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讲-实例4-3D-01-拆分型腔、型芯.ppt
11页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1实例四实例四 平板电脑保护壳热流道模具平板电脑保护壳热流道模具3D设计设计一、产品分模前的处理一、产品分模前的处理 复习:注塑模具复习:注塑模具2D设计方法与程序设计方法与程序检查练习四检查练习四2D部分设计的完成情况部分设计的完成情况 新课:新课: 1. 产品拔模分析产品拔模分析v在在3D模具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产品的分析处理,如产品的拔模、设置产品的模具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产品的分析处理,如产品的拔模、设置产品的收缩率、调整产品的位置等收缩率、调整产品的位置等v打开打开UG软件,软件界面的软件,软件界面的【角色角色】选择选择【具有完整菜单的高级功能具有完整菜单的高级功能】选项,使选项,使UG软件的各项功能都能够使用软件的各项功能都能够使用v用用UG软件打开软件打开Part文件夹中的文件夹中的“SL-04.prt”文件,以文件,以“另存为另存为”的方式,将的方式,将文件另存到所创建的文件另存到所创建的3D文件夹中,并改名为文件夹中,并改名为SL-04-ASM.prtv进入建模模块,进行产品拔模分析:进入建模模块,进行产品拔模分析:v单击菜单单击菜单【分析分析】【形状形状】【面面】【斜率斜率】,弹出,弹出【矢量构造器矢量构造器】对对话框,选择话框,选择ZC轴,弹出轴,弹出【面分析面分析-斜率斜率】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最小值最小值”为为-0.10,“最大值最大值”为为0.10,框选产品,单击,框选产品,单击【确定确定】。
产品以不同颜色产品以不同颜色显示,粉红色面为型腔部分,蓝色面为型芯部分,绿色面为未经拔模的直身显示,粉红色面为型腔部分,蓝色面为型芯部分,绿色面为未经拔模的直身面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2一、产品分模前的处理一、产品分模前的处理 v经分析,产品内部结构都为蓝色面,说明产品已拔模经分析,产品内部结构都为蓝色面,说明产品已拔模 2. 设置产品收缩率设置产品收缩率v用用【缩放体缩放体】功能,缩放比例为功能,缩放比例为1.005,完成产品收缩率的设置完成产品收缩率的设置3. 产品的位置调整产品的位置调整v(1)创建箱体)创建箱体v用用【注塑模工具注塑模工具】工具条中的工具条中的【创创建方块建方块】,【默认间隙默认间隙】设为设为0,在,在“面规则面规则”选项栏中选择选项栏中选择“体的面体的面”,然后选择产品的任意一个面,然后选择产品的任意一个面,【确定确定】,完成箱体的创建,结果,完成箱体的创建,结果如图如图4-2-1所示v(2)绘制辅助线)绘制辅助线v【直线直线】,选择如图,选择如图4-2-2所示箱体所示箱体的两个对角点,绘制一条辅助线的两个对角点,绘制一条辅助线v产品在产品在X、Y、Z轴的方向刚好对应模具的摆放方向,所以我们将产品的中心点轴的方向刚好对应模具的摆放方向,所以我们将产品的中心点移动到绝对坐标原点上即可。
移动到绝对坐标原点上即可图4-2-1创建箱体 图4-2-2绘制辅助线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3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3)框选所有对象,)框选所有对象,【移除参数移除参数】v(4)调整产品的位置)调整产品的位置v以以“点到点点到点”方式方式【移动对象移动对象】,以图,以图4-2-2所绘辅助线的中点为出发点,绝对坐所绘辅助线的中点为出发点,绝对坐标系原点为终点,选择标系原点为终点,选择“移动原先的移动原先的”,即可以产品的中心为基点,将产品移动,即可以产品的中心为基点,将产品移动到绝对坐标系原点位置上到绝对坐标系原点位置上v(5)框选所有对象,)框选所有对象,【移除参数移除参数】,删除所创建的箱体和辅助线,完成产品位置,删除所创建的箱体和辅助线,完成产品位置的调整1. 补孔补孔v如果产品上有通孔,则在分模前必须先把孔补起来如果产品上有通孔,则在分模前必须先把孔补起来v补孔的方法有面补孔、实体补孔、面加实体补孔本例采用的方法为面补孔的方法有面补孔、实体补孔、面加实体补孔本例采用的方法为面加实体补孔加实体补孔v本例有本例有3个通孔,其中两个长形通孔的胶位必须出在型腔,斜推杆才能顶个通孔,其中两个长形通孔的胶位必须出在型腔,斜推杆才能顶出,剩下的一个方形通孔从中间分,型腔、型芯对碰。
出,剩下的一个方形通孔从中间分,型腔、型芯对碰二、拆分型腔和型芯二、拆分型腔和型芯 v调整好产品后,即可进行型腔、型芯的拆分调整好产品后,即可进行型腔、型芯的拆分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4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1)创建修剪面)创建修剪面v【抽取抽取】,弹出,弹出【抽取抽取】对话框,在面选项中选对话框,在面选项中选择择“单个面单个面”,勾选,勾选“删除孔删除孔”,然后选择如图,然后选择如图4-2-3所指的面,所指的面,【确定确定】,完成长形通孔修剪面,完成长形通孔修剪面的抽取选择此面选择此面图4-2-3修剪面的抽取v【有界平面有界平面】,弹出,弹出【有界平面有界平面】对话框,然后对话框,然后选择如图选择如图4-2-4所指的整圈线,所指的整圈线,【确定确定】,完成方,完成方形通孔面的创建为了防止后续修剪补孔箱体出形通孔面的创建为了防止后续修剪补孔箱体出问题,利用问题,利用【修剪与延伸修剪与延伸】命令将所创建的修剪命令将所创建的修剪面延伸扩大面延伸扩大1mm 选择中间的整圈线图4-2-4修剪面的创建v(2)创建补孔箱体)创建补孔箱体v【创建方块创建方块】,【默认间隙默认间隙】设为设为1,选择如图,选择如图4-2-5所示方形通孔内所有的面,拖动向下的箭头至所示方形通孔内所有的面,拖动向下的箭头至25左右,左右,【确定确定】,完成方形通孔补孔箱体的创,完成方形通孔补孔箱体的创建。
其余两个长形通孔的补孔箱体按照同样的方建其余两个长形通孔的补孔箱体按照同样的方法创建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5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3)补孔箱体与产品求差)补孔箱体与产品求差v【求差求差】,补孔箱体为,补孔箱体为“目标体目标体”,产品为产品为“工具体工具体”,“保持工具体保持工具体”,求差后的补孔箱体如图,求差后的补孔箱体如图4-2-6所示 拖动向下的箭头至25左右长形通孔(2个)方形通孔图4-2-5创建补孔箱体 方形通孔补孔箱体长形通孔补孔箱体图4-2-6求差后的补孔箱体v(4)修剪补孔箱体)修剪补孔箱体v单独显示补孔箱体和修剪面,单独显示补孔箱体和修剪面,【修剪修剪体体】,分别选择补孔箱体为要修剪的,分别选择补孔箱体为要修剪的目标体,目标体,“工具选项工具选项”设为设为“面或平面或平面面”,选择对应补孔箱体的修剪面为,选择对应补孔箱体的修剪面为工具面,注意选择修剪的方向,工具面,注意选择修剪的方向,【确确定定】,完成补孔箱体的修剪,结果如,完成补孔箱体的修剪,结果如图图4-2-7所示 方形通孔补孔箱体长形通孔补孔箱体图4-2-7修剪后的补孔箱体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6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5)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移除参数移除参数】,删除所有的修剪面。
删除所有的修剪面 v(1)创建主分型面)创建主分型面v本例的主分型面是在产品的最大截面上,通过本例的主分型面是在产品的最大截面上,通过拔模分析可知产品的的主分型面处于粉红色面拔模分析可知产品的的主分型面处于粉红色面和蓝色面的交汇处,在如图和蓝色面的交汇处,在如图4-2-8所指的面上所指的面上2. 创建分型面创建分型面主分型面在此面上图4-2-8主分型面所在位置v单击菜单单击菜单【插入插入】【来自体的曲线来自体的曲线】【抽抽取取】【等斜度曲线等斜度曲线】,选择矢量为,选择矢量为Z轴,轴,【确确定定】,弹出,弹出【等斜度角等斜度角】对话框,将对话框,将“角度角度”设为设为0,【确定确定】,然后选择图,然后选择图4-2-8所指的面,所指的面,【确定确定】,抽出一条曲线,此线为主分型线抽出一条曲线,此线为主分型线利用利用【拉伸拉伸】命令拉伸刚抽取出来的主分型线,命令拉伸刚抽取出来的主分型线,然后用然后用【修剪与延伸修剪与延伸】命令,将主分型面延伸命令,将主分型面延伸至大于产品外形至大于产品外形40mm左右,结果如图左右,结果如图4-2-9所所示图4-2-9创建主分型面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7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2)创建次分型面)创建次分型面v抽取并延伸次分型面抽取并延伸次分型面v【抽取抽取】,选择如图,选择如图4-2-10所示的两个面,所示的两个面,【确定确定】,然后利用,然后利用【修剪与延伸修剪与延伸】命令命令将两个面的指定边延伸将两个面的指定边延伸20mm,延伸结果,延伸结果如右图所示。
如右图所示 这些边延伸20mm图4-2-10抽取并延伸次分型面抽取此处两个面v修剪次分型面修剪次分型面v图图4-2-11(a))所指的面超出了主分型面,所指的面超出了主分型面,利用利用【修剪的片体修剪的片体】命令,将所指的面修命令,将所指的面修平至主分型面,结果如图平至主分型面,结果如图4-2-11(b)所示 此面超出主分型面(a) (b) 图4-2-11修剪次分型面v利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其余利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其余5处类似的次分处类似的次分型面,结果如图型面,结果如图4-2-12所示v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移除参数移除参数】图4-2-12 创建5处类似的次分型面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8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3)拉伸创建次分型面)拉伸创建次分型面v利用利用【拉伸拉伸】命令拉伸如图命令拉伸如图4-2-13(a)所示的线,拉伸矢量方向为)所示的线,拉伸矢量方向为Y轴,拉伸长度为轴,拉伸长度为65mm,结果如图,结果如图4-2-13(b)所示 (a)(b) 图4-2-13 拉伸次分型面v修剪次分型面修剪次分型面v显示所有对象,显示所有对象,【修剪的片体修剪的片体】,选择上,选择上一步拉伸的次分型面上的任意一点,鼠标一步拉伸的次分型面上的任意一点,鼠标中键确定,然后选择产品的外表面和主分中键确定,然后选择产品的外表面和主分型面为修剪边界,型面为修剪边界,【确定确定】,完成次分型,完成次分型面的修剪。
修剪结果如图面的修剪修剪结果如图4-2-14所示图4-2-14修剪后的次分型面v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移除参数移除参数】 v(4)修剪主分型面)修剪主分型面v主分型面与产品求差主分型面与产品求差v【求差求差】,选择主分型面为,选择主分型面为“目标体目标体”,选择产品为,选择产品为“工具体工具体”,“保持保持工具体工具体”,【确定确定】,完成主分型面与产品的求差完成主分型面与产品的求差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9二、拆分型腔、型芯二、拆分型腔、型芯 v修剪主分型面修剪主分型面v【修剪的片体修剪的片体】,选择主分型面上产品以外的任意一,选择主分型面上产品以外的任意一点,鼠标中键确定,然后选择所有的次分型面为修剪点,鼠标中键确定,然后选择所有的次分型面为修剪边界,边界,【确定确定】,完成主分型面的修剪修剪结果如,完成主分型面的修剪修剪结果如图图4-2-15所示v(5)缝合分型面)缝合分型面v单独显示主分型面和所有次分型面,利用单独显示主分型面和所有次分型面,利用【缝合缝合】命令,将主分型面和所有次分型面缝合起来,结果如命令,将主分型面和所有次分型面缝合起来,结果如图图4-2-16所示。
所示v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显示并框选所有对象,【移除参数移除参数】3. 拆分型腔、型芯拆分型腔、型芯v(1)创建型腔、型芯箱体)创建型腔、型芯箱体v【创建方块创建方块】,【默认间隙默认间隙】设为设为30,在在“面规则面规则”选项栏中选择选项栏中选择“体的面体的面”,然后选择产品任意一个面,然后选择产品任意一个面,【确定确定】,完成型腔、型芯箱体的创建,如图完成型腔、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