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列宁的新闻论着及其对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ppt

5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90651158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6M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列宁的新闻论著及其对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 没有革命报纸,我们决不可能广泛地组织整个工人运动我们不相信阴谋手段,我们不用单独的革命行动去破坏政府;我们的实际行动口号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老战士李卜克内西所说的:──学习,宣传,组织,这些活动能够而且必须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列 宁 目录第一第一节 建党 建党时期的新期的新闻论著著第二第二节  夺权时期的新期的新闻论著著第三第三节 建 建设时期的新期的新闻论著著第四第四节 列宁 列宁对马克思主克思主义新新闻学的学的发展展2024/9/152 2024/9/153第一节 建党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火星报》和列宁的新闻论述列宁(1870-1924)n一生是职业党务工作者、政论作家和国务活动家、高明的政治家,具有组织者和鼓动家的天分n1900年12月,在德国创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的机关报《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n1903年7月,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2024/9/154 俄国工人政党的特点n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原本属于第二国际,早期组织结构与欧洲其他社会民主党接近。

      但是由于受到沙皇警察的破坏,处于秘密小组活动的狭小范围,派别习气过强,内耗严重n1903年党的二大上,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n列宁的使命:重新建党,行动一致的党列宁和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成员们(1897年) 2024/9/155 通过党报建党n特殊的俄国条件下,列宁希望创办一种全国性的机关报,集中全党最有才干的人员,不仅传播思想,而且通过报纸的代办员系统,联络处于分散状态下的各个社会民主主义小组,最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重新建党n吸收德国社会民主党“红色邮政”的经验,以及法国工人党的办报经验2024/9/156 《火星报》n1900年12月,创办于莱比锡随后转移到伦敦、日内瓦出版n超强的编辑部:国内党的活跃分子列宁、马尔托夫、波特列索夫,国外劳动解放社成员普列汉诺夫、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德,列宁承担主要编务n第一个全俄马克思主义政治报n列宁主持第1-51期1903年11月,列宁退出编辑部,孟什维克篡权,主持编务,至1905年第112期停刊2024/9/157 列宁和《火星报》编辑部成员:格·普列汉诺夫、尤·马尔托夫、维·扎苏利奇、帕·阿克雪里罗德、娜·克鲁普斯卡娅 2024/9/158 《火星报》编辑部声明n1900年内,列宁起草了两稿《火星报》声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办报方针”。

      n党报的马克思主义方针,并不意味着只允许发表一种编辑部认为正确的意见,而是体现在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能够使党报成为全党同志讨论一切问题的场所,通过讨论,消除分歧,达到新的思想一致2024/9/159 《火星报》社论第4号《从何着手》n“创办全俄政治报应该是行动的出发点,是建立我们所希望的组织的第一个实际步骤,并且是我们使这个组织得以不断向深入发展的基线”n“报纸不仅是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就后一点来说,报纸可以比做脚手架,它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围,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便于各个建筑工人之间的联络,帮助他们分配工作和观察有组织的劳动所获得的总成绩2024/9/1510 《曙光》杂志与“灌输”理论n公开出版的党的杂志《曙光》,“杂志主要是宣传,报纸主要是鼓动”宣传是从理论上说明问题,鼓动是直接激发群众的情绪n灌输论: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工人的政治斗争必须有职业革命家从理论高度给予科学的指导,从外部灌输到工人运动中n考茨基1901年率先论证,“科学的代表人物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现代社会主义也就是从这一阶层的个别人的头脑中产生的,他们把这个学说传授给才智出众的无产者,后者又在条件许可的地方把它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

      2024/9/1511 党报与中央的关系n三大,建立单一的中央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任命机关报主编(党章第五条)n1906年四大,孟什维克占上风,重新回到二大体制列宁随即创办布尔什维克的公开报纸《浪潮报》和秘密机关报《无产者报》n1907年五大,布尔什维克占上风,建立单一中央委员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由中央委员会指定n1912年,布拉格会议后,群众性工人报纸《真理报》实际上成为中央委员会机关报n列宁作为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人,特地迁到离彼得堡较近的波兰城市克拉科夫领导该报2024/9/1512 二、建党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一)建党的着手点(一)建党的着手点————办报1.通过党报的宣传和鼓动,从思想上团结党2.通过党报制定统一的党纲和党章,形成全党的中心3.通过创办党的机关报的实际步骤,可以使宣传和鼓动的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刻,更具战斗力4.通过创办全俄政治报可以对工人群众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政治训练,为建党打下阶级基础5.通过创办报纸来建党,是俄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斗争方式2024/9/1513 (二)(二)报纸工作的工作的纲领————全俄政治全俄政治报1.要集中进行经常性的鼓动工作,必须利用定期出版的报纸。

      2.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全俄的报纸 3.当前最迫切的是出版全俄的政治性的报纸 列宁强调和实践了创办全俄政治报的思想,生动地表明他不仅忠实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而且根据俄国的特殊国情和俄国工人运动的特殊条件,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 2024/9/1514 (三)党(三)党报的三个原的三个原则————集体的宣集体的宣传员、、鼓鼓动员、、组织者者 其一,“引线”引线使每一块石头而且使每一小片石头都能得到应用,使它们相互衔接起来,形成一座完整而统一的大厦的轮廓 其二,“脚手架”列宁想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全俄政治报这个“脚手架”,是为修建俄国工人阶级政党这个“建筑物”服务的如果党建成了,那么全俄政治报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如果没有全俄政治报,便无法建成真正的工人政党2024/9/1515 (四)党(四)党报编辑工作原工作原则1.按照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报,原则性2.直接展开同志般的论战,交锋性3.从理论上阐明事件,理论性2024/9/1516 2024/9/1517第二节 夺权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夺权时期的新闻论述n二大通过党章,分设两个并列的中央领导机构,设在国内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党的实际工作,设在国外的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在思想上领导党。

      由于处在秘密状态下,中央委员会和党报编辑部都可以自行增补委员或编辑n选举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时,列宁、马尔托夫和普列汉诺夫入选,马尔托夫拒绝参加后来普列汉诺夫邀请其他原火星报编辑回到编辑部,由于他们持孟什维克立场,列宁退出n列宁被增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但是由于孟什维克再占上风,列宁又退出中央委员会n布尔什维克在两个中央机构中失去地位2024/9/1518 1. 《给同志们的信〈关于党内多数派机关报的出版〉》n写于1904年11月29日 ,提出“捍捍卫自己的立自己的立场,,捍捍卫党性党性”的口号 n列宁强调,如果没有自己的机关报,如果少数派控制中央机关报的情况不改变,那么就不可能捍卫多数派自己的立场和捍卫党性n必须动员和组织一切写作力量参加和支持新机关报的工作n列宁特别强调加强同国内外沟通的重要性 2024/9/1519 2.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n提出党的出版物和文学的党性的口号,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 n“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n列宁驳斥了把坚持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同创作自由对立起来的言论 n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社会主义而创作的自由,才是真正自由的写作。

      2024/9/1520 列宁在马克西姆·高尔基家里做客时和波格丹诺夫下象棋1908年4月摄于意大利卡普里岛) 2024/9/1521 3. 《统计学和社会学》 n此文针对当时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中缺乏历史观点和具体分析的情况,就如何驾驭事实、用事实说话提出看法n就如何使用事实,列宁提出了这样的原则:“应当设法根据准确的和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基础……否则就会怀疑那些事实是随意挑选出来的,怀疑可能是为了替卑鄙的勾当作辩护而以‘主观’臆造的东西来代替全部历史现象的客观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n根据这一原则,列宁提出,在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应该引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2024/9/1522 4. 《怎样保证立宪会议的成功(关于出版自由)》 n“资产阶级社会的‘出版自由’就是富人有自由在每天数百万份的报纸上有计划地不断地欺骗、腐蚀和愚弄穷人──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群众n怎么斗争呢?列宁指出:“这个办法就是报纸的私人广告业务由国家垄断n列宁指出,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征用印刷所和纸张,供劳动人民使用 2024/9/1523 二、夺权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一)党(一)党报事事业的党性原的党性原则1.“党的出版物”和“党的文学家”,党的报刊和党的报刊工作者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同时又要赋予党的报刊和党的报刊工作者充分的批评自由和讨论党的决议的权利。

      2.宣传鼓动的策略 3.宣传马克思主义4.党的出版物的多元化5.区分通俗与庸俗6.合法报刊和秘密报刊2024/9/1524 (二)(二)论资产阶级报刊和出刊和出版自由版自由1.资产阶级报刊是卖身的文丐2.资产阶级出版自由是富人和资本的自由2024/9/1525(三)党(三)党报业务工作工作指指导思想思想1.摈弃“作者写、读者读”这一资产阶级报纸习惯2.依靠工人捐款办好工人报纸3. 建立一个战斗的编辑部 2024/9/1526第三节 建设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建设时期的新闻论述n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n历史性转变:从夺权到建设n俄共第八、九、十二大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报刊工作做出了重要决议n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七年的实践与理论,列宁新闻思想的新阶段1917年4月,列宁在斯德哥尔摩2024/9/1527 剃了胡须后带着假发和鸭舌帽的列宁(1917年列申科在拉兹利维根据俄共(布)中央的指示为列宁制作了一张假证件,身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工人伊万诺夫凭借这张证件,列宁得以逃到芬兰以躲避临时政府的追捕 2024/9/1528 “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n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武装干涉、白卫军叛乱、资产阶级反抗、经济生活崩溃边缘。

      1919年党的八大规定党内暂时“直接实行军事纪律”n“党的一切事业,可以集中的(出版工作、宣传等)就应当为了事业的利益而加以集中n“党和苏维埃的报刊”决议:“党委应当给予编辑部以一般的政策上的指示,并监督指示的执行情况但是即便如此,“不要干涉编辑部日常工作的细节”,“战时书报检查应当严格限制在作战和军事组织性质的问题范围内2024/9/1529 1.《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n1918年3月31日,俄共中央全会确认,俄国夺取政权时期已经结束,当前党和苏维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全会委托列宁起草党内报告n初稿的第十章、定稿的第六部分《组织竞赛》,集中论述了新时期的报刊工作2024/9/1530 论述n“我们应当而且一定要把报刊从发表耸人听闻的消息的工具,从报道政治新闻的普通工具,从驳斥资产阶级谎言的工具,变成在经济上重新教育群众的工具,变成向群众介绍如何按照新的方式组织劳动的工具n列宁强调指出,新的历史时期中的报刊,应当在社会监督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巨大作用 n列宁还重点指出了报刊在组织竞赛、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方面应该发挥重大的作用 2024/9/1531 2.《论我们报纸的性质》n当时报刊宣传鼓动方面的主要缺陷:“现在,老一套的政治鼓动,即政治空谈,占的篇幅太多了,而新生活的建设,建设中的种种事实,占的篇幅太少了。

      n提出著名的“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的口号n战斗性:不能对落后、混乱和官僚主义默不作声n“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的议论多深入生活多注重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多检查检查,看这些新事物中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2024/9/1532 3.《关于出版自由的法令》n1917年11月9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第三天,列宁签署颁布《关于出版自由的法令》n“应予查封的仅仅是下列报刊:1、煽动公开对抗和不服从工农政府者2、通过恶意中伤歪曲事实来制造混乱者3、挑动从事犯罪(即刑事犯罪者的)活动者n“在新秩序确立之后,政府对报刊的各种干预将被取消到那时,报刊将按照这方面最广泛、最进步的法律,在对法院负责的范围内享有充分自由2024/9/1533 4.《关于出版自由的决议草案》n针对部分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反对而起草当时有八人辞职,反对“政治恐怖手段”n到1918年9月,俄国至少有226种资产阶级的商业报纸和235种非布尔什维克报纸合法发行n“资产阶级认为,出版自由就是富人有出版报纸的自由,就是资本家霸占报刊n“工农政府认为,出版自由就是使报刊摆脱资本的压迫,把造纸厂和印刷厂变成国家的财产,让每一个达到一定人数的公民团体都享有使用相应数量的纸张和相应数量的印刷劳动的同等权利。

      2024/9/1534 5.长信《关于出版自由》n1921年,米雅斯尼科夫给中央委员会报告书、《伤脑筋的问题》,要求给予一切政治派别以言论出版自由,给一切人以言论出版自由n列宁回长信《关于“出版自由”》,肯定:“‘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为什么呢?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n现代出版自由,本质上就是组织政治组织的自由,报刊是政治组织的中心和基础,出让这个自由,就是政治自杀,就是把武器交给敌人不能用自由来医治党的毛病,只能用无产阶级和党的办法来医治2024/9/1535 1920年2月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在克里姆林宫的寓所和美国记者林肯·埃尔交谈(电影画面)(摄于1919年11月7日) 2024/9/1536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与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格里戈里·叶夫谢耶维奇·季诺维也夫交谈布勒摄影) 2024/9/1537 1923年,俄国国内形势好转,列宁身体恶化,只能口授少量文章,谈最重要的问题向十二大提出监督中央委员会工作的建议。

      有意提升党和苏维埃报刊在党和国家中的监督作用,并且开始考虑市场经济下报刊的竞争问题,但是列宁的去世使形势变化2024/9/1538晚年列宁列宁在病中(摄于1923年8月) 二、建设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一)(一)报刊:刊:经济教育的工具教育的工具1.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2.少发知识分子的空泛议论,多刊登生产建设的实际材料3.少报道些领导人的活动,多一些群众活动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公开报道4.设立“黑榜”,揭露错误5.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建设新生活的热情2024/9/1539 (二)(二)报刊刊组织生生产宣宣传的方法的方法1.出版两种报纸,指导性报纸和群众性通俗报纸2.不要把法令当作生产宣传的形式,而应该注重实际材料的传播3.广泛吸收专家和有专长的工作人员参加生产宣传,切实改进文风 4.倡导利用生产宣传推动经济建设的风气2024/9/1540 (三)社会主(三)社会主义出版自由政策出版自由政策1.“绝对自由”和“纯粹的民主”是没有的2.封闭资产阶级报纸,剥夺敌人复辟的思想武器3.剥夺资本家的印刷所和纸张,也就剥夺了对方的出版自由4.战胜资产阶级报刊的重要手段——对广告进行国家垄断。

      5.从政治和物质上保障工农群众享有出版自由列宁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出版是政治组织的中心和基础,出版自由等于建立政治组织的自由这一观点明确地揭示了出版自由口号的本质和要害 2024/9/1541 (四)社会主(四)社会主义新新闻工作工作业务指指导思想思想1.日常的宣传和鼓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性质2.社会主义报刊具有宣传、鼓动和组织的社会功能3.公开报道的原则4. 讲真话的原则 2024/9/1542 (五)无(五)无线电广播的性广播的性质和特点和特点1.列宁说无线电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是“千百万人的群众大会”因此,无论是就进行宣传和鼓动来说,还是就举办讲座来说,发展无线电广播,都是绝对必要的2.列宁曾指示教育人民委员部重视电影工作,要求他们把电影分为两类,实行分类指导:一类纯属宣传功能的影片;一类是专为做广告和谋取赢利的娱乐片,但其中不能有黄色的反革命的内容 2024/9/1543 (六)共(六)共产国国际报刊工作的原刊工作的原则和策略和策略1.列宁在领导共产国际的工作中,强调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克服否定党性和否定纪律的倾向和现象第二,要反对只根据革命情绪来制定革命策略的思潮和做法。

      2.列宁还专门拟定了《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对报刊工作的原则、策略、纪律作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一条为:“日常的宣传和鼓动必须具有真正的共产主义性质党掌握的各种机关报刊,都必须由确实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 2024/9/1544 2024/9/1545第四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 一、系统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n马恩时代基本没有使用过“党性”概念,他们用的是“党派观点”、“党派利益”、“倾向性”n党性,即党的观念或意识,行为与言论遵从党的纲领和党章,是与小组习气和派别性相对立的概念n党报的党性:“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n党性原则核心要求:党的出版物应当自觉地把自己看作党的总的肌体的一部分,把举办党的出版物的事业自觉地看作党的总的事业的一部分n列宁指出了识别党性与非党性的几个依据,那就是党纲、党的策略决议和党章、国际社会民主党的经验2024/9/1546 二、构建党的报刊的领导体制n在无产阶级政党未建立之前,无产阶级报刊编辑部实行的是“主编负责制”,即负责创办和主编报刊的人对报刊负全责,在编辑部内部实行独立负责的制度。

      n出于对沙皇政权对工人运动的残酷镇压和俄国工人党报长期在国外出版的实际需要的考虑,列宁在1903年曾提出过“两个领导中心”的党报体制草案n列宁倡导与实践的中央机关报处于中央委员会直接领导之下,中央机关报完全对中央委员会负责的党报领导体制在1917年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最终形成,这一体制经过共产国际的组织规定和纪律约束,成为20世纪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党报领导体制的主要形式 2024/9/1547 三、对党内民主建设中报刊机制的初步总结n列宁高度重视党报在形成党的真正的公众舆论中的强大功能 n列宁主张利用党的报刊开展公开的争论和论战,以推动党内的广泛的思想交流 n列宁甚至倡导出版“争论专刊”,用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n对于党内少数派同志,以及在一些问题上的少数人的看法,列宁表示尊重,并尽力加以保护 2024/9/1548 四、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报刊性质和功能的探索n列宁强调,报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生产为中心”n列宁强调,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组织,都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n为使报刊能够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工具,列宁还对具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法,比如说少一些政治喧嚷,多谈一些经济建设,出版重点报道经济工作的报刊等,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和好的方法。

      2024/9/1549 除列宁外,斯大林、加里宁、高尔基(图左—右)等俄共(布)报刊活动家的新闻观点对苏联的新闻工作也有一些影响 2024/9/1550 罗莎·卢森堡、葛兰西、季米特洛夫、铁托等人(图左—右)把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新闻思想的某些观点,向前发展和深化了,使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新的历史条件和不同民族特点的国家里,显得更有生气,更有理论的活力 2024/9/1551 思考题1.列宁关于通过创办全俄政治报建党的思想2.列宁关于“党的出版物和党的文学家”的口号及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3.列宁关于报刊是经济教育的工具的论述4.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出版自由的思想及政策5.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024/9/1552 阅读书目1.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第七章至第十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2.赵水福、傅显明:《列宁与新闻事业》,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3.夏鼎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理论与实践》下篇,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4.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第二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24/9/155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