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xx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30页20xx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自荐书一:20xx年秋季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20xx年秋季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语 文 教 科 书 解 读 这套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咋一看,有点高大上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 地 人 你 我 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并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 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1、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2、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 二 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 七 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
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3、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 阅读课文14篇,比原教材减少6篇;识字文本10个,比原教材增加2个文本字数减少,原教材120字以上课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蜗牛》208个字 二、关于入学教育——视角不一样 原教材标题是《入学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呈现;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分别是上学、上课、读写姿势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内容改变较大,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 三、关于文本选择——最远和最近 新教材安排识字10课,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课,新换5课,修改2课,更新率50%以上阅读课文14篇,保留6,新换8(其中《乌鸦喝水》为一年级下册),更新率75%。
换掉的课文主要原因: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教育意义比较生硬,成人味较重;有的哲理性强,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长 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课文《小小的船》《江 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四季》《雨点儿》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不过,就教育而言,当然也需要不远不近的,以体现国家意志,明显的比如‚我是中国人‛‚升国旗‛但从低段儿童的学情出发,在‚最远的‛‚最近的‛的选择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适宜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选文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诗,其中的《画》《咏鹅》《悯农》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古朗月行》《风》,替换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里》《静夜思》《画鸡》(后两首移到一年级下册)。
新教材把古诗分别安排在‚课文‛‚识字‛‚日积月累‛板块中其中‚日积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见,对古诗文的学习,编者意图是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不需过度解释,不需欣赏分析 四、关于口语交际——增强对话性 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4次,比原教材少了2次,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与原教材相比,难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 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 五、关于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 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原人教版教材的课后题,除了识字写字外,一般还安排两道题,分别是朗读背诵课文、‚我会说‛(或读读说说、说说画画等)新教材体例变化不大24篇课文(包括识字的10课),除了‚识字1‛《天 地 人》没有安排课后练习,其他23课,基本都安排1~2题(只有两课安排了3道题)其中21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课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等。
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不必去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六、关于语文园地——趣味与积累 语文园地的名称没有变,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全册8个单元有6个单元安排了‚趣味识字‛,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姓名识字、牌匾识字也是这样的通道,则安排在‚我的发现‛中二:20xx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教学进度 20xx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20xx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学情分析 至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 20xx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师单元授课计划 年级: 一年级 第( 一 )单元 教师: 三: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20xx09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20xx年9月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立德树人、自然渗透、保护天性、幼小衔接、夯实基础、全面启蒙、难度适宜、梯度合理、强化运用、联系生活、引导发现、倡导自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
二、教材概述: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入学教育《我上学了》第二部分是集中识字共2个单元10课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共2个单元13课第四部分是课文共4个单元14课第五部分是口语交际第六部分是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又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书写提示第七部分是快乐读书吧除了第一部分外,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阅读穿插在识字、拼音、课文单元中本册语文教材共计八个单元 三、教材内容各部分分析: 第一部分入学教育《我上学了》主要是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要让学生有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对祖国文字产生兴趣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部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包括字母的认识、情境图、音节、词语、儿歌、识字、拼音书写 1、整合的情境图强调: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帮助学习字母;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音节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精选高频常用音节,提高学习效率;优选呈现方式,注重拼读结果 3、儿歌强调:复现音节,巩固拼音;增加趣味性;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4、拼音教学要求:准确把握目标要求突破难点;强化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学;体现弹性,在活动和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 第三部分识字教学要做到:识写分流,多识少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文化内涵丰富;识字方式多样;重视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1、认300字,写100字放缓坡度,减轻负担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 2、集中识字:识字一、二,共90个字;识字加油站,31个字. 分散识字:汉语拼音,32个字;课文,147个字. 3、科学选择字种: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 合理安排字序: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 4、识字方式多样: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传统蒙学、反义词识字、看图识字、儿歌识字 5、识字写字要求:准确把握识字目标、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选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分类指导,突破难点、切实做好写字指导 第四部分课文 1、课文的特点:篇目减少,难度降低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心理成长 人文内涵丰富语言典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2、课文内容:自然,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四个主题。
3、语用要求:朗读--读准字音;读好句子之间的停顿认识常用标点:逗号和句号认识自然段阅读理解:读懂课文,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积累和运用语言 4、阅读强调:重视识字写字;关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外阅读是分内事;加强朗读指导 重视阅读方法策略的引导 第五部分是口语交际 1、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交际活动注意听”,“让别人听得见”——起步阶段的交际习惯培 养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 2、 真实的生活情境,极具现实意义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初步的场合意识和对象 意识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规则,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纠正日常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对既有行为的反思 3、 观察、想象与表达的有机整合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勇敢自由表达在故 事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调:心理素质是突破口;转变评价的视角;建立常规交流机制;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 习惯的培养;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 第六部分是语文园地 1、 我的发现: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