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带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汇总笔记.pdf

2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0683056
  • 上传时间:2024-08-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3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带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汇总笔记 单选题 1、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 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 S 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形成原因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水面倒影 B.日食 C.水中“折筷” D.有趣的手影 3、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 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 S 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 2 动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4、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 ) A.340m/sB.340km/sC.3×108m/sD.3×108km/s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6、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和“水浅”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7、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凸透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D.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一些 8、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 A 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 A 完全相同。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 C.眼睛应从 A 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 A 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 B 完全重合 9、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 ) 4 A.条形的 B.圆形的 C.方形的 D.根本不能成像 10、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 ) 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 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 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已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2、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凿壁偷光 B.杯弓蛇影 5 C.海市蜃楼 D.长虹饮涧 1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已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4、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 1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相平 B.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的更远 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 17、莉莉到淮阳龙湖公园游玩,美丽的风景让她流连忘返,浮想联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只小鸟俯冲向湖面,它在水中的像会变小 B.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是漫反射现象 C.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实像 D.在知鱼廊,她从水面上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深” 18、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7 C.钢笔错位 D. 树林间的光线 19、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 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 c 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 D.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0、图甲为一款蔬菜和水果的净化器,该净化器利用的是每秒产生 42000 次振动的声波来清洗蔬菜表面的污渍。

      在使用净化器清洗蔬菜时,将净化器和蔬菜一起放入水盆中,这种声波的振动会使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化器产生的声波是超声波 B.净化器能去除蔬菜表面的污垢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 C.看到浸没在水中的苹果是苹果的虚像 D.水中产生的大量气泡是由于水沸腾产生的 8 21、下列对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C.平面镜一定成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虚像也能用眼睛看到 22、与平面镜成像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A.物体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C.平面镜的大小 D.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2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作为参照物的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玉笛暗飞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折射 填空题 24、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

      若此时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 5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当入射光方向不变,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9 25、如下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_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 _______;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 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26、如图所示,一束与水面成 30°角的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人站在岸边看见的水中物体其实在物体实际位置的______(选填“上方”“原位置”或“下方”) 27、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8、如图所示,湖水水深 10m,一只白鹭离水面 2m 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倒影距离白鹭______m 10 (带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_010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小球向A点滚动的过程中,是沿与平面镜成 45 度角的水平直线运动的,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球的像成在与镜面成 45 度角的镜后面,即与水平面垂直,所以是竖直向下运动的,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答案:A 解析: A.水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符合题意; B.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水中“折筷”,是因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 C 不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答案:D 解析: 小球向A点滚动的过程中,是沿与平面镜成 45 度角的水平直线运动的,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球的像成在与镜面成 45 度角的镜后面,即与水平面垂直,所以是竖直向下运动的,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4、答案:C 解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5、答案:D 解析: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树的影子,这是太阳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线,经过池塘再次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色散形成的,故 C 错误;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水底反射的光线,从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6、答案:C 解析: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 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 C 错误,C 符合题意; 12 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故 D 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答案:C 解析: 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 A 错误; B.因为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成的,所以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 B 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所以形成的像称为虚像,故 C 正确; D.小猫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则小猫看到“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故 D 错误 故选 C 8、答案:D 解析: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A 一侧观察,在蜡烛 B 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 A 的像;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13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不能与蜡烛 B 完全重合,故 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9、答案:B 解析: 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像的形状与光源形状有关,与小孔形状无关,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倒立的实像,是圆形的 故选 B 10、答案:B 解析: AB.疏菜为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故 A 不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除绿光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故 C 不符合题意; D.绿色透明玻璃只能让绿光通过,而吸收其它色光,绿色蔬菜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温室顶部应当安装无色透明玻璃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答案:A 解析: 顾观地上已影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俯看杯中自己,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此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①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符合题意; 14 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铅笔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 A 12、答案:A 解析: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 B.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偏折所致,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长虹饮涧,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3、答案:A 解析: 顾观地上已影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俯看杯中自己,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此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①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符合题意; 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②不符合题意; 15 ③铅笔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 A 14、答案:B 解析: 如图所示,在最早期的潜望镜的模型中,无论是镜面还是水面,它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故选 B 15、答案:D 解析: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树的影子,这是太阳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线,经过池塘再次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色散形成的,故 C 错误;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水底反射的光线,从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16、答案:BCD 解析: A.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 A 错误; B.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声音传得更远,故 B 正确; C.三原色为红、绿、蓝,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故 C 正确; 16 D.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因此一个物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故 D 正确 故选 BCD 17、答案:BC 解析: A.小鸟在湖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小鸟俯冲向湖面,它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故 A 错误; B.湖面波光粼粼,能够将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属于漫反射现象故 B 正确; C.树叶间的缝隙相当于小孔,会形成小孔成像,太阳光透过这些小孔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实像故 C 正确; D.从水面上方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出来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由于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偏向水面,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鱼是比实际位置偏高的虚像故 D 错误 故选 BC 18、答案:BCD 解析: A.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D.一叶障目和树林间的光线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D 符合题意; C.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BCD 19、答案:AD 解析: 17 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A 错误,A 符合题意; B.木工师傅用一只眼睛沿着棱的方向看过去,能看到另一端,说明木板是光滑平整的,这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 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成倒立实像,故 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为各种色光,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的顺序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最上面是红光,最下面为紫光,故 D 错误,D 符合题意 故选 AD 20、答案:ABC 解析: A.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音,该净化器利用的是每秒产生 42000 次振动的声波,声波的频率是42000Hz,高于 20000Hz,属于超声波,故 A 正确; B.声音能传递能量和信息,净化器能去除蔬菜表面的污垢,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故 B 正确; C.浸没在水中的苹果反射的光经水面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能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较浅的虚像,故 C 正确; D.净化器和蔬菜一起放入水盆中,这种声波的振动使水中的溶解气体释放,形成气泡,故 D 错误。

      故选 ABC 21、答案:BD 解析: A.光的直线传播可以产生实像,光的折射可以产生实像,也可以产生虚像,故 A 错误; B.能否用光屏接收,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故 B 正确; 18 C.平面鏡成虚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故 C 错误; D.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看到,故 D 正确 故选 BD 22、答案:BCD 解析: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位置都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BCD 符合题意 故选 BCD 23、答案:AB 解析: A.青山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青山相对出”,是因为青山以河岸为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以孤帆为参照物,青山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 A 正确; B.以山为参照物,“轻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故 B 正确; C.“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处的“玉笛”指的是笛子,笛声是由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C 错误;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 D 错误。

      故选 AB 24、答案: 40° 下降 解析: [1]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 50°,则入射角为 90° − 50° = 40° 19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40° [2]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液面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 由图可知,当光电屏上的点由 S1移到 S2时,液面下降 25、答案: 直线传播 漫反射 反射 解析: [1]柳树的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柳树挡住形成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照在粗糙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这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不同方向的人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3]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故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它反射了绿光 26、答案: 37° 上方 解析: [1]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 30°角,则入射角为 i=90°-30°=6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为 60°,则反射角也为 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3°,则折射角 20 β=180°-60°-83°=37° [2]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水中物体反射的光线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浅,在物体实际位置的上方。

      27、答案: 直线传播 折射 虚 解析: [1]硬币放在杯底,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杯子挡住了硬币到眼睛的光线,人眼便看不到硬币 [2]倒入水后,硬币出来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看,能看到硬币,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3]弟弟看到的硬币是杯底硬币的像,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的 28、答案: 静止 4 解析: [1]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白鹭离水面 2m 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则白鹭所成的像离水面 2m高度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的倒影相对于白鹭没有位置变化,故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 [2]由以上分析可知,白鹭距离水面 2m,白鹭的倒影离水面距离也始终为 2m,所以倒影距离白鹭是 4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