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电分公司水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已核).doc
13页水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目 录1 准备阶段 ……………………………………………………………………………………………11.1 工作安排 …………………………………………………………………………………………11.2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12 作业阶段 ……………………………………………………………………………………………23 工作结束 ……………………………………………………………………………………………10附件1 主要工器具附件2 主要材料1 准备阶段1.1 工作安排√序 号项 目内 容1明确工作任务水轮机检修2填写工作票填写水轮机检修工作票,并经相关领导审批3签发工作票1、填写发电站第一种工作票,并审核工作票的正确性;ﻫ2、交工作票签发人进行审核签发;3、送工作票到运行班值,交值(班)长审查4召开班前会1、组织学习本次工作的作业指导书;ﻫ2、做好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ﻫ3、交待安全注意事项;4、交待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与安全责任;5、工器具及材料准备2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序 号危 险 点安全控制措施1转动部位伤害1、切断电源、风源、水源、气源,并悬挂安全警告牌;2、关闭有关闸板、阀门,并悬挂安全警告牌;3、机组在检修期间,需要进行盘车或操作导水叶时,检修工作负责人应先检查蜗壳、导水叶、水轮和水车室内的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并无妨碍转动的物件遗留在内,同时要做好在转动期间防止有人进入的措施和标志。
2跌落伤害1、在下导工作时应做好防止跌落的安全措施3检修工具1、禁止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使用时应戴防护眼镜;2、进行焊接时,应使用防护罩,更换焊条时还应戴电焊手套并设防止金属熔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以及防止烫伤、触电、爆炸等措施;3、使用爬梯必须逐档检查爬梯是否牢固,上下爬梯必须抓牢,并不准两手同时抓一个梯级;2 作业阶段√序 号项 目内 容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工作负责人得到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在工作票上签名确认2宣读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交待工作任务、带电部位、安全措施及其他注意事项,经提问无误后,工作班成员签字确认工作负责人下令开始工作.3引水机构检修 将进水闸门闸下,排净压力管及尾水管内的水,将压力管的进人孔打开.1.蜗壳检修检修内容及工艺:清理蜗壳内部杂物,检查蜗壳焊缝有无裂纹,检查蜗壳内面是否有泥沙磨损形成的沟槽、波纹或鱼鳞坑、汽蚀等,如有,需用进行金属电 焊修整,进行金属焊修整时,要削除已汽蚀物质,打磨清理至基本金属进行补焊,多块小面积要铲磨连成一片处理,补焊的材料要采用抗汽蚀性能好的材料,补焊后要进行打磨处理4导水机构检修导水机构主要包括推拉杆、控制环、连杆、拐臂、接力器导叶、后盖板、套筒、连板、剪断销、剪断销信号器。
检修内容和工艺:1.将推拉杆、控制环、连杆、拐臂导叶、后盖板、连板、套筒等一一从水轮机上拆下,进行除锈清洗,必要的涂漆.质量要求:除锈要干净,涂漆要有光泽,各部件外形应无明显变化、缺损,各螺杆、螺帽不缺不坏,拐臂、连板、套筒磨损部件应符合要求,如磨损过度,要更换检修内容和工艺:更换导叶轴套及“Ο"型橡胶圈,将导叶拆除,检查两端导叶轴套的磨损情况,如磨损过多,需进行更换,如“Ο”型橡胶圈损坏,则换上新的质量要求:更换后要求导叶轴无渗漏水现象,导叶转动灵活自如3.检修内容和工艺:导叶端面间隙和立面间隙的调整:用导叶端盖上的调节螺钉来调整导叶端面间隙先把导叶全部头尾相接,处于全关位置,用一根钢丝绳一头系在一固定导叶上,然后绕导叶外切圆一圈,捆住全部导叶,钢丝绳另一端用手拉葫芦拉紧,检查导叶立面间隙,对局部大于01mm,长度大于导叶高度b0的四分之一的导叶,松掉钢丝绳,用砂轮磨掉立面上高出部分,或用电焊补焊立面上的低下部分4导水机构检修质量要求:导叶端面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导叶立面间隙用0.05mm塞尺测量应不能通过,局部间隙值要求视导叶大小在0.05mm~015mm之间,其长度应小于导叶高度b0的四分之一。
导叶漏水量不超过规定值,至少在导叶全关条件下能顺利停机4.检修内容及工艺:导叶灵活度的检查及调整:用导叶端盖上的调整螺钉来调整导叶两端的端面间隙,减少导叶端面与两盖板间的摩擦质量要求:调整后的导叶用一定力度转动应灵活自如.5.检修内容和工艺:导叶ao的测定,在各种规定开度,如从10%、20%~100%递增,反过来递减,测量互成90°的4对导叶开度,并在50%、100%两种情况测全部导叶开度质量要求:测得全部导叶开度的误差应小于平均开度的±3%6.检修内容及工艺:导叶因汽蚀破坏的补焊及修复,削除汽蚀物质,打磨清理至基本金属进行堆焊,多块小面积要剷连成一片处理,堆焊材料要采用抗汽蚀性能好的材料,堆焊后要进行打磨处理质量要求:补焊后导叶外形无明显变化,堆焊面无夹渣气孔及裂纹,磨平后保持立面间隙及开口度合格7.检修内容及工艺:连杆销子和铜套更换,检查连杆销子和铜套,如发现有过度磨损,间隙过大,造成导叶立面间隙达不到要求的,应更换连杆销子或铜套质量要求:更换后要求导叶立面间隙达到要求8.检修内容及工艺:剪断销及剪断销信号器检修,检查各剪断销是否有断裂,剪断销信号器是否有损坏质量要求:各剪断销应无松动,不破坏,各剪断销信号器应完好无损,不发信号。
4导水机构检修9.检修内容及工艺:接力器分解检查,将接力器各元件分解拆除、清理干净,检查各元件外观应无变形,活塞与活塞缸无严重磨损,外表光滑质量要求:活塞与活塞缸光洁度达到要求,接力器水平偏差不超过0.10mm/m,各接头盘根良好,不漏油.10.检修内容及工艺:导叶压紧行程测定,用钢板尺测量压紧行程应符合规定值质量要求:不带盘根导叶压紧行程为2~4mm,带盘根导叶压紧行程为3~5mm5主轴及转轮检修1.检修内容及工艺:转轮裂纹检查及处理,全面检查水轮机转轮,正确测量裂缝部位及尺寸,用补焊修补裂纹质量要求:堆焊后要经探伤检查合格,转轮外表无明显改变2.检修内容及工艺:汽蚀检查及处理,削除汽蚀物质,打磨清理至基本金属进行补焊,多块小面积要剷磨连成一片处理,补焊的材料要采用抗汽蚀性能好的材料,补焊后要进行打磨处理质量要求:补焊后无夹渣,气孔及裂缝,焊后无明显变形,修磨后叶片型线基本保持原形.3.检修内容及工艺:叶片开口度检查及处理,测量各叶片开口度数值应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应进行校正质量要求:相邻叶片开口度偏差要小于±005ao,平均开口偏差为-001~+0.03ao(ao为叶片开口度设计值)。
4.检修内容及工艺:二支点发电机组轴颈检查及处理:5主轴及转轮检修a、推力轴颈:将推力轴承上盖定位销取出,松脱上盖压紧螺帽,吊出上盖,拆除两侧面油封,拆除推力轴承上瓦,检查轴颈表面应无毛刺,光洁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要进行磨光处理,处理时要用千斤顶在水轮机与推力轴承之间将轴顶好固定,抽出推力轴承下瓦用细呢布涂上刚玉研磨膏W7~W3.5套在轴颈上,来回拉动,使轴颈磨光擦亮,达到▽9以上光洁度b、径向轴颈:将径向轴承上盖定位销取出,松脱上盖压紧螺帽,吊出上盖,拆除两侧油封,拆除轴承上瓦,检查轴颈表面有无毛刺,光洁度应符合要求,达到▽9以上,如不符合要求,要用细呢布涂上刚玉研磨膏W7~W3.5套在轴颈上,来回拉动,使轴颈磨光擦亮,达到▽9以上光洁度质量要求:轴颈单侧磨损及偏磨值不大于规定值,光洁度达到 ▽9以上.5.检修内容及工艺:二支点发电机组大轴水平检查,检查处理好轴颈后,接着用框式水平仪检查大轴水平,将粗精刮好的径向轴承下瓦装入轴承座内支撑住发电机大轴,用框式水平仪分别在两径向轴颈处测量大轴水平度,用薄铁板或薄铜板来调整轴承座的高度,用薄铜皮来调整轴承下轴瓦的高度,使大轴水平度达到要求.质量要求:主轴倾斜不超过0.02毫米/米。
6径向推力轴承检修1.径向推力轴承的拆卸程序(1)检查推力油槽连接外部管路上的各阀门开关位置正确无误后,排掉推力油槽内的油2)关闭冷却水各阀门3)冷却器排水,拆卸进出冷却水管闸阀、连接头4)拆卸冷却器挡油板,吊出冷却器5)拨出径向推力轴承上盖定位销,拆掉上盖压紧螺帽.(6)拆卸径向推力轴承上盖,两侧面油封7)拆除轴瓦上的温度计.(8)拆除径向推力轴承上瓦,拆下推力瓦块.(9)吊出径向推力轴承下瓦.2.检修内容及工艺:径向推力轴承分解检查,检查径向推力轴承油槽上盖板,两侧面油封密封是否良好,清理推力油槽底部积水和杂物,检查推力重瓦瓦面磨损情况,受力情况和合金是否完好,检查温度计并进行温度校验,用500v摇表检查轴承架对地绝缘电阻,对冷却器作充水耐压试验质量要求:径向推力轴承上盖板及两侧面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现象,油槽底部无积水和杂物,轴承架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 ,冷却器充水耐压试验,水压35~4kg/cm2,耐压30分钟,无渗漏,推力瓦瓦面磨损在允许范围,受力情况合理,完好6径向推力轴承检修3.检修内容及工艺:推力轴瓦的研刮,首先对推力瓦的厚薄找平,粗刮时,可用特铸的小平台300×300×20mm3,在平台上涂上显示剂,将推力瓦块放在平台上平稳的作8字形推动,然后用锋利的三角刮刀将磨合显示出的分布不均匀的高点,采用交叉刮法普遍铲、刮掉,经反复研刮,当瓦面上显出接触面约在80%以上时,再采用干研法,继续研刮,直到显出接触面约在80%以上为止。
初精刮时不用平板,直接在推力镜板上,用盘车法使推力瓦与镜板反复磨合,检查同平板研磨的误差,直到整个瓦面都接触到为好.精研时不用显示剂,要求较高,它必须符合安装好盘车运行状态下,盘车研磨,如果是人工和行车盘车,因无水推力,同时要外加一个推力,使推力瓦受力,刮瓦时刀痕要清晰,两次括削的花纹应交叉刮,在刮削时,对最大最亮的接触点全部刮掉,中等接触点较轻用力,分点及小接触点不能刮,经反复多次研磨刮削瓦面的大点变多个小点,中点分为几个小点,小点变大点,无点处出现小点,再进行密点刮稀,使吃点均匀,直至符合要求修刮进油边,推力瓦块的进油边应按厂家提供的图纸尺寸研刮,无明确规定的可按宽5mm,深0. 油边刮宽了,破坏了接触面积推力瓦的非进油的三个边,为了除去毛刺,可轻轻倒个5mm研刮进角,尽量不要倒角过大,破坏接触面质量要求:推力瓦块与镜板的接触面要在80%以上,每个刀花面积约为02cm2,刀花深约003~0.05mm,密度为2~3点/cm2,进油边宽5mm,深04.检修内容及工艺:径向轴瓦的研刮直接在轴颈上进行研磨,研磨时在轴颈上涂上显示剂,将瓦覆盖在轴颈上,用手压紧,平稳的沿轴颈四周方向来回研磨10多次,然后按刮推力瓦的方法,反复研刮,使轴瓦面显出接触面达80%以上,再采用干研法,继续研刮,直至显示接触面达80%以上,平整均匀的瓦面为止。
初精刮,径向轴瓦下轴瓦承载包角,轴承的光滑连续表面包围轴颈的角度为轴承包角,承载油膜压力也只能在包角范围内生成,包角过大,油楔就偏小,建压就小,承载能力就小,包角过小,轴瓦和轴颈连续接触面就小,承载油膜在包角内的范围就小承载能力同样减少一般包角大小按下轴瓦中心的60°~70°为宜,径向轴瓦阻油边,刮楔形间隙时,两边6径向推力轴承检修阻油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