月,出现了脑细胞生长的第二高峰; ③ 5-6岁是脑和脑机能显著加速的时期,即出现大脑 发育的第三次高峰;④13~14岁则是脑及其机能显著加速的第四次高峰¡(2)脑发育的可塑性大 (二)综合训练的方法¡活动法(游戏活动为主)¡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只有引起幼儿兴趣的“教 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引起幼儿的兴趣,取决于两个条件:¡①游戏活动内容和方法的直观形象性,活动方式的多 变性、使幼儿感到有趣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各种心理机能得到相应的训练。
¡②课题任务的难度要适中,使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尝 到“发现”的乐趣,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 和表扬¡其他各种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各种艺术活动等均能 进行有关的认知训练 (三)幼儿认知发展各领域的训练目 标和训练建议1、对事物的各种基本物理属性的认知(1)对颜色的认知①训练目标¡幼儿认知颜色能力的发展表现为越来越精确地 分辨各种不同色调、饱和度和明度的颜色,并 能准确地说出某一种颜色的名称对小、中、 大班儿童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认识和说出红、黄、蓝、绿四种常用颜 色的名称¡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说出紫 色、褐色、橙色、白色、黑色、灰色等颜色的 名称¡大班;在小班和中班的基础上能区分同一种颜 色的不同鲜明程度(饱和度)如绿、浅绿、深 绿;红、浅红、深红等②训练方法 ¡教学完全以游戏方式进行,并遵循个别—— 一般——个别的认识活动规律 ¡在幼儿园每天“分享经验” 的时间,让孩子 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说出每种物品的颜色 名称的用途¡分类活动 ¡分类组合动作活动 ¡绘画 ¡手工活动 ¡颜色代码活动(2)对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①训练目标¡ 小班:认识并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三种基本的 形状,懂得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中班: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几何形状、引导儿 童认识到:即使几何图形的位置、角度变换了,但还是 原来的图形;各物体虽然形状不一,但离不开基本的几 何图形式结合具体实物,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组成 教会儿童区分三个物体的大小并会排序¡大班:认识几何图形的分解和组合,如一个长方形能分 解成若干个小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能分解 成若干个三角形等,并懂得将分解开的图形重新组合成 原来的图形;学会将5-7个大小按次递增(递减)的物 体排序②训练方法¡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厚纸板做的正方形(颜色和大 小不同)让儿童摸摸并说出其相同的地方(4个 角、4个边、4边相等),再让小朋友上黑板正方 形的外周(描几个),最后总结出共同的地方是 四个边、四边是直线、四条直线一样长再让儿 童观察教室,找出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让儿童闭上眼睛,给他们各种圆形的小物品(如 汽水瓶盖、钱币、小扣…… ),让他们触摸, 猜猜是什么东西,然后让小朋友说说每一物品的 功用、颜色、大小,最后启发他们说出共同的特 征——圆形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一)丰富感性经验 ¡【案例】一幼儿教师领班上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 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 真想采下一片白云。
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甜 那是棉花糖啊!”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多 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 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 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 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 ¡(二)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 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案例】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 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的玩,迷路了,怎么办呐?¡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 ,幼儿会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 可以找警察叔叔啊?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拔打110啊 ?¡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 爱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了丰 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次,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意 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 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 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
¡【案例】画意愿画《梦》的时候,有个幼儿画上了月亮还有 星星,并且画的月亮有个大缺口¡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教师就问:“你怎么 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 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 不是从这儿咬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教 师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 月食的形成过程 ¡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 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案例】音乐欣赏时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 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会雄赳赳 气昂昂的大踏步前进,还说自己是解放军,自己是小海军等 ,当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 老师,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 飞啊,我好美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兴奋愉快, 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三)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 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传 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 ¡这样做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 当今的素质教育,应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 造性想象¡【歌德的故事】歌德小时侯,妈妈给他讲述故事时,讲一段 总是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未来,也许正是基于 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最终使歌德成为世界上著名大作家¡四)利用游戏推动想象力¡游戏示例:¡1.角色游戏¡可根据故事或童话的情节和内容,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在 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塑造角色还可 以让他注意现实生活中角色的特点,来丰富他的游戏情节, 如上公共汽车观察售票员是怎样工作的?到理发店理发,留 心观察理发师的一举一动,等等¡【示例】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 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 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幼 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 ¡2.造型游戏¡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造型表现,可以让孩子 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纸盒、泥沙等 自由地或按主题地进行美术、工艺等方面造 型的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