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专业课复习题(含答案).docx
49页音乐考研专业课复习题(含答案)目 录1、音乐综合名词解释题2、音乐综合选择题3、音乐综合简答题4、音乐综合论述题音乐综合名词解释题1.音乐的名词解释:或者 音乐艺术的名词解释:答: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诉诸情感的表演艺术2.号子的名词解释:答: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时演唱的节奏和劳动紧密结合,曲调坚实有力,简朴热烈,粗犷豪迈,反映了劳动者的斗争力量及生活情趣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形式,曲调比较简单,多为即兴编唱号子有以下作用:1.组织,指挥劳动者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劳动2.调节体力,解除疲劳3.鼓舞劳动斗志与自然作斗争3.山歌的名词解释:答:山歌是泛指劳动号子以外人们在山野田间从事农业,牧业劳动,上山采药,砍柴,挑担,放牧等时候唱的歌曲山歌的特点是节奏自由,高亢嘹亮,爽快真诚,即兴编唱唱的内容很广泛,形式上多为独唱,对唱乐曲结构比较简练,广为运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方法4.《小河淌水》名词解释:答:《小河淌水》是我国云南民歌,歌曲结构短小,形式精炼,生动的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明月,波光粼粼的小河淌水,聪慧美丽的阿妹站在河边,触景生情、望月抒怀、唱出对阿哥的一片深情。
歌曲中连续的切分节奏及衬词中的一声又一声“哥啊”的呼唤,更增添了歌唱者的思念之情5.小调的名词解释:(一定考)答:小调泛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小曲一般出现于两种场合:一是人们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咏叹自己的心思:二是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用以消遣助兴小调流传于城乡不同的社会阶层之中,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倾向比劳动号子、山歌更为复杂艺术加工较多,节拍规整,旋律优美婉转,细腻抒情,结构形式多样,表达途径委婉,表现手法含蓄6.蒙古族民歌名词解释:答:蒙古族民歌主要是放牧时唱的,具有辽阔的草原气息,节奏自由,音调开阔,音域较宽,曲调与语言结合紧密,有很多装饰音,滑音,颤音有的还用马头琴伴奏,与舞蹈相结合,蒙古族最具代表的民歌是《牧歌》7.蒙古族牧歌名词解释:答:蒙古族民歌有短调和长调之分,短调民歌具有节奏规整,结构匀称,乐句紧凑的特点;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比较自由《牧歌》属于长调民歌歌曲为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悠长而宽广的旋律富于诗情画意的歌词,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大草原的美丽画卷8.《道拉基》的名词解释:答:《道拉基》是朝鲜族民歌道拉基”是朝鲜族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野菜,叫“桔梗”。
也称《桔梗谣》,歌曲为三拍子,旋律流畅明快、优美舒展,节奏生动活泼,具有朝鲜族民歌特有的舞蹈性特点生动的描绘了勤劳的朝鲜族姑娘,在山间田野瓦挖桔梗时的活泼形象9.《跳月歌》名词解释:答:《跳月歌》是彝族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又称《阿细跳月》,是比较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傍晚,男女青年们在村庄附近的空旷草坪上烧起篝火,小伙子手持大三弦,小三弦,月琴,笛子等乐器,边奏边跳姑娘随着音乐节奏,边唱边跳《跳月歌》全曲由1.3.5三个音为主,旋律活泼跳跃,动感强,有鲜明的民族风格10.《星星索》名词解释:答:《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的著名船歌,这首民歌优美抒情,旋律流畅,节奏有快有慢,有悠扬的男高音拖腔,好像是轻风吹动了船帆,后半部分切分音节奏,形象的表现了小伙子对心爱姑娘迫切的思念心情和船帆向前航行的动感塑造的艺术形象感情丰富,富于诗意《星星索》改编成的重唱,合唱曲,深受各国人民喜爱11.《桑塔.露齐亚》名词解释:答:《桑塔.露齐亚》是意大利民歌,“桑塔露齐亚”是意大利古老传说中一位女神的名字,是美丽幸福的象征,歌曲结构规整,对称,旋律婉转起伏,富于活力的3|8拍,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威尼斯宁静的夜晚,星光灿烂,人们乘坐细长的“贡多拉”小船,微风轻轻吹来,水面银光闪烁,“贡多拉”在浪花里随风飘荡。
是一首雅俗共赏的名曲12.《义勇军进行曲》名词解释:答:《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歌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田汉在狱中写下这首充满爱国激情的动人诗篇,聂耳看到后投入创作聂耳创作歌曲时,借鉴西洋创作技巧,并融民族特色为一体把原来长短不等,不规整的散文歌词谱写成有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并一打三和弦分解式的号角性音调,作为全曲发展的基础歌曲完美统一,一气呵成,具有强烈而高昂的战斗性,表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3.《我爱你中国》名词解释:答:《我爱你中国》瞿琮词 郑秋枫曲,歌曲创作于1980年,原为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歌词采用多种修辞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形象的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音乐气息宽广,跌宕起伏,以饱满的激情,表达了海外儿女对祖国真挚的情感歌曲分为三部分:引子段落,自由辽阔,像百灵鸟引吭高歌中段节奏平稳舒展,旋律深沉委婉,展现了一幅祖国河山的壮丽画卷第三部分富于激情,通过衬词“啊”将歌曲推向高潮,淋漓尽致的抒发了海外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14.《青藏高原》名词解释:答:《青藏高原》词曲作者张千一,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流传甚广,反响较大,热情赞颂了奋战在青藏高原的解放军官兵。
引子由高亢,山歌风味的慢板构成,极具地域特色,再现了青藏高原空旷,幽远的意境第一部分出现结构方整的四个乐句,婉转流畅,具有深沉的震撼人心的内涵第二部分旋律起伏较大,由衷的表达了对驻守青藏高原的解放军官兵,像青藏高原一样,屹立在祖国边陲,保卫着祖国领土完整,保卫着青藏高原人民的幸福生活15.笛子名词解释:答:笛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体积小,携带方便,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笛子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种梆笛流传在北方地区,以伴奏梆子腔得名外形比曲笛短细,音色高亢明亮,节奏活泼跳动曲笛流传于南方地区,用于昆曲伴奏或合奏,音色淳厚圆润,风格抒情委婉,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16.《百鸟朝凤》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答:《百鸟朝凤》原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以唢呐模拟百鸟的叫声为其显著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乐曲包括两大部分,即旋律部分和模拟部分,通过鸟鸣声与情绪欢快的几个乐段穿插循环,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循环体结构乐曲开始是明亮舒展的引子,带有浓郁的山东河南地方风味,具有北方民间音乐粗犷豪爽的性格,给人以乐观向上的感受第二大段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的各种鸟鸣声。
唢呐运用滑音,花舌音,吐音,颤音等技巧,把不同的鸟鸣模拟的十分逼真,非常风趣而富有生活气息在群鸟的鸣叫声中,分别插入了两个欢快活泼的乐段作品运用大量的休止符和装饰音以及活泼多变的切分节奏,最后,唢呐以快速的双吐音,奏出华彩段,在乐曲的高潮处,运用循环换气技巧奏出长达十多秒的长音,使欢腾的情绪达到顶点,乐句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戛然而止17.二胡名词解释:答:二胡是拉弦乐器中流传最广,最富表现力的一种,常用五度定弦,低音区发音柔美,饱满,高音区明亮清丽,演奏技巧细腻,强弱变化自然,风格性强,适于演奏柔美细致的抒情作品,能表现雄壮欢快深沉等情绪,采用特殊技巧,还可以模拟鸟鸣锣鼓马嘶等效果18.《二泉映月》名词解释:答:《二泉映月》华彦钧曲,民间音乐家“阿炳”,不是一般写景的乐曲,是一首借景抒情,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在作曲抒情甜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不平,表达了作者对无情现实生活中的沉思,寄托了做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全曲分六段,是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式简短下行的音调,哀愁凄凉,犹如内心无限感慨和叹息,痛苦也奔泻而出,下乐句突然以强的力度,高八奏走出明亮有力,奋发向上的短句每一次主题变奏,几乎保持原型不进行大的变化,第四次变奏中,第三乐句做了较大的变化,反复强调了全曲最高音,以简练的手法把乐曲推向高潮。
音调高亢有力,表露阿炳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激情,也是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斗争和反抗19.古曲《流水》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答:流水是古老的琴曲,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绘了生动的山泉小溪,刻画了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通过对流水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博大胸怀,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之情全曲分九段,第一段引子性质,速度缓慢,第二三段曲调活泼明朗,运用了泛音奏法第四五两段用按音奏法,音乐更加欢快跳跃,第六段是高潮,乐曲发挥了古琴滚,注等技巧,形象描绘流水奔腾入海的景象第七段由一连串泛音组成,情绪缓和,第八九段尾声节奏宽广而舒展20.《十面埋伏》名词解释:答:《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套曲乐曲以秦末楚汉相争为历史背景,运用琵琶特有的表现手法,生动的描绘了公元202年刘邦和项羽垓下决战这一壮丽辉煌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全曲分为三个部分,有十三个段落第一部包括“列营”“吹打”“点阵”“排阵”“走队”五个段落,第二部分包括“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段,“九里山大战”是乐曲的高潮,形象描绘出万马奔腾,刀光剑影的场面,在强烈的战斗音响中,响起一段凄凉的“箫声”四小节起到点题的作用,象征楚歌声,瓦解楚军斗志。
第三部分包括“项王败阵”“乌江自刎”等五个段落,现在演奏,突出主题避免冗长21.《渔舟唱晚》名词解释:答:《渔舟唱晚》乐曲分两段,第一段是柔美的慢板,抒情典雅,有歌唱性旋律,第一段结尾处,音乐出现新的变化,节奏较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第二段是情绪热烈的快板,乐曲用一连串的模进音型,描绘出浪花声和欢歌声,表现了满载而归的渔民的喜悦心情短小的结尾,速度突然放慢,宁静取代了喧嚣,给人留下温情与联想22.江南丝竹名词解释:答:江南丝竹是一种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和上海地区,演奏乐器一般有琵琶二胡杨琴三弦,笛笙箫鼓板木鱼等乐队编制灵活,从一竹一丝到较大的乐队都可以演奏,乐曲多数源于民间与婚丧喜庆及庙会等活动,称为“细吹细打”江南丝竹音乐风格清新典雅,流畅柔婉,旋律精美23.《春江花月夜》名词解释:答:《春江花月夜》是抒情的文曲,也是富有东方情调的夜曲,他在艺术思维方式,主题内容,旋律和曲式结构方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乐曲通过优美流畅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循环的变奏,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的配置,形象的将江南秀丽的景色呈现在人们面前,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全曲有九段加尾声组成,各段分别富有形象鲜明,富于诗意的小标题例如第一段:江楼钟鼓23.《瑶族舞曲》名词解释答:《瑶族舞曲》彭修文曲,乐曲生动表现了瑶族人民节日时的生动场面,复三部曲式构成开始八小节的引子,表现了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人们盛装轻轻敲击长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月光下 第一段由慢快两个段落构成,a段主题徐缓委婉,旋律抒情,b段为快板,节奏鲜明热烈欢快,第二段音乐经过过渡,进入幽静舒展的第二段,四三拍,像恋人倾吐内心的爱恋之情,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加入打击乐器,速度越来越快,感情越来越奔放,在强烈的全奏中,结束全曲24.马思聪名词解释:答:马思聪,我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 第一次留法,就学于朗西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回国后,成为我国第一代小提琴家,第二次出国,专攻作曲理论,创作了许多小提琴和合唱作品,并以演奏家身份多次举办音乐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等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思乡曲》《思乡曲》以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为主题,用慢板,悲哀的旋律,表达了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5.《思乡曲》名词解释:答:《思乡曲》马思聪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