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建筑论文.doc
25页目录1 绿色建筑 .......................................................................11.1 绿色建筑含义 ...............................................................11.1.1 绿色建筑内涵1.1.2 绿色建筑与人类生活的联系1.1.3 关于绿色建筑我国资源形势 1.2 绿色建筑特征 ...............................................................21.3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32 绿色建筑可持续设计 .............................................................42.1 可持续性与建筑 .............................................................42.1.1 能源与环境2.1.2 可持续建筑的效益 2.2 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52.2.1 环境响应型设计与建设策略 2.2.2 太阳能设计 3 生态建筑的探讨 .................................................................63.1 生态建筑的类型 .............................................................63.1.1 绿色建筑 3.1.2 环境友好材料的生态建筑 3.1.3 整合生物气候建筑 3.1.4 生态屋顶系统3.2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理念 ...................................................73.2.1 与环境相协调 3.2.2 材料内部的附加能源 3.2.3 屋顶的设计 3.3 生态建筑的前景 .............................................................74 校园绿色建筑改造 ...............................................................74.1 学校概况 ...................................................................74.2 学校用能情况 ...............................................................84.2.1 能耗概况4.2.2 终端电耗分布4.2.3 空调设备情况4.3 能源使用的现存问题 .........................................................94.3.1 电力与水的能耗指标过高4.3.2 日常基本运行能耗量大 5 绿色校园建设潜力分析 ...........................................................95.1 加强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95.2 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 ........................................................105.3 充分利用水资源 ............................................................105.4 太阳能的利用 ..............................................................105.4.1 太阳能光电板5.4.2 太阳能热水器 6 校园绿色改造 ..................................................................116.1 我校路灯改造 ..............................................................116.1.1 用电现状6.1.2 解决方案 6.1.3 节能原理分析6.2 教学区及住宿区的通风系统 ..................................................126.2.1 开窗通风换气的负面影响 6.2.1 常规机械通风换气的优缺点 6.2.3 最新科技——智能“常年氧吧”通风系统 7 结语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我校的绿色建筑改造方案摘要:大学校园建筑普遍存在功能多样、系统复杂、能耗大的特点。
美国与欧洲有关绿色校园及生态校园的成功经验表明,绿色校园建筑不仅能保证学生及教师健康、高效的学习工作,还能有效的降低能耗费用及运行成本,整体建筑成本也大大下降,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大学校园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调查实测,进一步分析其进行绿色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关键词:绿色校园 实测调查 绿色特征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校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校园建筑从1978年的330万㎡发展到2001年的近2.6亿㎡[1]鉴于其特定的功能,校园建筑不仅人员密集,能源消耗大,且在建设环境、建筑策划、使用管理诸方面也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特色欧美有关绿色校园及生态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想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然而我国在校园建筑能耗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且研究水平地域差别大因此,我国各地区进行关于校园建筑能耗状况以及节能潜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具有冬冷夏热气候特征的我校建筑的建筑特征、能耗结构及各终端能耗进行现场调查及测试,分析总结,提出绿色节能改造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明建设节能、环保、生态的绿色校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绿色建筑简介1.1绿色建筑含义1.1.1绿色建筑内涵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1.1.2绿色建筑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指导规划与建筑设计,创造某种形体环境,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和村镇规划设计.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发展,目前大体分为建筑学(含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含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风景园林(含景观设计与规划、城市建筑小品与装置设计)等三个方面.目前还要提升为一级学科,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人类的生存、生活、工作、休憩、交通等活动的开始是通道和住所,人类的聚居(human settlement)为聚落点和群落,它延展为城市和乡村.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为第一产业,工业生产等为第二产业,相应的服务业为第三产业.它们之间在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城市有不同的比例,是为产业结构.近现代的工业发展及其现代化就成为城市的现代化,它是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过程和一种现象,是一种阶段性的人居环境的水平和程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全球性的问题常常是要共同应对的.如全球气候变暖,就要求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节能减排,建设集约型的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矛盾.1.1.3关于绿色建筑我国目前资源形势当今我们国家仍面临着人口问题,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明显,发展进程有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给这个人口大国带来了种种矛盾,衣食住行都是需要解决的矛盾,我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按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来行事.城市化进程及其发展的快速,带来了农民进城,城乡一体,城市规模扩大,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口教育及其素质的提高,城市乡村的居住建设、城乡福利、保障性体系和社区综合配套的逐步完善.城市和乡村的形态变化也随之而产生,人们的福利、信息、交通等成为人类聚居环境的大事.高技术、高信息化还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改变休憩类型及其空间变化,于是在同一个地球上“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成为我们研究地球空间的一大课题,科教兴国,创新型的国家都要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教育开始,一切物质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都与之相关.其次是土地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但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耕地.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而适宜的耕地是在几个大江大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和内陆的盆地,大片的沙漠为不可耕种的土地.农、牧、渔的给配,生产发展,有序的规划和自然力的增长,有机的规划、控制、保护都是我们研究所要注视的.我国有3.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海洋与岛屿的规划建设怎样与生产、旅游相结合.广大的国土有多种气候条件和自然景观,与之相背的也是多种自然气候灾害的袭击.我们面对着台风、洪水、地震、冰冻、酷热、风沙等灾害,要做好防御措施,建造宜人的环境必然要尽可能的防止灾害.几年来,冰冻、地震、雪崩、洪水、台风、地质、恐怖袭击、传染病等都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必要防备点.充分利用耕地和扩大耕地,是我们求得生存、生活、休憩条件的重要措施,由于各种地质地貌带来的多样性,我们要重视山地城市和建筑的研究,山地景观的研究,濒水城市规划建筑的研究,平原城市的研究.建筑与规划是一种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研究,国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需要.粮食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的法律、道德、伦理等都建立在这些价值观上.土地和房地产的开发有紧密联系,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支撑政府开支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的生长点.城市土地的发展涉及城乡关系、城中村、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建设.水资源也是个问题.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特别在西北部干旱地区,节约用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水资源对于生活和工业都十分关键,供水排污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能源也是个问题.我国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少石油和燃气,所以影响了社会的燃料供应,同时,用煤和汽车的尾气排放都直接影响城市的大气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乡建筑都要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及其环境是研究建筑的重要课题.综上所述,建筑、城市规划、景观学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如城市设计、城市基础设计的决策,全球变暖影响下的建筑规划设计及建设都会产生更大政治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