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舞动作技巧探源.doc
2页蒙古族舞蹈动作技巧探源蒙古族舞蹈动作技巧探源 □王庆花 摘摘 要:要:舞蹈的动作技巧为表现舞蹈的内容 和精神而生作为草原游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 蒙古族民间舞蹈,具有很多蒙古族独有的动作和 技巧,这些散发着浓郁草原气息的舞蹈动作,无不 来自蒙古族在大草原环境下生活的磨砺笔者通 过上溯古代蒙古族传统舞蹈的形式和研究蒙古族 草原游牧生活对舞蹈动作的影响,对蒙古族民间 舞蹈的动作特征进行探源,试图揭示这些富有独 特蒙古神韵的动作技巧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动作 技巧 蒙古族舞蹈独特的风格特征,举手投 足之间便让人一目了然这些散发着浓郁 草原气息的舞蹈动作,无不来自蒙古族在 大草原环境下生活的磨砺,笔者的写作目 的就是探讨蒙古族舞蹈动作和技巧的生活根源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 一首为人熟知的《敕勒歌》,本是南北朝时 期鲜卑族的诗歌,描绘了大草原上游牧民 族壮观的生活环境长期的草原游牧生活,让蒙古族人民养成了与其他地域迥然 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气质虽然舞蹈作为人 类的肢体语言有着广泛相似性,但是具体到蒙古族舞蹈,其动作技巧就体现了蒙古族的特色。
一、上肢的动作技巧一、上肢的动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上肢动作比较丰富,包括 手部动作、臂部动作、肩部动作 在蒙古族的早期,舞蹈动作还不是太 丰富,舞蹈形式多为集体舞,在部落重大集 会时,整个部落的人们都会“绕树而舞”,动 作就是简单的拍手、挥手、顿足、转圈等 这些简单的动作一直延续至今,如著名的 “安代舞”的舞步主要以“顿足”、“拍手”、 “挥帕”为主,手帕是“安代舞”的主要道 具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蒙古族聚居 区等地流行的“托普修尔舞”,其表演形式 则是在乐器伴奏下跳舞,动作特点是绕臂、 提压腕和抖手,同时整个身体上下轻微颤 动,这些动作都极具蒙古族特色 图腾崇拜普遍存在于北方游牧民族中,鹰是鄂温克族、蒙古族和赫哲族等族的 图腾这些民族对鹰非常崇拜,在舞蹈动 作中就模仿了大量鹰的动作姿态蒙古族 人民把蒙古民族跟大草原培养的感情、游 牧生活中养成的性格,在舞蹈中都融汇于 鹰的艺术形象之中蒙古族民间舞蹈经常 出现鹰击长空、鸿雁高飞、天鹅翩翩的舞姿 形象,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鹰》 等 蒙古族舞蹈的男子动作技巧,经常模 仿鹰击长空、展翅翱翔的形象,动作特点是 抖肩、昂首挺胸、双臂舒展,模仿雄鹰在高 空飞翔的动作,使手臂呈波浪式摆动,表达 了蒙古族人民豪放博大的胸怀和顽强的生 命力。
蒙古族舞蹈中女子动作技巧有软手和 硬手软手灵巧,柔中带刚,轻盈柔美的动 作中蕴含内在力量;硬手刚劲有力,压腕动 作富有弹性,双臂有力而柔韧,区别于男子 动作的舒展刚强在女子动作技巧中,双 肩的动作特色鲜明,时而欢快奔放,时而沉 稳有度,张弛有度,将情感因素都蕴含在身 体每个关节的动作之中,在动作技巧不断 地变化中,将蒙古族女性典雅、温柔、端庄 的美感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蒙古族人民最重视的另一种动物是 马,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马匹是蒙古 牧民的日常伙伴和交通工具,在几千年的 共同生活中,人和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蒙古族舞蹈中,骏马奔腾也是最为常见 的艺术形象之一蒙古族舞蹈中表现骏马 的动作技巧主要是通过肩部和上身的动作 和动态展示出来的例如在一个名为“沙 吾尔等”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中,舞蹈者为了 表现骏马奔驰的激烈动态,主要利用双肩震颤抖动的强弱变化和身体在平面上绕圆 的动作,而表现马匹行走的平稳动态则用 肩部细碎的抖动技巧 “筷子舞”和“盅碗舞”是鄂尔多斯草原 上广为流传的蒙古族传统舞蹈由于要在 狭小的毡房中表演,限于室内的空间,舞蹈 者道具较为简单,多为筷子、酒盅或瓷碗等 小巧的物品,动作也较为简单,没有大幅度 的跑跳等蒙古族舞蹈动作技巧探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