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06176619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精品文档......犯罪学的历史发展一、 西方犯罪学的历史发展西方犯罪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和当代犯罪学研究三个时期一)18世纪古典犯罪学派1.(1)犯罪是违抗上帝的行为,神学色彩浓厚(2)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古典犯罪学派的产生西方对人类犯罪行为进行自然主义的探索开始,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类本身的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2. 代表人物、代表作(1) 贝卡利亚:1764年出版《论犯罪与刑罚》①主要内容A.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三大刑法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人类原则(虽然没有成为现在的原则,但是处处体现)B.呼吁废除刑讯逼供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C.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刑法的报应观和威吓观,认为刑罚的目的是组织犯罪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再重蹈覆辙要实现刑罚的目的,应当遵循的三项原则:A.刑罚必然性;B.罪行相适应;C.刑法及时性现行学说:预防作用)②贝卡利亚思想对西方刑法改革的作用:A.1768年奥地利废除死刑;B.1772年瑞典减死刑性条款;C.1776年后,美国大大改善了犯罪人的处遇条件;D.1810年法国制定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

      (2)英国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①内容: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两种基本动力的驱使,即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是一切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②犯罪和惩罚的关系:A.社会对犯罪必须进行惩罚B.对犯罪者的惩罚是通过对其施加痛苦,以期受到惩治和教育C.犯罪人的内心存在着两种相互作用的动机(驱使犯罪和制止犯罪的动机)D.惩罚给予的损失应大于罪犯因犯罪而获得的利益③边沁在司法改革方面强调鉴于建筑设计(既有利于罪犯的悔改,又能体现对罪犯的人道待遇,还能威慑外面的公众)3. 古典犯罪学派的重要思想 (1)在解释犯罪原因方面,可以归纳为:①“自由意志论”是犯罪的一个主要论点,将犯罪更多地归因于个人理性的选择②在分析犯罪原因时也涉及社会方面的因素,但不够深刻、全面(2) 在预防犯罪方面,可以归纳为:①法律控制论:认为只有依靠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禁止事后法、类推和相对确定性②心理强制论:由德国现代刑法之父费尔巴哈所提出完善罪刑法定无法律即无刑罚;无犯罪即无刑罚;法无规定者不罚也不为罪三个主张③报应刑论:认为只有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给予惩罚,才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才能抑制犯罪、预防犯罪(有罪必罚)(二)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1.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1)龙勃罗梭:1876年《犯罪人论》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称其为犯罪学鼻祖。

      2)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代表作:1881年《犯罪社会学》①提出犯罪三因素说: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标志犯罪多因素说的建立,并据此提出了“犯罪饱和法则”②与多因素理论相适应提出乡音的犯罪控制论A. 重疏导,轻刑罚,提出了著名的“刑罚替代措施”B. 在刑罚制度方面,主张广泛使用保安处分和其他预防措施,并极力推崇不定期刑C. 主张以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为根据的社会责任论,反对古典犯罪学派的道义责任论3)加罗法洛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代表作:1885年《犯罪学》①把各种犯罪分为两大类: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②将自然犯罪原因归结于心理方面的异常,对于自然犯罪,提倡全球性刑事政策③对于非真正的犯罪人,除了科以刑法外,还应实施强制赔偿的措施三) 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区别1.历史背景不同2.研究方法不同3.犯罪原因不同4.刑事责任论不同5.刑法裁量依据不同6.刑罚目的论不同(四)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当代西方犯罪学指二十世纪初意大利实证犯罪学之后的西方犯罪学这一时期,西方犯罪学的研究重心逐步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移到美国西方犯罪社会学理论一般是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化过程两个角度研究犯罪问题1. 社会结构理论(1)文化冲突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犯罪学家塞林;代表作:1939年出版《文化冲突与犯罪》;主要思想:认为文化冲突必然导致行为规范的冲突,而行为规范的冲突可能导致犯罪——移民犯罪。

      2) 紧张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犯罪学家默顿(3) 亚文化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科恩、克罗沃德、奥林2. 社会化过程理论社会化过程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与各种社会化机构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1) 社会学习理论源于法国著名犯罪学家塔尔的的模仿理论,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1939年出版《犯罪学原理》提出“不同接触理论”2) 社会控制理论(3) 标签理论(4) 整合理论(五)当代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1.科技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2.重视犯罪预防理论和对策的研究(如环境犯罪预防);3.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4.犯罪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大二、中国犯罪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犯罪学的思想状况最早对犯罪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1. 儒家(1) 犯罪原因:主观上表现为私欲膨胀,客观上表现为生活贫困2)犯罪预防:从主观上进行节制,运用礼仪教化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从客观上摆脱贫困,预防犯罪2.法家(1)犯罪原因:人生来就好利恶害,追逐名利是人的本质,私欲是犯罪的根源2)犯罪预防:只有采用重刑才能禁奸止过,预防犯罪二)近代犯罪学的创立和发展1.近代中国犯罪学的研究室从介绍西方犯罪学著作开始的。

      1)1992年,刘麟生率先翻译了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译名为《郎伯罗梭式犯罪学》2)1936年,许楼庭翻译菲利的著作《实证犯罪学》2.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末,国统区高校的法学院普遍开设了犯罪学这门课程三) 新中国犯罪学研究成果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从研究青少年犯罪开始1. 成立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1)最早成立的全国性的犯罪学研究团体是1982年成立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1992年4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达成共识2. 犯罪学教学日益受到重视(1)各政法院校普遍开设了犯罪学课程和犯罪学讲座;(2)一些政法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犯罪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3.犯罪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4.犯罪学理论刊物相继问世,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专著5.翻译出版和发表了一些犯罪学专著和大批研究论文,介绍了国外犯罪学研究状况6.加强了与外国的学术交流、访问与合作,并开展了重大课题的合作与研究(四)犯罪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犯罪学的学科价值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2.对犯罪学进行扎实的实证研究还不够;3.犯罪学的本土化不够,同时缺乏犯罪学理论范式的构建;4.研究经费缺乏,研究队伍力量薄弱。

      五)中国犯罪学想要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注意1.进一步加强犯罪学基础理论的研究;2.广泛开展应用理论的研究,为与犯罪学作斗争的实践服务;3.开展市场经济与犯罪关系的研究;4.深入研究农村犯罪的主要原因;5.深入开展犯罪被害人的研究6.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A 古典犯罪学派: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针对欧洲中世纪以来专断的刑法制度而提出的刑法改革主张,呼吁建立符合人道和人类理性的刑事制度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①意大利的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为后来的刑法或刑罚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贝卡利亚的犯罪学思想⑴犯罪原因理论:社会与人的种种因素产生犯罪a 自由意志论是贝卡利亚的一个主要论点b 犯罪是社会不公的必然结果,是行为人在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⑵犯罪类型理论犯罪分三大类:1、直接毁伤社会或其代表的犯罪• 2、侵犯公民个人的生命、财产或名誉的犯罪• 3、扰乱公共秩序和公民安宁的犯罪⑶犯罪对策理论:1、双重预防论• 2、剥夺犯罪能力论• 3、刑罚的及时、确定、必定论• 4、在犯罪面前,刑法也不是绝对有效或最为有效的,更不是惟一有效的。

      ※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提出“幸福理论”,刑法立法的目的是“为大多数人谋最大的幸福”※英国的约翰﹒霍华德:《监狱状况》,倡导制定监狱法,主张应改善犯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按囚犯年龄和性别分别关押古典犯罪学派的基本观点:①人性自私是犯罪的根源 ②犯罪时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③人们基于快乐原则而选择犯罪总结:古典犯罪学派的学说,基本上是一种建立在自由意志原因论基础上的,以刑罚的心理强制为手段的严格而正当的法律控制论B 实证主义学派※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天生犯罪人论”⑴思想渊源:①18-19中世纪有关犯罪与解剖学和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资料 ②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的精神病学理论 ③犯罪生成过程中遗传和隔代遗传的重要性观念⑵基本思想:①天生犯罪人论:认为的确存在一种生来就倾向于犯罪的犯罪人类型,这种犯罪人由于隔代遗传、退化等原因以其一系列体格、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异常区别于非犯罪人②特征:a 天生犯罪人并非是对行为规范的背离,而是生物学上的一种特殊类型 b 天生犯罪人最基本的特征是情感上的冷漠和精神上的无知觉状态,并由此导致其同情和怜悯的道德意识衰退以及缺乏顾及和自我良心谴责。

      c 个性特征:暴力、缺乏预见、妄自尊大、缺乏节制、淫荡、矫饰的宗教狂③犯罪类型:a 冲动型犯罪人 b 偶发性犯罪人 c 精神病犯罪人④犯罪原因:a 隔代遗传原因 b 自然原因 c 社会因素(文明程度、人口过剩、新闻媒介、生活状况、酗酒、吸烟、教育、经济条件、宗教、家庭出身等)⑶基本评价:标志着人类开始了把犯罪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科学历程,将实证和经验的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领域※菲利的犯罪学思想:以刑法的替代措施和广泛的社会改革为中心的犯罪预防论⑴犯罪原因三元论:是指认为犯罪是由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三类原因引起的理论学说①人类学因素:年龄、性别、法律地位、职业、居住地、社会阶级、训练和教育程度、器官与心理结构、生理状况、体质特征 ②自然因素:种族、气候、土壤状况、昼夜的相对长短、季节、气象、平均气温等 ③社会因素:人口密度、移民、习俗和宗教、家庭构成、政治、金融商业活动、公关舆论等⑵犯罪人类型:①天生犯罪人 ②精神病犯罪人 ③惯犯 ④偶犯 ⑤情感犯⑶犯罪饱和法则: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必定有与之相对应的一定比例的犯罪数量⑷社会防卫思想:①以社会责任取代道德责任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 ②改革刑罚制度,主张刑罚的替代措施 ③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寻求个人与社会权利的平衡※加罗法洛的犯罪学思想:提出了与“法定犯罪”相对应的“自然犯罪”的理论,自然犯罪的本质在于对怜悯和正直的违反11、犯罪学实证学派和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