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隔物灸悬灸中药泡洗热熨1.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75393144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3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隔物灸、悬灸、中药泡隔物灸、悬灸、中药泡洗、热熨洗、热熨)(1))(1) 中医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中医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 隔隔 物物 灸灸 隔隔 物物 灸灸 技技 术术 隔物灸也称间接灸、间隔灸,是利用隔物灸也称间接灸、间隔灸,是利用药物等材料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隔开,借药物等材料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隔开,借间隔物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间隔物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属达到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于艾灸技术范畴 一、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 1.隔姜灸:适用于缓解因寒凉所致的呕吐、腹隔姜灸:适用于缓解因寒凉所致的呕吐、腹泻、腹痛、肢体麻木酸痛、痿软无力等症状泻、腹痛、肢体麻木酸痛、痿软无力等症状2.隔蒜灸:适用于缓解急性化脓性疾病所致肌隔蒜灸:适用于缓解急性化脓性疾病所致肌肤浅表部位的红、肿、热、痛,如:疖、痈等肤浅表部位的红、肿、热、痛,如:疖、痈等症状3.隔盐灸:适用于缓解急性虚寒性腹痛、腰酸、隔盐灸:适用于缓解急性虚寒性腹痛、腰酸、吐泻、小便不利等症状吐泻、小便不利等症状。

      4.隔附子饼灸:适用于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所隔附子饼灸:适用于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所致的腰膝冷痛、指端麻木、下腹疼痛及疮疡久致的腰膝冷痛、指端麻木、下腹疼痛及疮疡久溃不敛等症状溃不敛等症状 二、评估二、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病室环境及温度2.主要症状、既往史及是否妊娠主要症状、既往史及是否妊娠3.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4.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5.施灸部位皮肤情况施灸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三、告 知知 1.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2.施灸后如出现轻微咽喉干燥、大便秘结、失施灸后如出现轻微咽喉干燥、大便秘结、失眠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眠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3.个别患者艾灸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小水泡,个别患者艾灸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遵医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遵医嘱处理4.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四、物品准备四、物品准备 艾炷、治疗盘、间隔物、打火机、镊艾炷、治疗盘、间隔物、打火机、镊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浴巾、屏风 五、基本操作方法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排空二便,做好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排空二便,做好解释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备齐用物,携至床旁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4.遵照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充分暴露施灸遵照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5.在施灸部位放置间隔物点燃艾炷,进行在施灸部位放置间隔物点燃艾炷,进行施灸 五、基本操作方法五、基本操作方法 6.常用施灸方法:常用施灸方法:((1)隔姜灸;将直径约)隔姜灸;将直径约2~~3cm,厚约厚约0.2~~0.3cm的姜片,在其上用针的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放在施灸的部位,将艾柱放置在姜片上,从顶端点燃点刺小孔若干,放在施灸的部位,将艾柱放置在姜片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5~~10壮。

      壮2)隔蒜灸:用厚度约)隔蒜灸:用厚度约0.2~~0.3cm的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的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将艾柱放置在蒜片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干,将艾柱放置在蒜片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一般灸5~~7壮3)隔盐灸:用于神阙穴灸,用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上放艾柱,从)隔盐灸:用于神阙穴灸,用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上放艾柱,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3~~9壮4)隔附子饼灸:用底面直径约)隔附子饼灸:用底面直径约2cm、厚度约、厚度约0.2~~0.5cm的附子饼,的附子饼,用针刺小孔若干,将艾柱放置在药饼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用针刺小孔若干,将艾柱放置在药饼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5~~7壮 五、基本操作方法五、基本操作方法 7.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8.观察皮肤情况,如有艾灰,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观察皮肤情况,如有艾灰,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卧位肤,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卧位9.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

      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 六、注意事项六、注意事项1.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有出血倾向者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不宜施灸2.一般情况下,施灸顺序自上而下,先头身,后一般情况下,施灸顺序自上而下,先头身,后四肢3.防止艾灰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防止艾灰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4.注意皮肤情况,对糖尿病、肢体感觉障碍的患注意皮肤情况,对糖尿病、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控制施灸强度,防止烧伤者,需谨慎控制施灸强度,防止烧伤5.施灸后,局部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自行吸施灸后,局部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液,并收如水泡较大,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液,并以无菌纱布覆盖以无菌纱布覆盖 中医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中医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 中药包泡洗中药包泡洗 中药泡洗技术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中药泡洗技术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种操作方法。

      技术简介技术简介 二、评二、评 估估 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病室环境,温度适宜2.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或处于月经期或处于月经期3.体质、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体质、对温度的耐受程度4.泡洗部位皮肤情况泡洗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三、告知 1.餐前餐后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全身泡浴分钟内不宜进行全身泡浴2.全身泡洗时水位应在膈肌以下,以微微汗出为全身泡洗时水位应在膈肌以下,以微微汗出为宜,如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护士宜,如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护士3.中药泡洗时间中药泡洗时间30分钟为宜分钟为宜4.泡洗过程中,应饮用温开水泡洗过程中,应饮用温开水300~~500ml,小儿,小儿及老年人酌减,以补充体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及老年人酌减,以补充体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严重心肺及肝肾疾病患者饮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严重心肺及肝肾疾病患者饮水不宜超过水不宜超过150ml 四、物品准备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及泡洗装置、一次性药浴治疗盘、药液及泡洗装置、一次性药浴袋、水温计、毛巾、病服袋、水温计、毛巾、病服。

      五、基本操作方法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内温度嘱患者排空二便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内温度嘱患者排空二便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根据泡洗的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根据泡洗的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注意保暖注意保暖3.将一次性药浴袋套入泡洗装置内将一次性药浴袋套入泡洗装置内4.常用泡洗法:常用泡洗法: ((1)全身泡洗技术:)全身泡洗技术:将药液注入泡洗装置内,药液温度保持将药液注入泡洗装置内,药液温度保持40℃℃左右,水位在患者膈肌以下,左右,水位在患者膈肌以下,全身浸泡全身浸泡30分钟2)局部泡洗技术:)局部泡洗技术:将将40℃℃左右的药液注入盛药容器内,将浸洗部位浸泡于药液中,浸泡左右的药液注入盛药容器内,将浸洗部位浸泡于药液中,浸泡30分钟5.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6.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着衣,安置舒适体位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着衣,安置舒适体位 六、注意事项六、注意事项1.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糖尿病、心脑血管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妇女月经期间慎用病患者及妇女月经期间慎用2.防烫伤,糖尿病、足部皲裂患者的泡洗温度适当降低防烫伤,糖尿病、足部皲裂患者的泡洗温度适当降低3.泡洗过程中,应关闭门窗,避免患者感受风寒泡洗过程中,应关闭门窗,避免患者感受风寒4.泡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泡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汗出等情况,出现头晕、心慌等异常症状,停止泡洗,报汗出等情况,出现头晕、心慌等异常症状,停止泡洗,报告医师 中医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中医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 技技 术术 简简 介介中药热熨敷是将中药加热后装入布袋,在中药热熨敷是将中药加热后装入布袋,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上移动,利用温热之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上移动,利用温热之力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血脉,从而力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瘀消肿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一、适 用用 范范 围围适用于风湿痹证引起的关节冷痛、酸胀、适用于风湿痹证引起的关节冷痛、酸胀、沉重、麻木;跌打损伤等引起的局部瘀血、沉重、麻木;跌打损伤等引起的局部瘀血、肿痛;扭伤引起的腰背不适、行动不便;肿痛;扭伤引起的腰背不适、行动不便;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冷泄泻、呕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冷泄泻、呕吐等症状吐等症状 二、评二、评 估估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病室环境,温度适宜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月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月经期及是否妊娠经期及是否妊娠3.对热和疼痛的耐受程度对热和疼痛的耐受程度4.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告三、告 知知1.药熨前,排空二便药熨前,排空二便2.感觉局部温度过高或出现红肿、丘疹、感觉局部温度过高或出现红肿、丘疹、瘙痒、水泡等情况,应及时告知护士瘙痒、水泡等情况,应及时告知护士3.操作时间:每次操作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日分钟,每日1~~2次。

      次 四、物四、物 品品 准准 备备治治疗疗盘盘、、遵遵医医嘱嘱准准备备药药物物及及器器具具、、凡凡士士林林、、棉棉签签、、纱纱布布袋袋2个个、、大大毛毛巾巾、、纱纱布布或或纸纸巾巾,,必必要要时备屏风、毛毯、温度计等时备屏风、毛毯、温度计等 五、基本操作方法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嘱患者排空二便调节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嘱患者排空二便调节病室温度病室温度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取适宜体位,暴露药熨部位,必要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取适宜体位,暴露药熨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患者时屏风遮挡患者3.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60~~70℃℃,备用4.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处用力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力量要均匀,应穴位处用力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5.药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情况,及时询问药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情况,及时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患者对温度的感受6.操作完毕擦净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操作完毕擦净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嘱患者避风保暖,多饮温开水嘱患者避风保暖,多饮温开水 六、注六、注 意意 事事 项项1.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大血管处、皮肤破损及炎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大血管处、皮肤破损及炎症、局部感觉障碍处忌用症、局部感觉障碍处忌用2.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药袋温度,温度过低则需及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药袋温度,温度过低则需及时更换或加热时更换或加热3.药熨温度适宜,一般保持药熨温度适宜,一般保持50℃℃~~60℃℃,不宜超,不宜超过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熨温度,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熨温度不宜超过不宜超过50℃℃操作中注意保暖操作中注意保暖4.药熨过程中应随时听取患者对温度的感受,观药熨过程中应随时听取患者对温度的感受,观察皮肢颜色变化,一旦出现水泡或烫伤时应立即察皮肢颜色变化,一旦出现水泡或烫伤时应立即停止,并给予适当处理。

      停止,并给予适当处理 结束结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