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教育民生.doc
7页关爱留守小朋友 服务教育民生近年来,南川区以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紧紧环绕民生民计,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乡单薄学校的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关爱留守小朋友,服务教育民生,大力增进教育公平发展一、南川区教育发呈现状南川区既有中小学106所,其中小学6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3所,单设初级中学9所,完全高中5所(其中市级重点中学2所),职业教育学校2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中1所),特殊教育中心1个另有电大(进修校)1所,幼儿园87所(其中公办市级示范幼儿园1所),校舍总面积102.6万余平方米全区在校(园)生规模达97098人,既有在职教职工5800人一)教育基本设施有了新的改善“十一五”期间,新建、改造、扩建城乡学校70所,合计完毕投资3.0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2倍,新建、改造、扩建校舍38.4万平方米,是“十五”期间的1.4倍,新增校舍19万平方米,是“十五”期间的1.9倍,新增教育用地503亩,是“十五”期间的3.8倍中小学塑胶运动场从无到有,投入5090万元新建成中小学塑胶运动场22块。
二)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坚持德育为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领区内“唱读讲传”系列活动,组织举办了多场爱国故事、典型诵读示范活动;组织举办了桃李芬芳、书香南川师生现场书法大赛;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构建“管、督、导”一体化共向合力的督导运营机制以中小学校综合目的考核为抓手,着力推动课程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教学效果达标率、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综合素质合格率、体质健康合格率、中职学生就业率均达原则我区一般高考上线率为 89.8 %(全国高考上线率平均为72%),重点本科上线率为14.8%(全国重点本科上线率平均为10%)三)学生资助体系有了新的发展不断完善覆盖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建设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目前,我区已建立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积极推动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试点”课题研究,不断营造社会捐资助学氛围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贯彻,每年投入资金1100万元惠及2.5万名学生;推动贯彻一般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和低保家庭学生学费减免政策,资助面达50%,每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惠及5200余名学生;在进一步做好中职涉农专业全免费的基本上逐渐推动免费中职教育,每年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惠及3900余名学生,中职资助全覆盖;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应贷尽贷,发放贷款1800余人次,贷款金额达1050余万元;加强社会捐助的统筹和管理,每年坚持开展“爱在南川·爱心圆梦”、“唐仲英爱心奖学金”、“夏仕连基金会奖学金”等大型助学活动,每年社会捐助150余万元;把助学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感恩社会、传承爱心、报效祖国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启动“四把钥匙”,克服“大班额”突出问题,“解决子女就学难”(一)“建”即加快城区学校原则化建设,新建、扩建城区学校10所,投资9500万元,新征建设用地343亩,新建校舍81812平方米新增学生容量5400人城区部分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办学规模成倍增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改造、完善隆化职业中学老校区,建成南川中学分校,南川中学初中办学规模扩大1倍二)“扶”即扶持单薄学校的改造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快均衡发展投入4049万元,改、扩建农村学校23所,新建校舍3.3万平方米,初步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3所;投入1152万元维修大有中学等27所学校校舍3.1万平方米;投入5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装备建设三)“调”即加强学校布局调节根据城乡化进程的加快,科学调节学校规划布局,使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四)“限”即严格规范招生行为,限制新生班级人数从秋期起实现了起始年级无“大班额”的目的三、实行“六大行动筹划”,培养、照顾好全区1.1万名农村留守小朋友(一)实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筹划,投入资金4521万元,实行校安工程项目52个,维修校舍10.9万平方米,扩建校舍1.2万平方米,建成中小学塑胶运动场22块。
合计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6所二)实行农村幼儿园建设筹划,我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5 所,改、扩建民办幼儿园10所,全区幼儿园达89所,在园幼儿1.9万人,保教人员1100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人学前一年小朋友受教育率达95%,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73% 近期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市政府《有关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将出台《南川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筹划》(—)年,筹划投入上千万元力求三年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9所、城乡社区幼儿园6所,改扩建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保证全区每个乡镇有1所规范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街道有2所公办社区幼儿园三)实行农村留守小朋友培养模式创新筹划我区继续推广自创的“代理家长”、“寄宿之家”“还原教育”、“社区共育”等四种模式,在全区学校增设“亲情”100门、“视频聊天室”30间,为留守小朋友亲情沟通搭建平台着力实行好重庆市农村留守小朋友“4+1”培养模式项目,并在“思想政治、人格品质、心理情感、行为养成、身体健康”等“4+1”的基本上,增长培养“艺术特长、劳动技能”等“X”项目,形成“4+1+X”的培养模式,农村留守小朋友的培养内容更加丰富,逐渐形成了营造留守小朋友成长环境的“六有”经验,即有固定的学习环境,有固定的生活条件,有固定的联系对象,有固定的心理疏导场合,有固定的家庭氛围营造的渠道,有固定的监护管护措施。
保证了农村留守小朋友“有书可读,有饭可吃,有苦可诉,有娱可乐,有家可回”,得以健康、快乐成长四)实行农村留守小朋友社会共育筹划通过履行“代理家长”制、和“三进三同”相结合建立干部联系留守小朋友制度、发挥“五老”作用等措施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怀、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小朋友,形成对农村留守小朋友社会共育机制截止目前,全区建有“重庆奥美传媒留守小朋友教育成长中心”1个,“渝电春苗之家留守小朋友活动中心”2个,“博赛村级留守小朋友活动中心”6个,以学校为依托的留守小朋友活动室50间,以村(居委)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留守小朋友活动室100间,家庭教育校外团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100场次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等6000余人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村留守小朋友实行结对帮扶,做到了“应帮尽帮”五)实行农村留守小朋友营养健康增进筹划从9月起,我区合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每个农村学生每周食用3个鸡蛋,全区近1.1万名农村留守小朋友所有受益从1月1日起,区财政预算资金630多万元用于为农村留守小朋友提供免费爱心午餐,各校通过维修食堂、增添设施等措施保障爱心午餐的提供端午、中秋、春节等老式节日期间,区四人们领导均走进学校、走进村社、走进家庭看望、慰问留守小朋友,给她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六)实行农村留守小朋友权益保障筹划做到校园安保四贯彻一是机构贯彻,建立“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制二是人员贯彻,全区贯彻了校园安全保卫支队人员11名、校警102名、专业保安407名三是经费贯彻,区里投入近1000万元完毕了学校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任务,学校投入近40万元,自行购买、使用防护装备四是制度贯彻,贯彻了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上(放)学等重点时段和治安复杂路段的“三见”制度、校园安全防备通报会商制度开通农村留守小朋友维权联系70余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