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记念刘和珍君》[1].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3782984
  • 上传时间:2023-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记念刘和珍君》 编制:邵国春【教学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 3、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品简介:《记念刘和珍君》作者是鲁迅,选自《华盖集续编》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故事会》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2、背景介绍: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

      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二、预习思考: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三、文本研习:(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情感是怎样的?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明确:第四、五部分2、齐读第四节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1、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    A、教师范读第五节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 ,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2、揭露流言家的下劣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参考: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三)赞颂青年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

      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学生先试作回答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浏览一、三、四、五部分,思考:刘和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善良温和的女子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小结:刘和珍是个善良温和、追求进步、勇敢无畏、富有责任感、勇敢无畏的爱国青年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照应前文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全班齐读,理解句子含意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他们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四)唤醒民众1、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问:“然而”的价值?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学生讨论并回答分析参考: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

      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五)鼓舞与告诫生者1、“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参考: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2、“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分析作者态度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

      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板书设计】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揭露暴行悲愤 哀痛逝者唤醒民众鼓舞生者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节选)林语堂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一下,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杨女士虽比较不深知,也记得见过几回面),合此种种理由使我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三月十八日即她死的早晨八时许,我还得了刘女士的,以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我准停课一天,因为她说恐怕开会须十一时才能开成,此后又恐怕还有游行,下午一时大家赶不回来。

      我知道爱国运动,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素来最热烈参加的,并非一班思想茅塞之女界所可比,又此回国民大会,纯为对外,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告诉她以后凡有请停课事件,请从早接洽,以便通知教员,不知道这就是同她说话的末一次了到下午二时我因要开会到校,一闻耗即刻同许季茀先生到国务院,而进门开棺头一个已是刘女士之尸身,计前后相距不过三个小时闭目一想,声影犹存,早晨她热心国事的神情犹可涌现吾想像间,但是她已经弃我们而长逝了刘女士是全校同学钦爱的领袖,因为她的为人之和顺,及对于校事之热心,是全校同学异口同声所称赞的功课上面,是很用功,是很想自求进益的一个人,看见她的笔记的人大都可以赞同,而且关于公益事宜尤其是克己耐苦,能干有为,足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我本知她是很有希望的一个人才,但是还不十分知道底细,到许季茀先生对我详述,才知道她是十分精干办事灵敏的女子上回女师大被章刘毁残,所以能坚持抵抗,百折不饶而有今日者,实一大部分是刘女士之功,可称为全学革命之领袖处我们现今昏天黑地,国亡无日,政治社会思想都须根本改造的时期,这种热心有为,能为女权运动领袖的才干,是何等的稀少,何等的宝贵!记得有一天很冰冷的晚上,到十时,刘女士才独自一人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我家里。

      这是两月前女师大演剧的第二天,是为还借用的衣服来的因为到各家去分还,所以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功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才…………刘杨二女士之死,同她们一生一样,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所以她们的死,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虽然死的可惜,却也死的可爱我们于伤心泪下之余,应以此自慰,并继续她们的工作总不应在这亡国时期过一种糊涂生活一九二六,三,廿一日二女士被难后之第三日)(选自《剪拂集·大荒集》,略有改动)【作业巩固】一、注音题:长歌当( )哭 桀( )骜( ) 立仆( ) 殒( )身不恤( )菲( )薄 黯( )然 浸渍( ) 喋( )血二、填空题:1.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叫《狂人日记》,他的小说集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