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结构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24页一、填空题1.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10.9级高强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3.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4.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5.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6.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7.螺栓球成型后,不应有(裂纹)、(褶皱)、(过烧)8.吊车梁和吊车桁架不应(下挠)9.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柱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10.压型金属板成型后,其基板不应有(裂纹)11.有涂层、镀层压型金属板成型后,涂、镀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 12.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
13.防火涂料涂装基层不应有(油污)(灰尘)和(泥沙)等污垢 14.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的检验工具可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测针和钢尺检查 15.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管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养化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16.测量钢板厚度的常用工具为(游标卡尺)17.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常用螺柱、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18.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指高强度螺栓和与之配套的(螺母)、垫圈的总称 19.钢构件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20.压型金属板成型后,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凹凸)和(褶皱)21.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应有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2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的检验报告23.碳素结构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24.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25、对工厂制作焊缝,探伤比例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6.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27.焊钉焊接后应进行(弯曲)试验检查,其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28. 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当采用比公称直径小1.0mm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85)% 29.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可按(变形缝)或(空间刚度)单元等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30.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应齐全31.分项工程检验批中的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符合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3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33. 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按本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见证取样、送样;34. 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35.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36.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37.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 )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38. 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39. 钢结构组装中,顶紧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检验方法是用(0.3)mm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应不应大于(0.8mm)40. 桁架结构杆件轴件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41. 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42. 钢结构安装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隙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浆料等二次浇灌43. (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其受拉翼缘、吊车桁架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桁架其受拉弦杆上不得(焊接悬挂物)和卡具等。
44. 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45.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46. 柱、梁、支撑等构件的长度尺寸应包括(焊接收缩余量)等变形值47. 结构的楼层标高可按(相对)标高或(设计)标高进行控制48. 柱子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用(全站仪)或(激光经纬仪)和钢尺实测49. 对于多层钢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可采用激光经纬仪、全站仪测量,也可根据各节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累计计算对于整体平面弯曲,可按产生的(允许偏差)累计计算50.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钢网架结构,且设计有要求时,应按下列项目进行节点承载力试验 5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时,应使用(有效)计量器具各专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统一)计量标准52.钢材订货合同应对(材料牌号)、(规格尺寸)、性能指标、检验要求、尺寸偏差等有明确的约定53.牌号为Q235、Q345且板厚小于40mm的钢材,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的钢材供货重量超过600t且全部复验合格时,每批的组批重量可扩大至(400)t。
54.牌号为Q235、Q345且板厚大于或等于40mm的钢材,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的钢材组成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应大于60t55.牌号为Q390的钢材,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质量等级的钢材组成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应大于(60)t;同一生产厂家的钢材供货重量超过600t且全部复验合格时,每批的组批重量可扩大至(300)t5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的出厂合格检验报告,并随箱带57.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进行(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复验58.试验螺栓应从(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59.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为(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60.焊条、焊剂及栓钉瓷环在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焙烘)61.焊缝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国家专业考核机构颁发的等级证书,并应按(证书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缝无损检测工作62.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应在(认可)的范围内焊接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63.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64.当手工电弧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应超过(8m/s),当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应超过(2m/s)65.当焊接作业环境温度低于0℃且不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将焊接接头和焊接表面各方向大于或等于钢板厚度的(2)倍且不小于(100)mm 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且不低于20℃后再施焊66.多道定位焊焊缝的端部应为(阶梯)状67.焊接接头的端部应设置焊缝(引弧板)、(引出板)68.焊条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mm,埋弧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80)mm69.钢衬垫板应与接头母材密贴连接,其间隙不应大于1.5mm,并应与焊缝充分熔合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4)mm70、埋弧焊接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6)mm71、电渣焊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25)mm72.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跳)焊法或(多人对称)焊接法等来控制焊接变形。
73.非对称双面坡口焊缝,宜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然后焊满(浅)坡口侧、最后完成(深)坡口侧焊缝特厚板宜增加轮流对称焊接的循环次数74.对接接头、T 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在构件放置条件允许或易于翻转的情况下,宜(双面对称)焊接;有对称截面的构件,宜对称于构件(中性轴)焊接;有对称连接杆件的节点,宜对称于(节点轴线)同时对称焊接75.构件装配焊接时,应先焊收缩量较(大)的接头、后焊收缩量较(小)的接头,接头应在拘束较(小)的状态下焊接76.间断角焊缝每焊段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40)mm,焊段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较薄焊件厚度的(24)倍,且不应大于300mm77.塞焊和槽焊焊接时严禁使用(填充板材)78.箱形构件内隔板与面板T 型接头的电渣焊焊接宜采取(对称)方式进行焊接79.栓钉应采用专用焊接设备进行施焊首次栓钉焊接时,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并应确定焊接工艺参数80.当受条件限制而不能采用专用设备焊接时,栓钉可采用(焊条)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并应按相应的工艺参数施焊,其焊缝尺寸应通过计算确定81.当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按(承压)型连接或(张拉)型连接进行强度设计时,可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试验。
82.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摩擦面采用手工砂轮打磨时,打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且打磨范围不应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8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安装时,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84.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安装时,螺栓头下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85.施工用的扭矩扳手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其扭矩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相对误差不得大于(±3%)86.组装焊接处的连接接触面及沿边缘(30mm~50mm )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应在组装前清除干净87.箱形构件的侧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相邻两侧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侧板在宽度方向不宜拼接,当宽度超过2400mm 确需拼接时,最小拼接宽度不宜小于板宽的(1/4)88.设计无特殊要求时,热轧型钢可采用直口全熔透焊接拼接,其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89.钢管接长时,当钢管直径d≤500mm 时,最短接长长度不应小于(500)mm; 当钢管直径500 mm<d≤1000mm,不应小于(直径d);当钢管直径d>1000mm 时,不应小于(1000)mm;90.部件拼接焊缝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全熔透等强)对接焊缝。
91.钢结构吊装宜在构件上设置专门的吊装(耳板)或吊装(孔)92.钢结构吊装作业必须在起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