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
8页论文题目 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绪论 1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以及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1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2. 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1三、 会 计 电 算 化 对 会 计 理 论 的 影响 31. 对会计处理 内部控制 的影响 32. 对会计核算方法 选择的影响 33. 对会计信息输出形式的影响 3四、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41. 会计组织结构和 会计人员发生了变化 42. 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 账务处理程序 发生了变化 43. 部分会计处理方式发生变化 5五、 会 计 电 算 化 对 审 计 的 影响 61•审计线索的改变 62. 审计内容的改变 63. 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6六、会 计 电算化面临的问题.....71会 计软件开发滞后.....72没 有 会计专用的计算机....•….73.安全风险大 …….74 . 会 计 人 员 素 质 达 不到 …….7七 、 总结 …….7八 、 致谢 8参考文献 8内容摘要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会计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手工记帐、算帐方法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为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推广不仅提高 了会计处理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还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流程和会计处理方法,不仅是对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 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问包括一下几部分内容: 1•阐述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并详细分析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2.深入剖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及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3.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最后,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总结了会计电算 化面临的问题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审计;影响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一、 绪论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技术应用到 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账、算账、报账、查账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并且由计算机 完成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包括程序设计、电 算化账务处理过程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对传统会计数据处 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随着企业管 理的不断规范和细化,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已经成为必须 但是,会计工作电算 的手工记账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产生深刻的影 响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以及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从 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当时,会计电算化发 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用于支付职工薪金的核算, 库存材料的核算、现金收支等会 计业务的数据处理,只能局部地代替一些手工劳动,就其处理流程来说,仍然是 模仿手工操作,但是计算机的应用,确实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 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数据库管理 系统和会计专用计算机的发展,给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天地,使其呈现出普及 化的趋势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 会计管 理、财务管理及会计预测和决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始于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企业的应用角度出 发,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 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发展,最终与企业其他 业务信息模块结合,形成了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2. 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1) 主要联系① 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 最终目标都是为了 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 采用的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 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都 采用复式记账原理③ 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 弊端,防止作弊④ 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 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2) 主要差异比较① 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 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 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 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 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 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 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 式的定义等② 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 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 科目的设置 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 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可设 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 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
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 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③ 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 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 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 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 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 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 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④ 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 账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 式账簿因此,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 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 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 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 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技术与会计相结合产生的 它的产生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 了新的内容,进而影响会计理论的结构1. 对会计处理内部控制的影响手工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以人为主体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 联系设计的例如,总帐与明细帐分别由不同人员管理, 互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核对;会计与出纳也是由不同人员承担,会计人员管理帐务不接触现金,出纳人 员只管理现金而不管理帐簿在电算化条件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 为主要处理工具,凭证数据录入后,由计算机自动集中处理各种会计业务, 包括 登帐、结帐、银行对帐、自动帐甚至自动生成 会计报表等因此,为了系统存储 和处理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结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建立起一整套更为 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2. 对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影响会计电算化能够采用一些在手工条件下无法完成或难度很大的, 能使会计信息更 加有用、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例如:辅助 生产费用分配中的代数分 配法、坏账准备金提取的帐龄分析法、按产品品种分别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等等 在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都可在瞬间完成因此,操作简便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 的依据,唯一条件就是决策有用性。
3. 对会计信息输出形式的影响手工条件下,会计信息载体是纸张,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严重地限制了会 计信息的输出并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受到很大限制至于 有关会计信息预测、分析、决策等方面的处理,由于涉及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 法,手工条件下则很难实现会计电算化使计算机成为 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主 要工具,它使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而成 本则大幅度降低,从而为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 时也使会计信息的预测、分析、决策等复杂处理变得简单易行四、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换作,使得传统的手工会计产生一系 列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以人为主体,会计信息是一种面向人的手工数据处理系 统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使用,使得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 现,同时也使传统的手工会计受到强烈的冲击,会计信息系统逐渐演化为人机结 合的、以计算机为主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1. 会计组织结构和会计人员发生了变化在手工会计中,会计工作组织机构是以不同的会计业务类型为基础, 一般把会计工作划分为材料组、成本组、工资组、资金组、综合组等专业组,它们之间由专 业会计人员通过核算数据资料的传递、 交换,建立相互联系,相互稽核牵制的工 作关系,使会计工作正常进行。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这种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会计工作机构是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 一般把会计工作划分为数据(收集)组、信息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专业 组;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 会计工作不仅需要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 算机的复合型人才2. 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手工会计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需要许多人完成从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 账簿,汇总计算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工作,这期间会计数据处理 的最大特点是重复转抄,既费时又费力,同时出现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增大在 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数据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 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 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 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项工作3. 部分会计处理方式发生变化计算机应用与会计领域,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但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部分会计处理方法却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账方法发生了变化在手工会计中,对账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而必须实施的一项专门方法, 在结账前进行对账,以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 之后,同样需要对张,但对账的形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原始会计 数据即各种会计凭证在输入过程中都要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校验,所有的 日记账、 明细账、总账的数据都是由计算机对输入的 会计凭证进行处理产生的,即数出一 源,因此不会发生账证、账账不符的情况对于账实核对,则是讲手工盘点的结 果作为原始凭证输入计算机,和机内的账存数进行核对,以确定实物的盘盈或盘 亏2) 期末账项调整和结账的方法发生变化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期末结账前通过一系列的账项调整, 把应计入 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登记入账,以计算本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