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铁六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铁六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集合M=,则M等于 ( )A.Φ B.{0} C.{(0,0,0)} D.{0,0,0}参考答案:答案:C 2.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A. 160 B. 80 C. 50 D. 10参考答案:B【分析】由二项式定理公式即可得到结果.【详解】依题的展开式的通项为:,当时,,此时,所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属于基础题.3. 若圆与直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参考答案:C4. 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A.2x+y+5=0或2x+y﹣5=0 B.2x+y+=0或2x+y﹣=0C.2x﹣y+5=0或2x﹣y﹣5=0 D.2x﹣y+=0或2x﹣y﹣=0参考答案:A【考点】圆的切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设出所求直线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出直线方程中的变量,即可求出直线方程.【解答】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y+b=0,则,所以=,所以b=5,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x+y+5=0或2x+y﹣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圆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5. 欧拉公式eix=cosx+isinx(i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参考答案:D【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由欧拉公式eix=cosx+isinx,可得e﹣i=cos(﹣1)+isin(﹣1),结合三角函数的符号,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欧拉公式eix=cosx+isinx,可得e﹣i=cos(﹣1)+isin(﹣1),∵cos(﹣1)>0,sin(﹣1)<0,∴e﹣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欧拉公式,考查三角函数知识,比较基础. 6. 已知点,和向量a,若a//,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参考答案:C根据A、B两点的坐标可得=(3,1),∵∥,∴,解得7. 已知函数,则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曲线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A) (B) (C) (D)参考答案:A略8. 在区间内分别取一个数,记为,则方程表示离心率小于的双曲线的概率为A. B. C. D. 参考答案:B9. 已知集合A={x∈N|1<x<log2k},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则( )A.k>8 B.k≥8 C.k>16 D.k≥16参考答案:C【考点】集合的表示法.【分析】首先确定集合A,由此得到log2k>4,由此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集合A={x∈N|1<x<log2k},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A={2,3,4},∴log2k>4,∴k>16.故选:C.10. 已知两点 ,O为坐标原点,点C在第二象限,且,则等于A. -1 B. 1 C.-2 D. 2参考答案:A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设集合U=N,集合M={x|x2-3x≥0},则?UM= .参考答案:12. 对实数a、b定义一个运算:,设函数(),若函数的图象与x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由可得:,则:.据此有:.当时,x-x2=-2,当时,.函数y=f(x)-c的图象与x轴恰有两个公共点等价于函数y=f(x)与y=c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如图所示:函数y=c在和之间及y=-2以下与函数f(x)有两个交点.据此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3. 已知抛物线y2=2x的焦点是F,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又有点A(3,2).则|PA|+|PF|的最小值是 ,取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 .参考答案:,抛物线的准线为。
过P做PM垂直于准线于M过A做AN垂直于准线于N,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此时三点共线此时,代入抛物线得,即取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为14. 若是两个单位向量,且=,若,则向量= .参考答案:﹣【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对应思想;向量法;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运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向量的平方即为模的平方,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解:若,则=(2+)?(﹣3+2)=﹣62+22+?=﹣6+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考查向量的平方即为模的平方,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则此双曲线的焦距等于 .参考答案:316. 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1,σ2),若P(ξ>2)=0.15,则P(0≤ξ≤1)= .参考答案:0.35【考点】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分析】根据正态分布的对称性计算.【解答】解:∵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1,σ2),∴P(ξ>1)=0.5,∴P(1≤ξ≤2)=P(ξ>1)﹣P(ξ>2)=0.35,∴P(0≤ξ≤1)=P(1≤ξ≤2)=0.35.故答案为:0.35. 17.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它的体积是,则a=________.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本小题满分13分)将编号为1,2,3,4的4个小球随机放到A、B、C三个不同的小盒中,每个小盒至少放一个小球.(Ⅰ)求编号为1, 2的小球同时放到A盒的概率;(Ⅱ)设随机变量?为放入A盒的小球的个数,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参考答案:(Ⅰ);(Ⅱ)见解析 【知识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K6解析:(Ⅰ)设编号为1,2的小球同时放到A盒的概率为P, P==. …………4分(Ⅱ)?=1,2, ………… 5分 P(?=1)==,P(?=2)==,?12P所以?的分布列为????????????????????????????????????????????????????????????????????????????????????????????????????????????????????…………11分?的数学期望E(?)=1+2=. …………13分【思路点拨】(Ⅰ)设编号为1,2的小球同时放到A盒的概率为P,直接求解即可.(Ⅱ)ξ=1,2,求出概率,列出分布列,然后求解期望即可.19.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 写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与曲线的普通方程;(2) 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求的面积.参考答案:略20. 已知函数,(1)求;(2)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参考答案:解:(1),所以(2).因为,所以.又因为在区间上是递增,在区间上递减.所以,当,即时,有最大值;当,即时,有最小值.21. (本小题12分)已知A、B、C的坐标分别为A(4,0),B(0,4),(1)若的值;(2)若的值.参考答案:22. 如图几何体中,长方形ACDF所在平面与梯形BCDE所在平面垂直,且BC=2DE,DE∥BC,BD⊥AD,M为AB的中点..(Ⅰ)证明:EM∥平面ACDF;(Ⅱ)证明:BD⊥平面ACDF.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Ⅰ)取BC中点N,连结EN、MN,推导出平面EMN∥平面ACDF,由此能证明EM∥平面ACDF.(2)由已知AC⊥平面BCDE,从而AC⊥BD,再由BD⊥AD,AC∩AD=A,能证明BD⊥平面ACDF.【解答】证明:(Ⅰ)取BC中点N,连结EN、MN,∵长方形ACDF所在平面与梯形BCDE所在平面垂直,且BC=2DE,DE∥BC,BD⊥AD,M为AB的中点,∴EN∥CD,MN∥AC,∵EN∩MN=N,CD∩AC=C,EN,MN?平面EMN,CD,AC?平面ACDF,∴平面EMN∥平面ACDF,∵EM?平面EMN,∴EM∥平面ACDF.(2)∵长方形ACDF中,AC⊥CD,长方形ACDF所在平面与梯形BCDE所在平面垂直,∴AC⊥平面BCDE,∵BD?平面BCDE,∴AC⊥BD,∵BD⊥AD,AC∩AD=A,∴BD⊥平面AC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