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竿台钓黄尾鲴.doc
3页手竿钓黄尾鲴手竿钓黄尾鲴黄尾鲴的习性黄尾鲴的习性 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底层,适应于流水生活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 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 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 150-200 克,两年可长至 300-500 克左右;成鱼一般 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春秋浅水、夏入深潭黄尾鲴食性杂食性杂,常以碎屑、硅藻、绿藻、兰藻、水生昆虫、虾、浮游动物等为食,是池 塘水库的清洁夫 虽说黄尾鲴一般在 0℃-38℃水温下均能正常摄食、既适低温又耐高温,但它觅食欲望的强弱与季节、水温变化密 不可分南方有一句口头语——“麦子熟了,尾巴黄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成熟时,正是黄尾鲴为了产 卵需要大量进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垂钓黄尾鲴的头个黄金季节,北方则因为气候上的差异会有所推迟 立秋后(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八九月) ,秋高气爽,氧分充足,水温适宜,已长得很肥硕的黄尾鲴为过冬,必须 要补充营养,这时又是一个最佳垂钓时期其实,夏天黄尾鲴也很活跃,但白天去钓,小杂鱼闹钩太凶,晚上出钓会 有比较好的收获,摄食高峰在日落时分至晚十点钟前后一、台钓黄尾鲴一、台钓黄尾鲴 南北地区休闲钓爱好者,多以手竿传统钓法钓取黄尾鲴,局限性较大;加之对黄尾鲴以下颌具角质边缘刮吸食物的 独有习性鲜有了解,往往难有好收获。
即便上鱼,大多也是钩子挂到的使用手竿悬坠钓法就不同,因该钓法灵敏与 稳定性兼备,可调性强,所以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钓取黄尾鲴的上佳利器 1、钓位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钓位,对垂钓黄尾鲴来说非常关键原则上应根据黄尾鲴的生活习性,选择黄泥坡、华尖、陡岩、深 浅交汇及库内大弯处不过,随季节的变化,钓位的选择也略有差异每年清明节前,可找向阳、陡坡、水底有乱石 杂物、水深 1.8—3 米且不太挂钩的地方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深浅结合处、坡度较平缓等水深在 1.2—1.5 米的钓点下钩初夏、秋季,阴天时钓浅;仲夏,晴天亦可钓深水 背风或迎风面最好,侧风以不大于 4 级为佳,无风的死湾不宜垂钓不选前一天垂钓的老窝,黄尾一般不进老窝 子,笔者和钓友们都有这种看法,至于是何原因都讲不清楚,但是在老窝子旁边打窝不受到影响 在水库中垂钓黄尾鲴鱼,可将钓位选在深水区前有稍缓的自然前斜度的钓位上,但不能太陡,太陡不利于窝子留 底,太平坦不方便鱼就饵,因为黄尾喜欢挨着斜坡游动觅食 2、天气选择 持续多日的晴好天气,最好是温度持续上升的天气有钓友说钓黄尾是苦行业,就是说越热越好钓有风比无风 好,2-3 级风力最好,除西风外任何风向都好钓。
大雨前一天不好,但也能钓雨后涨水厉害一般不好钓,要等水位 稳定后 2-3 天再钓(黄尾太谨慎,不轻易近岸) 3、钓具的配备 钓竿:黄尾鲴虽然属中小型鱼类,但中钩的瞬间冲劲十足竿子太硬,容易断线跑鱼;竿子较软,又不能轻易抄之 入护因此在钓竿选用方面,要结合鱼的大小和挣扎力定调性水浅、鱼小,用三七调十二尺竿;水深、鱼大,用二 八调十五尺亦足够 钓线:主线要用质量比较好的,根据鱼情配置 1.0---1.5 号;子线也应使用结节力强、有一定伸缩性的优质线,以 0.8---1.0 号为主钓线选择同样要视水温高低、鱼挣扎力大小进行更换,只要主、子线能承受住鱼的拉力即可 鱼钩:由于黄尾鲴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就饵表现轻微(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 ,所以用钩不能大,1—3.5 号袖 钩(1——3 号伊豆,0.1——0.3 号新关东)比较适合它吸入口;双钩距在一到两个钩左右为宜,如果鱼的密度大、个 体又小时钩距要适当加大,可以增加中双尾的机会另外,所选鱼钩要具备一定的锋利度(刺鱼快)和坚韧性(要能 抗住黄尾鲴的冲力,这样才能减少鱼脱钩的现象浮标:要依据天气的变化和鱼情的快慢而定,鱼摄食强烈时,选择标身适中、翻身快、稳定性强的 2—3 号硬尾标 (11—13 目)或软尾标(可以抓到底接口) ;鱼开口小时最好选用细长身、短碳脚、细长硬尾的灵敏度较高的小号浮 标,这样可以有效放大鱼咬钩的信号。
4、钓饵的调配 主窝饵: 在大水面钓黄尾打大一点的窝是有必要的,窝饵需加腥,打窝要做到虚实结合,先将粗细不一的窝料握成团,在钓位确定,浮标定位后,距浮标一米处将拳头大的窝料投下,让窝料随着水下的斜坡象雪球一样到达深水区,形成饵 线,然后用水库边的泥土与窝料拌均匀成泥浆状投入钓点(一定要注意窝料的饵味要比钓饵轻淡,不然它们只吃窝食 不找钓饵,否者你想钓获的鱼就找不到北了) 主窝料一般以菜籽饼,面粉为主,剩饭,酒米,小鸡饲料以下是笔者常用的一天用量配方:2 公斤菜籽饼,1 公斤面粉,500 克剩米饭,200 克酒泡米,300 克小鸡饲料,一瓶麦芽啤酒或 150 克曲香型白酒出钓的前一天晚上拌 匀并密封进行 12 小时以上时间的发酵施钓时取钓场水拌和至用力捏紧不会散开为宜,也可以在水边做散化试验 (入水 5-8 分钟开始化,20 分钟内全化开) 散开太快增加面粉,太慢增加菜籽饼 也可用可用酒米+ 牛 B 颗粒加水成团抛投 辅窝饵: 一般主窝料下去后一小时左右没有鱼进窝就要下辅窝料,辅窝料在主窝料的基础上加精,笔者一般加九一八和酒 米雾化要快,以打下去可以形成雾化拄为佳,(也就是形成立体雾化区,以增加诱惑效果)有鱼进窝在钓的过程中也 要看情况下辅窝料,一是留鱼一是继续诱鱼进窝。
但是正在钓鱼时加辅窝料一定要轻,不可惊鱼 钓饵: 黄尾鲴主要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为食,所以基础饵应以地方盛产的植物、作物本味香为主,饵的颗粒不能太细 雾化太好,粗颗粒能有效留鱼在水温较低的季节,往饵料中添加 50%左右的高蛋白腥饵(藻粉,虾粉) ,具有较强 的诱食力,实战钓效明显气温、水温较高时,要降低饵料中的腥饵在鱼食欲弱时,可添加适量草梅香或是奶香的 饵料,进一步调节诱食性,作用亦非常明显除此之外,鱼饵的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是;搓饵要比重适中,柔 软,便于鱼一吸进嘴;拉饵所拉出的饵球要圆而光滑,有良好的附钩性 推荐配方:钓鱼王疯诱(花生香)+疯 1+1 目+5%藻粉+5%虾粉,表面撒鬼 5 野钓鲮鲴 40% + 化 4#40% + 新四季 20%; 超诱 40% + 藻元素 40% + 新可揉 20%; 广谱 40% + 化 4#40% + 全能 5# 20%; 野钓鲮鲴 60% + 化 6#20% + 新四季 20%,以上皆为搓饵5、技法的运用 调漂:黄尾鲴的体征和吸食习惯决定了钓法,如果按常规悬坠钓法,浮标调几钓几, (如调 4 钓 2;调 3 钓 3 等等) ,浮标有动作,提竿却难中鱼。
这是因为鲴鱼吃饵时先是嘴唇上部触及子线,造成了许多假动作,所以浮标应调低钓 高,让子线适当弯曲,这是钓上黄尾鲴的关键推荐无钩调 2 目, (装钩后应该调目全部入水---就是要细漂尾) ,子线 超短(5-7CM)双钩钩距在 3 个左右,铅坠上面太空豆向上推 30CM 左右(即采用通芯坠) ,装钩后钓 3 目--4 目这 时候钓组的状态是:双饵卧底,8 字环擦底或卧底,铅坠离底超短子线 8 字环卧底虽是钓体动漂,但仍不失灵敏, 子线平卧水底,方便黄尾吸食,信号真实有效 漂像:钓黄尾鲴,要敢于放口,浮标轻微地一上一下急速回标或快速黑标的中鱼率都不会高一般情况下,浮标 先上升 1 目半到 2 目再下顿(可能只有半目)时中钩率最高,浮标慢慢上升中不要扬竿,等浮标瞬间停顿时才能扬竿 中鱼如果有信号还是不上鱼建议将饵搓小或拉小饵因为黄尾鲴鱼口裂小,鱼的个头也小,吸食的力度相对来讲比 其他鱼类的吸食力要弱一些,在深水区浮标产生的信号也就相对比较弱 6、其他注意事项 黄尾鲴下颌具角质边缘较硬,故需要用稍大点力提竿,有利于钓钩的刺入黄尾个体较大,反应强烈,中钩后要 尽快引鱼出窝,用抄网接住在旁边取鱼,避免在钓位后方跑鱼。
因为黄尾一旦脱钩便直冲水底正好穿越窝内,同时, 排出的腺体逃跑信号带领窝内鱼群集体“越狱”并留下危险信号此窝再发也就很难了,所以跑鱼是钓黄尾的大忌! 黄尾入窝很少发现鱼讯,不能单凭水面情况来判断有没有鱼入窝,如果一开始有小鱼闹钩后来又慢慢停止且水面没有 冒水泡现象,这表明黄尾大驾光临黄尾发窝后整个垂钓过程要迅速连贯,有时两三支鱼竿此起彼伏,应接不暇,这 种状况称为“大发窝” 当连续起鱼后出现“稍息”现象,取乒乓球大小辅窝料团两三个送入钓位立即补窝,挽留剩 余的鱼群,不必担心补窝会惊鱼有时补窝后还未来得及洗手又有漂讯,钓友仍戏称“立时放盐立时咸” 有钓友用 岸边的红黄泥就水搅和投入窝内也可以达到补窝效果,有时候一天几次“大发窝” ,技术熟练的钓友一天获鱼百十斤 是常事 钓黄尾鲴手法上更讲究搓拉结合,黄尾鲴鱼喜欢群居生活,在钓上几条鱼后,要及时补窝当窝中的鱼被我们钓 了几条后感觉要停口了,要搓松软的大饵团及时补窝,将远处的鱼群再次引到窝中,等窝中有口后,又可以改为拉饵 垂钓,这就是为什么身边的钓友会比你少钓几条鱼的主要原因 在水库垂钓,会遇到钓着钓着水面就起风了,水面越大风就越强劲, 4 至 5 级风是家常便饭,是令水库台钓一族 最头痛的一件事。
本来上鱼正常的窝,一下子出现窝中无口,黄尾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偏离钓位 15 度的窝外围,试钓却有鱼咬钩,特别是侧风天更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经过细致地分析后,不难看出这是风浪作的怪在风力的推 动下,水面形成波浪,在波浪不停地运动冲涮下,特别是坡度大的钓位,更容易产生窝料位移,补起窝来也很困难 这时我们不仿改变策略,向左右两侧寻找鱼踪,还要加大扬竿力度,使主窝内具备一定量的窝料,才能将鱼引到主窝 内进行垂钓 黄尾鲴的性情比较急躁,在钓到后不宜用手触摸(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更要注意) ,鱼护以用大口为佳,且不要 经常拉动,因为一旦用手取鱼或使用了小口鱼护,鱼在鱼护里不能自由游动,它很快就会死亡二、传统钓法二、传统钓法钓竿:同台钓法 线组:“三细”即细钩细线细漂 浮漂:三颗七星漂,一颗露出水面 钓饵:蚯蚓:不可露出钩尖 钓法:离底 漂像:黑漂、送漂或者抖漂或者直接用台钓线组挂蚯蚓钓底或者直接用台钓线组挂蚯蚓钓底垂钓黄尾鲴之我见垂钓黄尾鲴之我见1:钓竿根据地势地形而定,3.6M,4.5M,5.4M 都可以 2:主线和子线不可太粗,尤其是子线,因为饵料如果是拉饵的话,很有可能碰上鲤鱼 所有,兼顾钓鲤鱼的话,主线可以选择 1.5 左右,子线 0.8,杆子选择 4.5M 和 5.4M,且调性不能太硬,太硬则容易 断线跑鱼 如果单纯的垂钓黄尾和鲫鱼,主线选择 1.0 和 0.8,子线 0.8 和 0.6,0.4 都可以,杆子 3.6 至 5.4 都行(还是那句话, 因为主线和子线过细,杆子太硬则容易断线跑鱼) 3:漂选择长身长尾漂,且浮力要大,但漂不可过大(同样大小型号的漂,质量好的浮力大) 4:钓钝,调几并不重要,但钓目要比调的目要高,并且选择跑铅,如钓灵,一定要放口,因为黄尾生性胆小,吃食 也比较谨慎 基本上吃食的时候先选择试探,漂像一般是先上浮一点,再下顿一点(有点像鲫鱼吃口)或者先下顿一点,再上浮一 点,或者轻微的横漂 ,或者漂像左右颤抖,这些漂像的时候选择提杆,往往是空杆或者卯鱼的多 5:钩的选择,一般选择小钩 3-5 号都可以,且钩一定要锋利,因为黄尾的嘴巴比较小而且很硬 6:饵料的选择,商品饵的话可选择腥香或者以腥为主,而且一定要使用拉饵,且要拉大,拉大的同时要保证雾化, 千万不能把饵做的太死 如果把饵做的太死的话,虽然能把饵拉起,但雾化性不强,影响诱鱼和鱼的吃口,如果选择蚯蚓,最好不要选择太大 的,渔具店卖的红蚯蚓 比较理想,因为我们张家界没有红虫卖,活饵红蚯蚓是首选,蚯蚓挂钩的时候留在钩外的蚯蚓不易太长,如果太长, 掐掉一点,或者反复的在 钩上来回钩机下,把尾巴露在外面 0.5-0.8 厘米最好,因为如果留的太长,鱼吃食的时候一般是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