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箱涵设计说明.doc
2页箱涵说明1、概述本项目名称为金塘物流园区道路工程本项目在K0+215和K0+551处分别拟建一座跨河箱涵新建箱涵跨径为6.0×3.3m,长24m,涵顶路面结构其中行车道15m,两侧人行道各4.5m箱涵基础为30cmC20砼+30cm碎石垫层+水泥双向搅拌桩综合处理2、技术标准2.1设计规范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 TD65-04-2007)2.2设计技术标准1. 设计荷载: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2.横坡:车行道设置2%双向横坡,坡向路外;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设置1.5%单面坡,坡向路内3. 地震:地振动峰值加速度0.1g,根据7度设防4.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5. 设计洪水频率:1/506. 环境类别:Ⅱ类3、地质状况本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特性评价详见地质报告。
4、箱涵主要材料4.1混凝土涵身:C35搭板、牛腿、缘石:C30八字墙、洞口铺砌、截水墙:M7.5浆砌片石4.2钢材HPB300级钢筋必需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HRB400级钢筋必需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5、箱涵构造5.1涵身箱涵结构形式为6.0×3.3m钢筋砼整体现浇箱涵,顶底板壁厚40cm,侧墙壁厚45cm,顶底板与侧墙相交处设10x10cm倒角,涵洞正交,长度为24m,箱涵涵身在道路中心线处设置1道沉降缝,缝宽2cm,内填沥青麻絮和浆膏木板箱涵纵断面位于直线上,涵身净高3.3m不变箱涵与道路中线正交900,箱涵处河道为排水河道,无通航要求两侧洞口设八字墙,洞口以外4.7米范围内设置30cm厚浆砌块石铺砌涵身基础为30cmC20砼垫层+30cm碎石垫层+10m水泥双向搅拌桩,水泥双向搅拌桩桩径50cm,间距150cm,呈梅花状布置,布设范围:箱涵长度方向至两侧路基坡脚,共长34.2m,箱涵宽度方向两侧各处理15m,共长36.9m;水泥搅拌桩桩长布置见布置示意图6、留意事项1.对供应的设计图纸上的全部数据(特殊是坐标和标高),施工前应逐一核对,如有异议,应刚好与设计单位联系,把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发觉在实施之前。
2.箱涵两侧采纳宕渣(含泥量小于10%,最大粒径≤10cm)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底,压实度≥95%3.河道清淤后若河底标凹凸于设计基底标高时,应刚好通知设计单位,视超深状况确定处理方法4.箱涵顶板脱架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5%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能通车5.箱涵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箱涵底倒角及以下部分其次次浇筑箱涵腹板及顶板部分,且每次浇筑过程不应中断其次次浇筑前,与第一次浇筑面连接处混凝土应拉毛,浇筑过程要求混凝土震荡密实且满意钢筋爱护层厚度等要求 6.基坑施工前,业主单位应托付施工单位或有相关阅历的第三方询问单位编写基坑降排水及支护方案,并报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务必地下水位低于小方桩桩底标高同时提出地表水防、排、截水方案,保证外围水不进入施工场地7.基坑施工应做好施工场地内水的统一集中排放,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沿堤岸两侧设置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有组织的与旁边排水系统连接8. 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一般水泥采纳4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15%~20%,水灰比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满意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的水泥品牌、水泥掺入量及水灰比桩体抗压强度现场检测可在成桩28d后进行,要求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7、有关施工及质量检验标准根据《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办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