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宝典《左传》:宣公十五年.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671704
  • 上传时间:2022-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宝典《左传》:宣公十五年 《宣公十五年》 【原文】 【经】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秦人伐晋王札子杀召伯、毛伯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初,税亩冬,蝝生 【传】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行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低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员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

      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舒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诸大夫皆曰:「不行酆舒有三俊才,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俊才虽多,何补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怙其俊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不讨有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毋乃不行乎?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尽在狄矣」晋侯从之六月癸卯,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辛亥,灭潞酆舒奔卫,卫人归诸晋,晋人杀之 王孙苏与召氏、毛氏争政,使王子捷杀召戴公及毛伯卫。

      卒立召襄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羊舌职说是赏也,曰:「《周书》所谓『庸庸祗祗』者,谓此物也夫士伯庸中行伯,君信之,亦庸士伯,此之谓明德矣文王所以造周,不是过也故《诗》曰:『陈锡哉周』能施也率是道也,其何不济?」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冬,蝝生,饥 【译文】 十五年春季,鲁国的公孙归父在宋国会见楚庄王 宋国人派乐婴齐到晋国报告急难,晋景公想要救援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达不到马肚子’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和他竞争晋国虽然强盛,能够违反上天吗?俗话说:‘高高低下,都在心里。

      ’河流湖泊里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里暗藏毒虫猛兽,美玉也公开着斑痕,国君也得忍受点耻辱,这是上天的常道君王还是等着吧!”于是,晋景公就停顿发兵救宋,派遣解扬到宋国去,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解扬对宋国说:“晋国的军队都已经动身,将要到达了解扬路过郑国时,郑国人把他囚禁起来献给楚国楚庄王重重地贿赂他,让他把话反过来说解扬不同意经过三次劝告以后才同意了楚国人让解扬登上楼车,向宋国人喊话,而将楚国人要说的话告知他们解扬就乘机传达晋君的命令楚庄王预备杀死他,派人对他说:“你既已同意了我,现在又反过来,是什么原因?不是我没有信用,而是你丧失了它快去受你的刑罚吧!”解扬答复说:“臣听说,国君能制订命令就是道义,臣下能承受命令就是信用,信用贯彻了道义然后去做就是利益谋划不失去利益,以保卫国家,才是百姓的仆人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不能承受两种命令君王的贿赂下臣,就是不懂得命令的意义承受了国君的命令而出国,宁可一死而不能废弃命令,莫非又可以贿赂的吗?下臣所以同意您,那是为了借时机完成国君的使命死而能完成使命,这是下臣的福气寡君有守信的下臣,下臣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可以追求的?”楚庄王赦免了解扬放他回去 夏季,五月,楚军预备离开宋国,申犀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无畏知道死而不敢废弃君王的命令,君王丢掉自己的话了。

      楚庄王不能答复申叔时正为楚庄王驾车,说:“造起房子,让种田的人回来,宋国必定听从命令楚庄王听从了宋国人可怕,派华元在夜里进入楚军营,登上子反的床,叫他起来,说:“寡君派元把困难状况告知你,说:‘敝邑交换着儿子杀了吃掉,把尸骨拆开来烧着做饭尽管如此,无条件投降,宁可让国家灭亡,也是不能这样做的你们退兵三十里,宋国将唯命是听’”子反可怕,就和华元私自订盟誓然后报告楚庄王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国和楚国讲和华元作为人质盟誓说:“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潞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鄷舒执政以后杀了她,又伤了潞子的眼睛晋景公预备进攻他大夫们都说:“不行鄷舒有三项显着的才能,不如等待他的后任伯宗说:“肯定要进攻他狄人有五条罪状,突出的才能虽然多,有什么补益?不祭祀,这是一喜爱喝酒,这是二废弃仲章而夺取黎氏的土地,这是三杀害我们伯姬,这是四伤了他国君的眼睛,这是五依仗他自己的显着才能,而不用美德,这就更增加了罪过继任的人或者将会敬奉德义以奉事神明,而稳固国家的命运,到时又怎么对待他?不进攻有罪的人,说‘将等待后继人’,以后有了理由再去进攻,唯恐不行以吧!依仗才能和人多,这是亡国之道商纣按这样去做,所以被灭亡。

      天违反时令就是灾难,地违反物性就是妖异,百姓违反道德就是祸乱有了祸乱就有妖异和灾祸发生所以在文字上,正字反过来就是乏字上面这些反常的事在狄人那里都是存在的晋景公听从了六月十八日,晋国荀林父在曲梁战胜赤狄二十六日,灭潞国鄷舒逃亡到卫国,卫国人把他送还到晋国,晋国人杀死了他 王孙苏与召氏、毛氏争夺政权,指使王子捷杀死了召戴公和毛伯卫,最终立了召襄为执政卿士 秋季,七月,秦桓公进攻晋国,驻扎在辅氏二十七日,晋景公在稷地进展武装演习,来占据狄人的土地,立了黎侯然后回来到达洛水,魏颗在辅氏击败秦军,俘获了杜回这个秦国的大力士 当时,魏武子有一个爱妾,没有生儿子魏武子生病,分咐魏颗说:“等我死去以后,肯定要嫁了她”病危时,又说:“肯定要让她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把她嫁了,说:“病重了就神志不清,我听从他糊涂时候的话等到辅氏这一役,魏颗看到一个老人把草打成结来遮拦杜回杜回绊倒在地,所以俘虏了他夜里梦见老人说:“我,是你所嫁女人的父亲你执行你先人糊涂时候的话,我以此作为报答 晋景公赏给桓子狄国的臣民一千家,也把瓜衍的县城赏给士伯,说:“我得到狄国的土地,是您的功绩。

      假如没有您,我就丢失伯氏了羊舌职对这些赏赐感到快乐,说:“《周书》所谓‘能用可用的、能敬可敬的’,说的就是这一类吧士伯认为中行伯为可以任用,国君信任他,就任用他,这就叫做明德了文王所以能创立周朝,也不超过这些了所以《诗》说‘把利益布施给天下,创立了周朝’,这是说文王能够施恩于百姓遵循这个道理去做,还有什么不能胜利的?” 晋景公派遣赵同到成周进献俘虏的狄人,表现得不尊敬刘康公说:“不到十年,原叔肯定有大灾难上天已经夺走了他的魂魄了 鲁国开头按田亩征税,这是不合于礼的过去的征税方法是所征的稻谷不超过“藉”的规定,这是用以增加财货的方法 冬季,蝗的幼虫蜉化,造成饥饿《春秋》所以记载这件事,是由于庆幸没有造成严峻灾难 扩展阅读: 左传文学成就 与上述史学成就相比,《左传》的文学价值比拟简单受到忽视其实,从我国古代文学的演化过程来看,《左传》在这一领域同样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概略而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左传》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意剪裁史料、精于谋篇、擅长敷演故事的重要跨越,空前而触目地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尤其一些战斗的叙写最有特色),从而表达早期史书中文学成分的显着积存。

      在先秦文学,《左传》消失,预示着散文的进展已经面临更加宽阔的天地 二、《左传》在铺叙大事过程中,第一次呈现了一批有着各自经受和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虽非完全着意而为,却也时有渲染、夸饰之笔,客观上积存了形象塑造的珍贵阅历,为此后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涌现供应了难得的启发、重要的借鉴 三、《左传》语言简洁而精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留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方,到达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标准;其特具的文学颜色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 四、从总体看,《左传》思想深邃、文风朴厚,叙事、状物精彩而富于多样性,留下了很多久经传诵的佳作,其中不少业已成为后世人们称文的典范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历代堪称“观止”的优秀古文,所收《左传》各篇(节)竟达三十三则之多,可见一斑此外,《左传》丰富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历史故事,还作为一局部重要的创作素材为后代的小说、戏曲所利用和发挥,这在我国古代文学进展也是并不多见的 应当强调的是,由于自两汉以迄明、清,《左传》先被视为“解经”之作,其后更升格于重要经书的行列,它在我国文化的地位一度被推崇到至高的地步唐初孔颖达奉诏撰“五经正义”,于“三传”中特重左氏一家,《左传》更获得与《易》、《书》、《诗》等主要经学元典几相比并的突出地位。

      隋唐以后,科举考试以《左传》为重要科目之一,进一步促成了其书流传的普泛性两千年来,有关《左传》的注疏、考订和论评,可谓代不乏见、数量繁多,清初彝尊《经义考》,收录此前各类《左》学着作九十四种;上世纪五十年月末上海图书编纂《中国丛书综录》,收历代《左传》注、疏、论的各种书目达两百一十余种之多 《左传》经学地位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其书的流传,愈益张扬,扩大了它在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乐观影响,同时,也为《左》学的进展添加了一些简单化、神奇化的内容,值得辨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