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课堂结尾余音绕梁.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175713
  • 上传时间:2017-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让课堂结尾余音绕梁摘 要:音乐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虎头蛇尾” ,即重开头、轻结尾其实,要想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课,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结尾非常之关键巧妙的课堂结尾能使音乐教学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 关键词:课堂结尾 功能 方法注意点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实巧妙的结尾却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意犹未尽的结尾和引人入胜的导入同等重要,它应成为每堂音乐课的追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结尾这一环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结尾的功能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以课时结构、知识结构为编写框架的陈旧模式,而是以单元结构编排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同一单元的每一课时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尾,既能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又能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同一单元的每节课内容衔接自然、过渡完美,使内容系统化、主题化;新课结束后,可以本课学习为基础,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像资料给学生,或布置点课外作业,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2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结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能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教师在结尾时设计学生互评、成果展现等活动,从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改进课堂教学。

      二、课堂结尾的方法 课堂结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吸引到结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首先注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课堂”教学观一堂课结束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寻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其次注意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是音乐教育体现其艺术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与方法将绘画、文学等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音乐,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在结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进行一些以音乐为主体的学3科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学唱了歌曲《大海啊,故乡》后结课时可对学生说:“课后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海,看谁画得最漂亮 ”把课堂内容延伸拓展,并与美术学科相结合。

      再者注重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课堂结尾的注意点 音乐教学追求的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结尾这一环节也应注意体现它的审美理念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结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科学为指导,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审美知识和技能,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情感渗透,不可信口开河2、音乐是情感艺术,结束阶段应该是学生情感的升华阶段,教师应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结课中得到升华3、用美的语言,重点突出、干净利落地引导学生教师语言要充满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要给学生以启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4、应重视在“趣 ”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让学生每次都带着浓浓的兴趣走出音乐课堂,切4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结尾有法,但无定法在设计结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要有感染力,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总之,结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尾也是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机智应变,更应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求新,创造出各种有效的结课方法只有这样,结尾阶段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真正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 年第 7 期,2005 年第 11 期 2、田慧生. 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远方出版社 3、金亚文. 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阎美利. 著.《教学最优化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