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
5页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2)1843年,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会 ”,并与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2.兴起(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 杨秀清 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 定都天京3.定都天京: 1853 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1)颁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2)主要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 私有制 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1)目的: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2)经过: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3)结果: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 武昌 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4)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知识点3 天京陷落6.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2)概况: 1856 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 石达开 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3)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7.后期局势(1)重大举措: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 洪仁玕 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2)《资政新篇》: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3)军事斗争:①攻势: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 三河 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②受挫:1860年, 曾国藩 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8.失败: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 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9.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0.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下图浮雕所示的起义点燃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起义的地点位于 (C)A.大泽乡 B.永安 C.金田村 D.武昌2.近年来,广西梧州着力打造太平天国永安古城文化景区(见下图)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与永安有关的是 (B)A.金田起义 B.封王建制C.天京陷落 D.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知识点2 定都天京3.1853年,太平天国确定都城之前,太平军领袖和将士们对于定都何方,意见不一最后经过从不同角度的论证,确定定都 (A)A.南京 B.北京C.上海 D.南昌4.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控制的地区不包括 (D)A.安徽 B.湖北东部C.江西 D.京津地区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它企图以平均主义的方案防止贫富分化和剥削再产生,既是主观的空想,也是错误的——摘编自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摘编自《太平天国》(2)材料二中“照旧交粮纳税”反映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存在什么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知识点3 天京陷落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C)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课后巩固提升1.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A)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解析】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政权是其最终目的,故选A项。
2.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是 (D)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平均一切社会财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解析】结合图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①②正确;图片仅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并没有体现要取消一切私有财产和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③④错误3.天京变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 (B)①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4.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①进行西征 ②金田起义 ③天京事变 ④初建政权 ⑤安庆保卫战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C.②④①③⑤ D.②⑤①④③5.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C)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C.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D.提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口号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843年,洪秀全和同学杨秀清一起到广西山区宣传“拜上帝会”改正:“杨秀清”改为“冯云山”【×】(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资政新篇》改正:“《资政新篇》”改为“《天朝田亩制度》”【×】(3)1862年,淮军围攻天京改正:“淮军”改为“湘军”【√】(4)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坚持斗争了14年改正: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紧搜刮人民,社会矛盾尖锐;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做了舆论、组织准备等2)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根本原因:“洋人助妖”。
观点:不认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只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材料三 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一文中这样评价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为什么?不同意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